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鸿

作品数:41 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手术
  • 19篇动脉瘤
  • 15篇动脉
  • 14篇手术治疗
  • 11篇颅内
  • 9篇颅内动脉
  • 9篇颅内动脉瘤
  • 8篇外科
  • 7篇血管
  • 7篇外科手术
  • 7篇显微手术
  • 6篇显微手术治疗
  • 5篇交通动脉瘤
  • 4篇入路
  • 4篇栓塞
  • 4篇显微外科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颈内
  • 4篇颈内动脉
  • 4篇后交通动脉

机构

  • 38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藏自治区第...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8篇孙鸿
  • 26篇游潮
  • 23篇贺民
  • 21篇毛伯镛
  • 12篇刘翼
  • 9篇谢晓东
  • 8篇张昌伟
  • 8篇王朝华
  • 6篇李浩
  • 6篇毛庆
  • 5篇张跃康
  • 4篇李进
  • 3篇蔡博文
  • 3篇徐建国
  • 3篇程美雄
  • 3篇郭付有
  • 2篇马潞
  • 2篇刘艳辉
  • 2篇宋伟正
  • 2篇范锋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5篇华西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7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脑积水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和vWF表达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脑积水不同时段动物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vWF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经枕大池-四脑室内注射入硅油的方法,建立犬脑积水模型。观察术后实验犬行为学改变,根据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对犬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各实验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d(急性期)、2周(亚急性期)及12周(慢性期)时行磁共振检查了解脑积水形成情况并进行脑室测量。并通过免疫萤光组织化学实验观察不同时期脑积水犬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的CD31,vWF因子的表达。结果四脑室注射硅油法建立犬脑积水模型成功。注射后实验犬出现脑积水症状,Tarlov评分下降,磁共振影像显示脑室进行性扩大。在整个静脉窦内皮细胞上,都显示CD31阳性,包括蛛网膜绒毛表面的内皮细胞,其显色强度与窦内皮细胞无异。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因子的表达在脑积水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在假手术对照组,蛛网膜绒毛顶端内皮细胞的vWF的表达较窦壁内皮细胞明显减弱。在脑积水急性期,vWF表达的增加尚不明显;但随着脑积水的进展,亚急性组、慢性组蛛网膜绒毛顶端内皮细胞的vWF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四脑室注射硅油法可以建立模拟临床的犬脑积水模型。实验动物脑积水进展期蛛网膜绒毛顶端内皮细胞vWF的变化可以提示蛛网膜绒毛吸收脑脊液的功能改变。
张恒王恩任唐健孙鸿毛伯镛
关键词:脑积水CD31
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达病变部位后,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30例。结果:3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行47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达80%以上者8例,其中4例完全栓塞,栓塞50%~80%者15例,栓塞50%以下者7例。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2例,球麻痹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Onyx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昌伟王朝华谢晓东孙鸿贺民游潮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108例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108例,107例行瘤颈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瘤颈夹闭后常规进行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监测。结果结果107例顺利夹闭,1例因动脉硬化...
谢飞孙鸿毛伯镛游潮贺民刘翼毛庆
文献传递
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复合手术的球囊阻断技术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估复合手术球囊辅助夹闭床突旁动脉瘤(P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7月至2018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在复合手术室完成的球囊辅助PA夹闭患者119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入院眼部症状及动脉瘤部位、大小等。采用球囊辅助开颅夹闭动脉瘤,其中95例采用可脱球囊在动脉瘤近心端阻断,24例以封堵球囊在动脉瘤颈骑跨阻断。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出院时状态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结果,评估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9例患者中,男25例,女94例;年龄27~82岁,平均(57±15)岁;29例(24. 4%)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62例(52. 1%)有头晕、头痛症状,余28例无明显症状;Hunt-HessⅢ级3例(2. 5%),Ⅰ~Ⅱ级42例(35. 3%),余74例(62. 2%)为未破裂动脉瘤;床突段动脉瘤21例(17. 6%),眼段动脉瘤82例(68. 9%),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6例(13. 4%);动脉瘤最大直径5~35 mm,平均(19±7) mm,112例(94. 1%)动脉瘤直径> 10 mm。术中111例(93. 3%)均顺利夹闭动脉瘤; 5例患者夹闭时瘤颈及颈内动脉撕裂; 1例患者因瘤颈部钙化明显无法夹闭; 1例Hyperglide球囊骑跨阻断后,在穿刺抽吸瘤腔时发生球囊破裂; 1例球囊骑跨阻断时,球囊在反复充盈调整动脉瘤夹时发生移位,远端脱入动脉瘤腔被动脉瘤夹夹闭。出院时3例患者死亡,均为瘤颈及颈内动脉撕裂,孤立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5例昏迷,6例有偏瘫症状,余105例(88. 2%)患者出院时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出院后6个月对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的11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5例昏迷患者中,3例于出院后1周内死亡,2例意识由昏迷转为淡漠,左侧肢体肌力Ⅲ级,视物模糊同术前; 6例出院时偏瘫患者中,1例于出院后3个月死亡,余5例意识清楚,视物模糊同术前,均有肢体偏瘫,肌力Ⅰ~Ⅱ级。结论复合手术球囊辅助夹闭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复杂床突旁大动脉瘤。
