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小明
- 作品数:54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改善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照射组,照射+依拉达奉组。照射组和照射+依达拉奉组小鼠接受单次30Gyβ射线照射,照射+依达拉奉组小鼠照射前30分钟及照射后7天予腹腔注射依达...
- 唐亚梅付茹莹李子晨容小明沈庆煜彭英
- 文献传递
-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过量服用诱发严重锥体外系反应一例报道
- 目的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和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药物,当剂量过大时或者加药过快时易于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这里报道一例年轻患者因过量服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导致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
- 闫振文容小明常丽胡蓉彭英
-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颞叶坏死患者的脑血管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颈动脉损伤和脑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放射性颞叶坏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鼻咽癌放射性颞叶坏死(temporal lobe necrosis,TLN)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形成情况,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s)、颈内动脉(ICAs)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与33例放疗后无TLN的患者和29例健康者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IMT、斑块出现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放射治疗后患者颈内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及MCAs、ICAs的血流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24、8.221,P 〈 0.05;χ2=17.886,P 〈 0.05;t=14.367、10.112,P 〈 0.05),IMT与放疗后时限呈正相关(r=0.368,P=0.049),IMT、斑块发生率与放疗剂量、疗程和病理分期可能有一定相关性(χ2=-17.635、12.006、-3.125,P 〈 0.05)。与无放射性TLN的患者相比,TLN患者平均IMT明显增厚(t=10.208,P 〈 0.05)。TLN患者的斑块比无TLN者更常见(χ2=13.118,P 〈 0.05),ICAs和MCAs的血流速度较快(t=5.011、5.035,P 〈 0.05)。在单侧TLN患者中,患侧与健侧的MCAs血流速度明显不同(t=18.362,P 〈 0.05)。结论 与健康者比较,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IMT增厚、斑块形成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较常见,特别是合并TLN者。
- 叶剑虹容小明吕瑞妍陈庆瑜
- 关键词:鼻咽癌
- 放射性脑损伤颞叶微出血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鼻咽癌放射治疗可导致脑组织放射性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in necrosis,RN),部分病人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然而放射性脑损伤认知功能损害的潜在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主要关注放射性脑损伤...
- 容小明张晓妮李艺唐亚梅彭英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Beclin1和LC3B水平及意义
- 目的自噬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既往关于自噬与脑梗死的研究都局限在细胞学或动物学水平,本文探究自噬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为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新的评价指标。方法收集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
- 李红红李艺容小明彭英
- 文献传递
- 贝伐珠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 目的 目前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传统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但疗效不佳.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源化的鼠单克隆抗体,曾有病例报道贝伐珠单抗可改善放射性脑损伤,但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是随机开放标签的Ⅱ期临...
- 唐亚梅李子晨容小明林佛才彭英
- 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影响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RI)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至201 1年收治的310例影像学或病理确诊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 唐亚梅许鹏飞容小明李子晨李艺
-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大出血患者30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25例患者行膨胀海绵填塞止血,3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射频烧灼止血,5例患者行动脉插管血管造影选择性动脉栓塞术(DSA)止血。22例抢救成功,死亡8例(死亡率26.6%)。单程放疗发生大出血的潜伏期为3~12年,出血量为200~1200 mL;再程放疗潜伏期为6个月至3年,出血量为300~8000 mL。结论:后鼻腔填塞止血、鼻内镜下烧灼止血及选择性动脉栓塞是目前可行有效的止血措施,发生大出血的潜伏期及出血量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和是否为再程放疗有关;其中高龄、肿瘤分期晚和再程放疗的患者出血潜伏期短,出血量大。
- 李子晨许鹏飞容小明石小蕾付茹莹唐亚梅
- 关键词:鼻咽癌鼻出血
-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渗透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 目的 测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脑脊液渗透压、糖、氯化物及蛋白质水平值,评估脑脊液开放压力与其渗透压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89个病人(包括61个男性患者和28个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2.16岁).其中32个为...
- 容小明邱书卫何蕾陈燕王晶
-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分析研究
- 王鸿轩石小蕾容小明李艺潘锐彭英唐亚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