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盛芹
- 作品数:28 被引量:4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东亚滨太平洋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被引量:19
- 1990年
- 本文对东亚滨太平洋地区晚古生代、印支期与燕山期古构造背景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进而将本区喜马拉雅期的地壳运动,划分出早、晚两个构造期与两个主要构造幕;对本区自洋至陆划分出5条喜马拉雅期巨型构造-建造带,即西北太平洋海沟-岛弧带、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盆带、东海-南海北部陆架断陷带、东亚陆缘裂谷带及陆内裂谷带;还对早、晚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进行阐述。最后对本区喜马拉雅期区域应力场状态及演变特点进行探讨,认为其形成机制与大陆-大洋、表部-深部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 崔盛芹李锦蓉
- 关键词: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
- 略论构造运动节律与构造运动序列被引量:8
- 1997年
- 准确鉴定构造运动时期是研究地壳构造与构造运动规律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文中将有关地层接触关系、形变特征、建造类型、构造演化、构造事件的同位素计年以及动态定量观测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鉴别构造运动的时期与性质,进而依据实际资料,阐明构造运动节律所具有的普遍性、级别性、可对比性以及一定的时空迁移性等特点,提出构造运动序列的概念,并以中国北方若干构造区带为例,阐明构造运动序列的划分问题。
- 崔盛芹吴珍汉
- 关键词:节律
- 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1995年
- 本文从地质力学观点出发,概述了全球构造的基本格局,即地球表层巨型构造(中、新生代造山带、裂谷系、板块边界、大型剪切网络等)的展布与地球坐标系和自转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惯性力所引起的导向和联通作用,把地球的热力、重力、物质间联系力、西向引潮力及其它有关天文因素等多种力源,在地球层圈滑脱效应和应力-时间效应的条件下,联合成统一的动力系统,构成全球构造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文中还提出了沿着这一条思路开展研究的方法和设想。
- 孙殿卿陈庆宣崔盛芹吴淦国
-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地质力学地球自转
- 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相似性的统计分析
- 1996年
- 在野外观测与遥感综合解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已积累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从7个方面分别计算分析了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性系数。显著性统计检验表明,两裂谷系在几何形态、三维构造格局、历史与现今活动性各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结合空间测量与两裂谷系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测资料分析,推断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高度相似性产生的动力学机制与东亚大陆这一地带南、北块体间不等速西向运动所造成的大规模S形张裂作用存在成因联系。
- 吴珍汉崔盛芹王连庆马寅生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燕山南缘盘山岩体的热历史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揭示了燕山南缘盘山岩体的热历史与隆升过程。结果表明,盘山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0km。岩体侵位以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在226.48Ma~204.95Ma期间,岩体温度由520℃冷却至300℃,平均降温...
- 吴珍汉崔盛芹朱大岗冯向阳
- 关键词:热年代学热历史隆升过程燕山造山带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对李四光教授提出的地质力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探索研究
- 本文前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李四光教授在《地质力学概论》一书中所提出“当前地质力学中存在的问题”中的三个问题、即构造运动时期的鉴定、古构造型式的鉴定、构造型式所涉及的地壳深度、进行探索研究所取得的若干进展。第四部分简要阐述...
- 崔盛芹
- 关键词:地质力学
- 文献传递
-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8
- 2002年
-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形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是在三叠纪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侏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山岩充填。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早期沉积是恢复其原型盆地的重要依据。中侏罗世早期是全区重要的成煤期,下窑坡组为湖泊—三角洲及沼泽相。中侏罗世中期,北京西山盆地逐渐封闭,上窑坡组上部沉积已经在宁静中孕育着风暴。中侏罗世中-晚期,燕山运动主幕强烈爆发,盆地在接受了龙门组粗碎屑快速充填后,开始在九龙山期分化,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在晚侏罗世期间消亡。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的演化及其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在中—晚侏罗世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 赵越崔盛芹郭涛徐刚
- 关键词:侏罗纪大地构造演化沉积盆地充填盆地
- 燕山地区燕山期的挤压与伸展作用被引量:53
- 2002年
- 燕山地区中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燕山期不仅存在强烈的挤压作用,而且存在强烈的伸展作用。如果把整个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运动理解为燕山运动的话,那么燕山运动既形成强烈褶皱和逆冲推覆,又形成断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整个燕山运动(旋回)包括3次挤压事件和3个伸展阶段,即早侏罗世末挤压事件(北票组沉积之后,海房沟组沉积之前)、晚侏罗世末挤压事件(土城子组沉积之后,义县组沉积之前)和白垩纪末挤压事件(第三系沉积之前);早侏罗世盆地伸展阶段、中晚侏罗世盆地伸展阶段和白垩纪盆地伸展阶段。燕山期内发生了3次由伸展到挤压的转换。
- 马寅生崔盛芹曾庆利吴满路
- 关键词:燕山期燕山运动中生代不整合
- 论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被引量:68
- 1999年
- 对不同类型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深入剖析,在现代地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迄今对造山带类型划分以及陆内( 板内) 造山带是否存在及其形成机制问题,尚有不同认识。文章在阐明造山带分类准则的基础上,将全球性中- 新生代造山带划分为陆缘型、陆间型与陆内型三大类。对陆内造山带则划分出发育在前寒武纪古克拉通基础上、发育在前中生代陆缘、陆间造山带基础上两种类型。文内还对全球性中- 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展布特点。
- 崔盛芹
- 关键词:造山作用陆内造山带造山带
- 辽西医巫闾山的隆升历史被引量:33
- 2000年
- 本文利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 ,结合其他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通过构造热演化的定量分析 ,认为医巫闾山山脉的隆升历史经历了 118~ 81Ma期间的第 1个快速隆升阶段、81~ 14Ma期间的缓慢隆升阶段和 14Ma以来的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医巫闾山的隆升历史与两侧盆地的沉降历史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山脉隆升相对盆地沉降有一个滞后期 ,山脉的快速隆升阶段对应盆地快速沉降的后期和消亡阶段。现今的医巫闾山山脉是 14Ma以来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的产物 ,其隆起时间距今大约有 4~ 5Ma。
- 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吴珍汉朱大岗李晓冯向阳
- 关键词:热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