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翔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超滤膜去除海水中有机物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超滤膜的有机污染问题是膜法海水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工程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粉末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常用的膜前预处理手段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直接超滤和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海水中有机物的截留能力,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超滤膜截留有机物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了海水超滤过程中通量变化及膜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能够强化超滤膜对海水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当粉末活性炭投量为200mg/L时,整个系统对海水中DOC去除率从直接超滤时的55.1%提高到77.6%。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疏松滤饼层能够显著提高超滤系统对海水中腐植酸类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与直接超滤相比,粉末活性炭-超滤系统对改善膜通量的作用有限,但粉末活性炭形成的滤饼层能够避免超滤膜与有机物直接接触,可显著减缓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
- 王文华赵瑾姜天翔王静张雨山
- 关键词:超滤粉末活性炭有机物
-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污海水的研究
- 2009年
-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是一种将混凝反应和截留过程集中在同一系统内同步完成的高效水处理工艺,常用于水源水和污水深度处理。通过对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的水样模拟条件和工艺条件的控制,分析了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污海水的可行性,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CODcr、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97%、52.08%、72.3%,与传统的生物法处理污海水技术相比较,具有耐盐度变化冲击、结构紧凑和规模小等优点。
- 姜天翔张雨山王静孙宏亮
- 关键词:微絮凝直接过滤污水处理
- 海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最佳运行工艺摸索
- 2017年
- 从渤海湾滩涂地区采集泥水样品,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特异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选取可以扩增出特征条带的样品构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容积为18L。当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从7d延长到14d时,反应器启动成功。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7~21d、盐度35‰~50‰、进水总氮负荷变化值小于20%、温度20~35℃、pH值6~7。
- 郝建安张爱君杨波姜天翔张秀芝张晓青张雨山王静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 响应面法优化改性砂吸附海水中氨氮的条件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石英砂负载壳聚糖吸附去除污染海水中的氨氮,并进行SEM、FTIR表征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pH值、改性砂投加量、改性砂粒径3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并建立改性砂吸附氨氮的多元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改性砂投加量>溶液pH值>改性砂粒径,最适宜吸附条件为:pH=7.08,投加量77.4 g/L,粒径0.8 mm,此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为78.86%,与预测值相符。
- 赵瑾王文华成玉姜天翔王静
- 关键词:氨氮响应面法
- 一种用于海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ETYBF被引量:1
- 2013年
- 自渤海湾分离到一株对海水有高絮凝活性的菌株,鉴定并命名为黑曲霉ETYB-13。该菌株发酵上清液经乙醇沉淀与冷冻真空干燥。获得微生物絮凝剂ETYBF。该菌株的絮凝活性曲线证实,在培养48-72h之间,是收集絮凝荆的最佳时间。化学定性实验显示,ETYBF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也确定ETYBF主要成分为多糖。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ETYBF是一种混合物,且分子量在10^5Da以上。稳定性实验证实,ETYBF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与pH变化的影响。
- 郝建安杨波姜天翔张秀芝张晓青张爱君王静张雨山
- 关键词:多糖
- 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标准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海水直接利用技术作为重要的开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代替沿海地区35%左右的生活用水。近年来,随着大生活用海水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标准》。论文对大生活用海水的浊度、色度、BOD 5、氨氮含量、合成洗涤剂含量、溶解氧含量、大肠菌群数、悬浮性固体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标准建议。
- 张雨山王静成玉单科姜天翔
- 关键词:大生活用海水冲厕水质标准
- 对我国海水冲厕立法的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介绍香港海水冲厕立法的成熟经验,针对我国内地海水冲厕技术推广的局限性,探讨我国内地海水冲厕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措施。认为海水冲厕技术是节约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亟需海水冲厕立法层面的推动和规范。
- 苗英霞王树勋郝建安姜天翔王静张雨山
- 关键词:节水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
-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新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由于其来源于微生物,具有高效且低毒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研究的热点,并已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应用尝试。该文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入手,阐述近几年来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较了不同种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郝建安张晓青杨波司晓光姜天翔杜瑾张爱君任华峰王静
- 电絮凝净化海水过程中电流效率和总磷去除率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采用铁电极对电絮凝工艺处理受污染海水过程中电流效率和总磷去除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絮凝工艺处理海水的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电流效率,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高于极板间距的影响;电絮凝工艺对海水中的总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总磷去除率能达到80.58%,且总磷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和通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磷的剩余浓度与通电电流呈一级反应关系,并由此拟合出电絮凝处理海水中总磷的动力学方程。
- 张雨山王树勋王静赵瑾姜天翔
- 关键词:电絮凝除磷动力学电流效率
- 厌氧氨氧化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4年
- 从厌氧氨氧化发现的历史开始,依次阐述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厌氧氨氧化在全球氮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工程化应用,最终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研究与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展望了厌氧氨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认为在微观方面,应尽快完成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基因组测序与建立模式菌株,深化分子生物学与生理生化研究;在宏观方面,探索自身最佳运行工艺,并与其他工艺结合,开发厌氧氨氧化集成工艺,克服本身缺点,尽快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工业化推广应用。
- 王静郝建安张爱君杨波姜天翔张雨山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