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艳菊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障
  • 7篇白内障
  • 4篇术后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4篇人工晶状体
  • 4篇晶状体
  • 3篇手术
  • 3篇切口
  • 3篇激光
  • 2篇眼外伤
  • 2篇摘除
  • 2篇植入
  • 2篇葡萄膜
  • 2篇葡萄膜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小切口
  • 2篇小切口白内障
  • 2篇栗苞

机构

  • 19篇信阳职业技术...

作者

  • 19篇岳艳菊
  • 14篇吴华
  • 8篇陈立新
  • 7篇甘苏豫
  • 3篇陈勇
  • 2篇李春敏
  • 2篇徐晶
  • 1篇徐晶晶
  • 1篇王敏
  • 1篇刘惠琴
  • 1篇朱晓红
  • 1篇易旭琴
  • 1篇邓冬梅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原医刊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板栗苞刺致眼外伤特点及治疗体会
岳艳菊吴华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6例(239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1例(11眼)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4.60%,多数发生于术后2~3周。应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等进行治疗,3~10d前房炎症完全控制,视力恢复良好,1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结论迟发性葡萄膜炎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出现较晚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良好的视力又造成严重损害,及早诊断和治疗效果良好。
岳艳菊陈立新吴华甘苏豫徐晶
关键词:葡萄膜炎晶状体
板栗苞刺致眼异物伤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0年
目的:总结165例(176眼)板栗苞刺致眼异物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眼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后显微镜下取出眼睑、角膜、结膜下、巩膜或前房异物,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治疗。结果:板栗苞刺1次取出者占76.7%,2次取出者占21.6%,3次取出者占1.70%;手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视力无影响者占91.5%。结论:板栗苞刺所致的眼异物伤,异物数量多、侵犯范围广,及时诊治并采取恰当方式取出异物临床效果良好。
岳艳菊吴华
关键词:眼外伤
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被引量:48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联合白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的比较,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136例(169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原发性108例(137只眼),复发性28例(32只眼).按随机表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68例(84只眼)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68例(85只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18个月.A组失访5例(5只眼),B组失访4例(4只眼).结果 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A组为5~9 (6.3±1.3)d;B组为3~5(3.9±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18,P<0.05).A组1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20.25% (16/79);B组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70%(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P <0.05).结论 联合白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以缩短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安全地治疗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岳艳菊吴华
关键词:翼状胬肉单纯切除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3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予以控制眼压、血糖等措施后采取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并针对患者的眼压及滤过泡来决定可调节缝线的拆除时间。并对35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眼压、滤过泡、视力、前房深度及新生血管情况进行随访。结果35例患者(35眼)术后当日高眼压的症状及体征均消除。术后6个月,35例患者平均眼压为(15.8±7.2)mmHg,与术前的平均眼压(53.3±9.7)mmHg比较,眼压显著降低(P〈0.01);功能性滤过泡约占88.6%;29例患者(29眼)视力较术前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提高。35例患者(35眼)均保持良好的前房深度;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约占31.4%,消退在50%以上约占48.6%,消退在50%以下约占20.0%。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重建房水循环路径,使患者的症状大大减轻,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岳艳菊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丝裂霉素改良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明确诊断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118只眼,口服降糖药、皮下注射胰岛素,并坚持糖尿病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治疗;治疗组61例,122只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眼底和FFA检查结果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岳艳菊
关键词:芪明颗粒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龄老年性白内障67例诊治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治疗筛选后无手术禁忌证的67例(72眼)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对患者局部及全身进行综合检查及治疗;术中在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下采用表面麻醉,软壳技术,居中环形撕囊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05者(4眼),≥0.05而<0.3者12例(12眼),0.3以上者51例(56眼)。术前与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脱残率77.8%,脱盲率94.4%。术中后囊破裂5例(5眼),术后角膜水肿16例(17眼)。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应优先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仔细全面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身因素及局部的个体化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岳艳菊吴华
关键词:高龄白内障
鼻窥镜下逆行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05/2010-06对186例238眼泪道阻塞患者行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逆行泪道置管治疗。通过泪液回收及荧光素排泄试验来判断泪管的通畅度。结果:经随访186例238眼治愈214眼(89.9%),好转20眼(8.4%),无效4眼(1.7%),总有效率98.3%。结论: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是泪道阻塞性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陈勇陈立新岳艳菊甘苏豫吴华易旭琴
关键词:泪器阻塞激光手术导管留置鼻窥镜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者36例(36只眼),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术后随访1~12月。结果术后1周,36只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前房深度明显增加,前房角增宽,34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只眼无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35只眼,同术后1周相比,眼压全部无明显变化,1只眼视力因眼底出血而下降。术前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方法简单,经济,效果良好。
岳艳菊陈立新吴华
关键词:青光眼闭角型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
以视力下降首诊眼科的垂体腺瘤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就诊眼科的垂体腺瘤患者被误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视力下降而用其他眼科疾病不能充分解释者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头颅CT及MRI检查。结果有36例患者被发现垂体腺瘤,其中有12例曾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8例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例被误诊为白内障,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3例被误诊为开角型青光眼,2例误诊为屈光不正。结论对临床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患者,应常规行眼底、视野及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垂体腺瘤等颅肉疾病。
陈立新岳艳菊李春敏甘苏豫陈勇吴华
关键词:垂体腺瘤眼科误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