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帅莲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大型底栖动物
  • 9篇底栖动物
  • 4篇群落
  • 3篇南黄海
  • 2篇大型底栖生物
  • 2篇软体动物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物种
  • 2篇潮间带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多毛类
  • 1篇多样性
  • 1篇优势种
  • 1篇乳突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0篇帅莲梅
  • 9篇李新正
  • 9篇张宝琳
  • 6篇王洪法
  • 4篇王永强
  • 4篇徐勇
  • 4篇于海燕
  • 3篇刘瑞玉
  • 2篇安建梅
  • 2篇李笑红
  • 1篇隋吉星
  • 1篇李宝泉
  • 1篇马林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科学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 1篇中国海洋与湖...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及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深入了解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为南黄海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6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资料,采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LUSTER)、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单因素相似性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similarity,One-way ANOSIM)以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ilarity percentages,SIMPER)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LUSTER和nMDS排序发现在20%的相似性水平上,不同月份的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4~5个群落。One-way ANOSIM分析表明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月份间差异显著。SIMPER分析表明不同群落的贡献种不同,黄海冷水团群落贡献种为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其他群落的贡献种以多毛类动物居多。【结论】通过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过去半个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仍主要以黄海冷水团群落、混合群落和广温性群落为主。棘皮动物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取代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成为黄海冷水团群落最主要的优势类群,多毛类动物取代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成为混合群落和广温性群落的主要优势类群。
徐勇隋吉星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南黄海
长江口邻近海域丰水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长江口丰水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我们根据2012年6、8和10月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资料,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聚类分析(Cluster)、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以及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ABC Curves)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81种,其中多毛类动物82种,甲壳动物46种,软体动物31种,棘皮动物11种,其他类群11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月份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均不显著。均匀度指数月份间差异不显著,而空间上远海显著高于近海。6、8和10月大型底栖动物在20%的相似性水平上划分为3–4个群聚,不同站位相似性水平较低。ABC曲线表明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扰动的程度小于近海。受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变化剧烈,空间分布不均匀。
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优势种长江口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
自1998年2月至1999年11月对胶州湾的10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状况调查.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位于沧口污染区附近的2、3号站,湾口内黄岛东北近岸的7号站和位于湾口中部进出海水通道的9号站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偏低....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强帅莲梅张宝琳刘瑞玉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被引量:71
2001年
自 1998年 2月~ 1999年 11月对胶州湾的 10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的胶州湾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保护研究 ,为胶州湾底栖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积累资料。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两年内各站春季和秋季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 ,冬季和夏季的指数较高 ,物种均匀度指数夏季最高 ,春季最低 ,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夏季最高 ,春季和冬季略同 ,秋季最低。 1999年各站出现的底栖动物种数明显高于 1998年 ,差异显著 ,生物多样性平均指数较 1998年有所下降。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强帅莲梅张宝琳刘瑞玉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南黄海夏季软体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2011—2013年夏季南黄海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其与黄海冷水团之间的关系。使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Margalef指数(D)和ABC(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曲线法分析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使用PRIMER6.0对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群落进行Cluster和MDS相似性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栖软体动物36种,日本梯形蛤(Portlandia japonica)与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在三年中均为优势种。大型底栖软体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27.250±22.15、31.765±27.948和30.476±30.818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164±9.145、6.942±7.139和5.071±10.015 g/m2。研究结果显示3年来黄海冷水团内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冷水团外大型底栖软体动物多样性,丰度分布由北到南逐渐增加且冷水团内的丰度大于冷水团外的丰度。南黄海海域大型底栖软体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与2006年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安建梅张宝琳帅莲梅
关键词:南黄海黄海冷水团大型底栖生物夏季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被引量:35
2002年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因此,对其数量动态研究为渔业资源补充和可持续利用及对海洋生态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长达10年的底栖生物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刘瑞玉等,1992;孙滨等,1992;孙道元等,1990;吴耀泉等,1992;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强帅莲梅张宝琳李笑红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多毛类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自1998年2月至1999年11月对胶州湾的10个站进行了8个季度月的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变动和分布的调查研究.发现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总种数与5年前(1991年至1994年)调查结果基本持平:但出现种数显著增多,各站的平均...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强帅莲梅张宝琳李笑红刘瑞玉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文献传递
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1959年、2004年和2012年夏季航次的调查数据,研究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年际变化。使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以及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ABC Curves)分析群落的组成与变化,使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分析群落中的优势种和重要种。研究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112种,隶属18纲69科80属;其中冷水中心(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core,YSCWMC)内33种,隶属16纲65科75属;冷水中心外87种,隶属7纲30科36属。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显示三航次间时空尺度上冷水中心内、外的H′、J′和d的差异均不显著,物种丰度和物种生物量也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冷水中心内部群落的H′、J′和d变化幅度较冷水中心外部群落小,表明相较冷水中心外的群落,冷水中心内的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及ABC曲线分析也显示冷水中心内、外的群落状况良好。通过比较冷水中心内、外物种组成发现冷水中心内软体动物(Mollusk)种类最多,其丰度和生物量在冷水中心内优势明显,且三个航次间软体动物物种改变较小。冷水中心内群落中的多毛类动物(Polychaeta)和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虽在各年份分别占据优势种地位,丰度极高,但种类极少。冷水中心外群落中的多毛类动物和棘皮动物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种类数还是生物量都较其他种类高。在调查航次总生物量中,冷水中心内的软体动物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8%,而冷水中心外的仅占总生物量的3%,说明软体动物较为适宜生活在低温、高盐的冷水环境中。三年间分析调查显示冷水中心内软体动物的重要种及常见种有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秀丽波纹蛤(Raetellops pulchella)、短吻蛤(Periploma sp.)、胡桃蛤(Nu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安建梅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软体动物大型底栖动物
胶州湾红石崖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根据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对位于胶州湾内红石崖潮间带的高潮带(H1站)、中潮带(H2站)、和低潮带(H3站)所设的3个站进行了综合生态调查并分析所获的资料。结果表明,红石崖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和总种数分别为718.67个/m2、123.21g/m2和62种。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和种数在高潮带分别是1765.5个/m2、342.53g/m2和12种;中潮带分别是248个/m2、11.31g/m2和35种;低潮带分别是142.5个/m2、15.74g/m2和44种。3个潮带的平均密度(D):大小顺序为DH1>DH2>DH3,平均生物量(B):BH1>BH3>BH2;种数(S):SH3>SH2>SH1。定性采集在3个潮区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44种,其中有27种在定量采集中没采到,3个潮带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89种。
王洪法李宝泉张宝琳帅莲梅李新正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乳山口西村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根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4个季度月(冬、春、夏、秋)对位于乳山口西村潮间带的高潮带(R1站)、中潮带(R2站)和低潮带(R3站)所设的3个站进行的生态调查所获得的样品,分析研究了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特点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乳山口西村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和总种数分别为103.33个/m2,7.056 g/m2和41种,在高潮带分别是72个/m2,0.64 g/m2和21种,中潮带分别是115个/m2,8.584 g/m2和29种,低潮带分别是123个/m2,11.943 g/m2和12种。3个潮带的总平均密度(D)大小顺序为:DR3>DR2>DR1,总平均生物量(B)为:BR3>BR2>BR1,总种数(S)为:SR2>SR1>SR3。这些生态特征与其他海域潮间带的生态特征有很大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底质、潮汐、季节和人为干扰等。本研究有助于了解乳山口渔港进出渔船和其他船只对周边海洋底栖动物的影响,为以后的底栖动物比较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马林王洪法帅莲梅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