伍聪骆明涛张昌伟马潞孙鸿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复合手术球囊阻断
表现为致命性鼻衄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后表现为致命性鼻衄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治愈的15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病人均行DSA确诊,其中6例来源于上颌动脉,采用游离弹簧圈加PVA或明胶海绵栓塞;9例来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采用电解弹簧圈进行瘤腔填塞2例,采用游离弹簧圈闭塞颈内动脉主干1例,采用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2例,可脱球囊进行假腔填塞2例,采用带膜支架置入2例。[结果]15例病人共行16次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其中7例病人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术后随访2~36月,未见复发征像。[结论]对颅脑外伤后表现为鼻衄的假性动脉瘤,应尽早进行DSA确诊,尽早进行治疗。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昌伟谢晓东王朝华李江涛毛伯镛游潮孙鸿贺民
关键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鼻衄介入性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dissecting aneurysms,RVDAs)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探讨其血管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RVDAs40例,其中内孤立术9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20例,双支架置入4例,覆膜支架置入7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4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9例行内孤立术患者闭塞效果确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的20例患者中,11例致密填塞者夹层未见显影;7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大部填塞患者,5例夹层无改变,2例瘤体缩小;2例疏松填塞患者,瘤体缩小。4例行双支架置入者,DSA随访的2例示夹层病变局部血管管腔扩大,瘤体较术前缩小。7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其中6例置入成功,夹层病变未见显影,支架通畅;1例因动脉迂曲,支架未能成功置入,术后1 d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是RVDAs的理想的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症状、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分支的关系而确定。
王朝华谢晓东程美雄张昌伟范锋张紫寅游潮贺民孙鸿毛伯镛刘翼李浩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椎动脉血管内治疗
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Neuroform支架置人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例,眼动脉段3例,后交通动脉段7例,脉络膜前动脉起始部1例,大脑中动脉M1段1例,椎动脉颅内段4例。首先将微导管置人瘤腔,然后跨瘤颈释放支架,栓塞弹簧圈。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其中致密栓塞13例,大部分栓塞7例;术后脑梗塞1例,1个月后恢复;2例弹簧圈尾端疝人载瘤动脉,均未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
程美雄谢晓东王朝华游潮毛伯镛张昌伟孙鸿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
颅骨成形术1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37例接受颅骨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骨水泥)52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85例。89.8%(123例)的患者认为塑形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27例、材料外露3例、感染2例和材料松动移位3例。钛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骨水泥(P<0.05)。结论对于颅盖骨缺损直径≥3cm、颅骨缺损时间2~3个月后可进行手术;颅内外沟通瘤的颅底骨缺损者可在肿瘤切除后进行修补,应注重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技巧。
孙鸿游潮张跃康李国平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成形术
大型和巨大型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后交通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和手术技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23例大型和巨大型后交通动脉瘤行显微外科手术,均常规翼点入路,大部分(13例)须分离动脉瘤体与前床突硬膜粘连带,小部分(3例)...
孙鸿毛伯镛游潮贺民
文献传递
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后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行瘤颈夹闭术107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瘤颈夹闭后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动脉瘤颈完全夹闭107例,动脉瘤包裹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8例。术前脑积水11例,术后改善6例,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GOS评分:4~5分93例,2~3分11例,1分(死亡)4例。84例获随访6~12个月,无动脉瘤残留及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理想方法,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可有效判断夹闭效果。
谢飞孙鸿毛伯镛游潮贺民刘翼毛庆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