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贺西 作品数:205 被引量:634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更多>>
双线性检测滤波器及其故障可检测条件 被引量:4 2002年 研究了双线性检测滤波器的故障可检测条件 .设计了一种检测滤波器 ,并得到了其故障完全可检测的严格条件 .结果表明要使检测滤波器故障完全可检测 ,系统独立的传感器和独立的状态数至少和系统故障种类相同 .这个结果符合线性空间的性质 .最后利用所构造的滤波器分析了算例 . 宝音贺西 李俊峰关键词:双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 深空探测中的动力学与控制 苏联1959年发射的月球1号探月飞行器,拉开了深空探测活动的序幕。迄今人类共发射了180多颗深空探测器,先后探测了太阳系内的主要天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第一次深空探测热潮,经历了80年代短暂的低潮之后,国际航天界迎来了... 李俊峰 宝音贺西关键词:深空探测 编队飞行 文献传递 平面脉冲作用下卫星轨道的运动规律研究 对于在初始时刻施加脉冲后卫星轨道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考虑脉冲在轨道面内且幅值较小,因此生成轨道均为共面椭圆,分别针对脉冲沿初始速度方向和在轨道平面内任意方向的情况,根据椭圆运动速度矢量图,由三角形关系推导了生成轨道的半长... 雪丹 李俊峰 宝音贺西关键词:卫星轨道 文献传递 采用带机械臂电推的GEO卫星位保和角动量卸载 2024年 地球静止轨道(简称“GEO”)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承载比、长寿命的全电推GEO卫星是发展趋势。GEO卫星需定期进行站位保持(简称“位保”)和角动量卸载,而传统全电推GEO卫星多空间斜装矢量电推的控制方案,存在电推布局困难、角动量卸载能力弱、燃料消耗大、电推个数多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将1台电推置于机械臂末端的控制方案,通过调整电推的位置和指向,实现低燃耗位保,并利用位保推力实现大幅度角动量卸载。与传统全电推GEO卫星相比,此方案可有效解决电推布局困难的问题,将角动量卸载能力从5 N⋅m⋅s提升至40 N⋅m⋅s,至少能节省燃料13.5%,并可将矢量电推数量从至少2台减少至1台。 叶立军 刘付成 尹海宁 刘春阳 宝音贺西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 机械臂 一种小行星刚柔耦合探测器及其仿真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 本公开提出一种小行星刚柔耦合探测器及其仿真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属于小行星探测领域。其中,所述刚柔耦合探测器包括:柔性底座以及在所述柔性底座上表面周围均布的多个相同的刚性质量块;所述柔性底座用于在所述刚柔耦合探测器登陆小行... 严炜锋 张宇 宝音贺西一种脉冲式空间碎片粉末激光爆震发动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式空间碎片粉末激光爆震发动机,属于航天工程领域,包括一两端开敞的主腔,主腔内沿轴向设置依次连通的初步分解器、行星式球磨器、爆震室和尾喷管,主腔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粉末存储室、控制系统、反射聚焦部和激光发生... 蓝磊 王贤宇 宝音贺西一种柔性绳网系统捕获小行星的控制运动参数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绳网系统捕获小行星的控制运动参数计算方法,属于小行星探测领域。该方法在小行星本体坐标系下,依次建立柔性绳网的力学模型、小行星引力场模型和小行星表面模型;通过小行星表面模型与柔性绳网的力学模型构建柔性绳网... 张宇 宝音贺西多目标探测混合整数轨迹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2025年 多目标探测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航天任务设计方案,在小行星探测、木星和土星系内卫星遍游探测等深空任务中备受青睐。然而,该方案下的轨迹优化问题却非常复杂,不仅包含了探测时机、脉冲等连续变量,还牵涉目标选取与访问顺序等整数变量,属于混合整数规划难题,是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热点问题。首先介绍了多目标探测中的混合整数轨迹优化问题;然后从转移轨迹优化、探测序列优化和多航天器协同探测优化3个方面探讨了该问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深空探测任务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楠 宝音贺西 崔海英关键词:启发式算法 基于ORB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视觉跟踪控制系统 2023年 为了使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的视觉跟踪,设计了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视觉跟踪控制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视觉模块,对跟踪目标进行图像处理,利用基于方向性快速的特征点检测和旋转BRIEF(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ORB)描述子特征匹配和矩形检测,获取跟踪目标的中心点像素坐标,通过相机模型和旋转矩阵解算出跟踪目标的中心点实际位置。然后,设计了一种跟踪控制模块,采用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加前馈的控制结构,为了限制极限位置和最大加速度,位置控制中采用平方根控制器,姿态控制中设计了一种交叉双旋翼姿态控制机构。之后,通过飞控地面站搭建仿真环境,对添加视觉模块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无人直升机可以很好地跟踪到视觉模块输出的期望位置。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在设定最大飞行速度为1 m/s的条件下,姿态角最大为8°左右,位置与期望位置之间的误差最大为0.08 m,可以实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对目标的视觉跟踪。 席鹏航 李京阳 印明威 杨洪伟 宝音贺西关键词:视觉跟踪 位置控制 仿生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飞行器,仿生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具有容腔,机身上设有与容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机翼,机翼设在机身的两侧;尾翼,尾翼设在机身的两侧,两侧的尾翼分别位于两侧的机翼的后方,两侧尾翼的前端连接至第... 赵晓伟 曾东鸿 宝音贺西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