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岑光旅

作品数:21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麻醉
  • 4篇免疫
  • 4篇芬太尼
  • 3篇镇痛
  • 3篇瑞芬太尼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科
  • 2篇外循环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机构

  • 12篇百色市人民医...
  • 9篇右江民族医学...
  • 5篇广西百色市人...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岑光旅
  • 8篇覃羽华
  • 6篇黄红珊
  • 5篇卢炳益
  • 4篇曾斌其
  • 4篇韦巧松
  • 3篇许桂丹
  • 3篇王俊利
  • 3篇黄维军
  • 3篇梁恩德
  • 2篇魏芳芳
  • 2篇陈文成
  • 1篇李如锟
  • 1篇黄元鲁
  • 1篇林百凤
  • 1篇裘宇容
  • 1篇滕元姬
  • 1篇覃后继
  • 1篇覃思平
  • 1篇黎作茶

传媒

  • 4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醒健忘镇痛加表面麻醉在胃镜诊疗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清醒健忘镇加表面痛麻醉在胃镜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清醒健忘镇痛加表面麻醉组(观察组)和无痛胃镜组(对照组)。记录诱导各时点的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观察胃镜检查过程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各个时间段B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1.43±2.67)min]、丙泊酚总量[(34.45±11.12)mg]明显低于对照组[(5.34±0.82)min、(92.53±13.67)nag](均P〈0.05),并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醒健忘镇痛加表面麻醉在胃镜诊疗中应用,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卢炳益韦巧松岑光旅
关键词:胃镜健忘镇痛麻醉
桂西地区9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IgM类抗体的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其中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了解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学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可为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本研究调查桂西地区67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IgM类抗体的存在情况,报道如下。
覃羽华岑光旅陈文成许桂丹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间接免疫荧光
艾克孚镇痛泵在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2002年
卢炳益曾斌其罗秀宁梁恩德黎金色黄维军赵建立黄伟岑光旅黄红珊
关键词:疼痛硬膜外镇痛输注泵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医院经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83例经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结果 83例发生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2株,9例患者存在多重感染,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及皮肤;检出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占42.39%,革兰阴性杆菌占51.09%,真菌占6.52%;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0%,对呋喃妥因及万古霉素耐药率低0~5.26%;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均>50.00%,真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率均>50.00%,对咪康唑及氟康唑耐药率为0。结论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主,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术后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岑光旅覃羽华韦巧松黄红珊黄元鲁
关键词:体外循环病原菌耐药性
体外循环围术期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围手术期监测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8例施行CPB手术的RHD患者分别检测其术前、术毕以及术后第1天、3天和7天外周血hs-CRP、C3、C4、IgG、IgM及IgA的浓度。结果 RHD患者术前hs-CRP、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hs-CRP在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第3天仍处于较高水平,术后第7天恢复术前水平;术毕时C3、C4均降低,术后第1天低至谷值,第3天升高至术前水平;IgG、IgM和IgA于术毕至术后第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gM下降速度最快,下降幅度以IgG最为明显,手术第7天后恢复至术前。结论联合监测hs-CRP、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能反映RHD患者在CPB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病理性损害的程度,对疾病的监护和判定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
岑光旅覃羽华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类补体3补体4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T淋巴细胞主要免疫表型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在体外循环(ECC)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ECC瓣膜置换术RHD患者(RHD组,其中单瓣组15例,双瓣组13例)和2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5、8天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NK细胞(CD3-/CD16+56+)、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水平。结果 RHD组患者与术前比较,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CD8+、CD3+CD4-CD8-计数明显升高(P<0.05)。双瓣组的上述指标波动明显大于单瓣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RHD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而CD8+和CD3+CD4-CD8-计数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NK细胞在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CC瓣膜置换术可使RH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的抑制。
岑光旅覃羽华黄元鲁韦巧松黄红珊许桂丹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风湿性心脏病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高血压病是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了危害广大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Ⅲ。老年手术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常见,手术和麻醉风险明显增加圈。本文总结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岑光旅魏芳芳卢炳益
关键词: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老年手术患者老年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病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T细胞亚群及CD4^+CD25^+ T细胞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PSS患者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CD3-/CD16+56+)、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及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结果 PS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其它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结论 PS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是异常的。T细胞亚群的比例异常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CD3+CD4-CD8-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抑制功能减弱,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可能是引发PS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覃羽华岑光旅韦叶生王俊利李如锟裘宇容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CD4+CD25+
血液保护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血液保护目的和意义的阐述,为临床血液保护相关制度的制定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临床围手术期患者用血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岑光旅覃羽华
关键词:血液保护围手术期
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全麻手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在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再施以预见性护理。最后,统计麻醉恢复室的Aldtete得分以及转出率和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组Aldtete得分、转出率和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黄红珊岑光旅林百凤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预见性护理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