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蓉蓉

作品数:51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流文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雕龙
  • 15篇文心
  • 15篇文心雕龙
  • 12篇《文心雕龙》
  • 9篇文学
  • 8篇谶纬
  • 8篇考论
  • 7篇文学批评
  • 6篇代文
  • 5篇考述
  • 5篇古代文学
  • 4篇通变
  • 4篇古代文学批评
  • 3篇诗歌
  • 3篇思维
  • 3篇通变论
  • 3篇图像
  • 3篇图像文本
  • 3篇河图
  • 3篇《诗纬》

机构

  • 44篇南京大学
  • 4篇温州大学

作者

  • 48篇孙蓉蓉

传媒

  • 6篇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国文化研究
  • 3篇求是学刊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文艺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2篇文史知识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艺术百家
  • 1篇佛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心雕龙·正纬》之辨被引量:2
2017年
刘勰在《正纬》篇中认为,谶纬起源于河图、洛书,然而,所谓河图、洛书,不过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而已。谶纬在汉代的形成自有其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正纬》篇提出的"义非配经",指出了纬书与经书的关系,说明了纬书的功用在于"事以瑞圣"。然而,实际上纬书的内容又极为丰富复杂。刘勰认识到谶纬的"有助文章",因而认为,"后来辞人,采摭英华"。谶纬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在其事类和辞采上,更在于其特性和特点使明清小说家将其转化为一种叙事艺术。
孙蓉蓉
关键词:文心雕龙
谶纬的图像文本考述
谶纬是兴盛于我国汉代、流行于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学术思潮。谶纬又称图谶、图纬等,它既有文字阐述,又有图像显示。从最早的图谶及《河图》,东汉画像中的祥瑞图像和榜题文字,到形成予北宋《推背图》的图、谶、颂的结合,谶纬的表现形式是...
孙蓉蓉
关键词:图像文本艺术形式
“按经验纬”考论
2008年
内容提要"按经验纬"是《文心雕龙·正纬》篇中刘勰"正纬"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儒家的经书来检验纬书,刘勰认为"其伪有四"。然而,实际上,"验纬"是不能够"按经"的,因为两者的内容和性质截然不同。如果将纬书同经书分而论之,那么纬书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尽管刘勰认为纬书是"乖道谬典"、"无益经典",但是仍然肯定了其"有助文章"的意义。从刘勰提出"按经验纬"到主张"酌乎纬",由此说明刘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辩证而客观的。
孙蓉蓉
关键词:《正纬》
汉赋中的“谶纬”考述被引量:1
2013年
汉代谶纬的形成和流行,同汉赋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受谶纬的影响,汉赋创作中有专门谶纬题材的作品,如封禅、郊祀和天象等。汉赋中又有表现谶纬思想的,如受命而兴、符瑞祥兆和灾异遣告等。此外,在汉赋作品中,还有引用和化用纬书的词语,以加强作品的典雅蕴藉。从题材内容、思想意识和语言表达,汉赋都有谶纬的深刻影响。
孙蓉蓉
关键词:祥瑞灾异
论刘勰与沈约文学思想的异同被引量:2
2005年
刘勰与沈约因《文心雕龙》一书而有了密切的关系。刘勰与沈约在文学艺术的产生、文学的发展变化、文学的创作风格及主张“声律”说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观点。而对宋、齐文学新变的评价、对作家作品的批评标准和具体的“声律”理论方面,两人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从刘勰与沈约文学思想的异同中,可以说明齐梁时期的文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刘勰的文学思想既有符合主流思潮的,也有其独特的文学视角。
孙蓉蓉
关键词:文学思想比较文学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古代文学研究
《文心雕龙》的“雕龙”形式论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雕龙"命书,是对全书的内容和旨意的极为准确和艺术的概括。《文心雕龙》的书名,意为探讨"为文之用心"的规律和原理,从而使创作的作品具有"雕龙"般的精细华美。因此,"雕龙"是《文心雕龙》的形式论,《文心...
孙蓉蓉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献传递
“诗者,持也”说
2005年
我国古代对诗歌的认识,最早有《尚书·尧典》记载的“诗言志”说.到西晋陆机的《文赋》则又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说,因此,“言志”与“缘情,,两说成为我国古代诗论的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此外,对于诗歌.我国古代还有一说,即“诗者,持也”。这一理论在我国古代诗论中也有较大的影响。
孙蓉蓉
关键词:诗歌文学研究文学功能
论《诗纬》对《诗经》的阐释被引量:7
2011年
《诗纬》是形成于汉代的纬书的一种,与《诗经》相配。《诗纬》中对诗的性质的认识"天地之心",对《大明》、《四牡》等提出的"四始"、"五际"说,以及对《诗经》中的篇义、诗句的揭示、阐释和引用等,都表现出纬学的特点。《诗纬》对《诗经》的阐释,既是纬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对汉魏六朝的文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孙蓉蓉
关键词:《诗纬》《诗经》
论周之标《吴歈萃雅》“自叙”“题词”中的曲学观
2024年
周之标编选的《吴歈萃雅》是明代一部戏曲、散曲的选集。周之标在《吴歈萃雅》的“自叙”“题词”中对《吴歈萃雅》的介绍、说明,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曲学观。周之标认为,戏曲是由人自然发声歌唱发展而来,源远流长。周之标对戏曲曲律提出合律依腔的要求,并说明《吴歈萃雅》“但取南调”。周之标编选《吴歈萃雅》的目的是为清唱者度曲提供规范的选本,因而他为所选曲作点明板眼、分别字声、详注撮口等,使《吴歈萃雅》成为一本选本型曲谱。
孙蓉蓉
山水诗与“物色”论被引量:8
2007年
形成于东晋的山水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专门对山水诗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如"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和"江山之助"等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是对当时山水诗创作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它还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山水诗创作。并且,后来的批评家们在刘勰"物色"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意境"说。
孙蓉蓉
关键词:山水诗盛唐山水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