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小军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质
  • 4篇铜矿
  • 4篇成矿
  • 2篇地质条件
  • 2篇铜矿成矿
  • 2篇铜矿床
  • 2篇期次
  • 2篇中条裂谷
  • 2篇矿床
  • 2篇成矿地质
  • 2篇成矿地质条件
  • 2篇成矿期
  • 2篇成矿期次
  • 1篇地段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条件分析
  • 1篇东延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方向
  • 1篇铜铅锌

机构

  • 5篇河南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作者

  • 5篇崔小军
  • 2篇赵百胜
  • 2篇刘家军
  • 1篇刘振超
  • 1篇张红军
  • 1篇杨东潮
  • 1篇崔来运
  • 1篇郑继荣
  • 1篇杨九鼎
  • 1篇燕长海
  • 1篇刘国印
  • 1篇王光耀
  • 1篇张学军
  • 1篇陈文忠
  • 1篇康顺福

传媒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南济源一带铜铅锌矿评价报告
燕长海崔来运刘国印崔小军张红军张学军王光耀郑继荣杨九鼎刘振超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是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工作的一项主要工程,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本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铜铅锌矿找矿评价和华北南部地区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其不仅服务于国土资源规划,引导...
关键词:
关键词:铜铅锌矿
河南瓦庙坡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期次划分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瓦庙坡铜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的分析,指出矿化带均赋存于银鱼沟群赤山沟组上段黑色片岩系,矿体受控于多期变形变质所形成的构造滑脱带,矿床具有层控性和构控性双重控矿特征;通过反演瓦庙坡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史,分析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将成矿作用划分为成矿预备期、构造增容期、热液成矿期3个主要的矿化期次;指出瓦庙坡铜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多因素控矿的热液矿床,并预测了区内今后的找矿方向.
崔小军王子刚
关键词:成矿期次
中条裂谷东延地段——王屋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对比了王屋山、中条山两地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认为王屋山地区与中条山地区同处于晚太古代—早、中元古中条裂谷中,经历了相同的地质演变过程,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确认王屋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崔小军刘家军赵百胜杨东潮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
豫北瓦庙坡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通过对瓦庙坡铜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的分析,指出了矿化带均赋存于银鱼沟群赤山沟组上段黑色片岩系,矿体受控于多期变形变质所形成的滑脱构造带,矿床具有层控性和构控性双重控矿特征;通过反演瓦庙坡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史,分析构造演化与成矿...
陈文忠崔小军
关键词:成矿期次
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与王屋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对中条—王屋山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形态的分析后,反演出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过程,认为王屋山地区在中条裂谷和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极为有利的成矿条件:①形成多层含矿建造;②通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和成矿空间;③频繁的岩浆活动补充了矿质并提供了成矿热能;④剥离断层系统进一步提供了扩容空间;⑤以活化转移为主要机制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对已形成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进行改造。因此,王屋山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崔小军康顺福刘家军赵百胜
关键词:中条裂谷铜矿成矿地质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