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忠杰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民族戏剧研究的深度延伸--评黎羌教授新著《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
- 2014年
- 在中国传统的戏剧研究领域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以汉族戏剧方面的研究者和研究论著居多,民族戏剧研究在过去往往是被遗忘的部分,即便是对其有所涉及,也大多为对民族戏剧文献进行的初级引用,缺少系统的考察和理论视角的关注,从广度和深度而言,亟需有专门从事民族戏剧研究的学人来对此加以补充和完善。
- 喻忠杰
- 关键词:民族戏剧戏剧研究戏剧文化大视野研究论著
- 敦煌世俗变文中戏剧性故事考述
- 2013年
- 在敦煌世俗变文中,历史故事变文和民间传说变文是两种故事性和戏剧性较强的说唱类作品,这两类变文在主题和内容方面,对后世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故事变文主要以有说有唱的单线叙事方式,为戏剧故事的表演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叙述手段。民间传说变文中所演绎的故事在发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而在其故事文本逐渐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其故事自身始终与民间文化相表里,并最终在元明时期成熟戏剧的表演中定格为一种戏剧文化。
- 喻忠杰
- 关键词:变文说唱故事戏剧
- 敦煌所见三种戏剧写本谫论被引量:1
- 2013年
- 敦煌所见《茶酒论》、《下女夫词》和S.2440v/2三个写本均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相关。写本内容都以代言体对话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本身存在虚拟性和戏剧冲突。写本中故事人物有充分的语言行为,通过角色的扮演塑造了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呈现出具体可观的戏剧场面,达到了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具备了剧本所特有的舞台性质。三个写本书写格式中都标有提示性舞台说明语,已形成一定的表演程式。敦煌所见这三种短剧剧本可以证明唐代存有撰写戏剧和编制剧本的史实。
- 喻忠杰刘传启
- 关键词:剧本故事代言体表演
- 敦煌本《董永词文》戏剧化问题探论
- 词文是唐代讲唱文学文体之一.敦煌写本中有其自名,首见于原题"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的唐人写卷.词文的主要特点是:由纯韵文唱词构成,没有说白,或虽有几句散说,却非叙述故事,仅为歌唱前的交代说明;唱词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联,每...
- 喻忠杰
- 关键词:敦煌写本
- 敦煌歌辞联章套曲中戏剧曲辞考述被引量:1
- 2014年
- 敦煌歌辞中的部分联章套曲从诸多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戏剧性。曲辞中叙事性的内容、代言体的话语、讲唱类的体式、抒情化的歌舞、问答式的对唱以及从曲辞内容中表现出的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情境等各种戏剧性因素,共同反映出敦煌歌辞在古代戏剧形成过程中对戏剧的促进和影响。深入发掘敦煌歌辞联章套曲中存在的诸多戏剧元素,为进一步探究唐五代时期戏剧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实证。
- 伏俊琏喻忠杰
- 关键词:曲辞歌舞古代戏剧
- 《冤魂志》中鬼魂复仇故事的文化特性被引量:4
- 2010年
- 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鬼魂复仇类志怪小说本身,研究者往往被其扑朔迷离的外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对其深层意蕴的探辨。笔者认为,对这类以描写鬼魂复仇故事为主的作品,应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入考察,通过对其故事文本的分析,透析出其中潜藏的思想内涵,去审视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拟从颜之推所撰的《冤魂志》文本分析入手,对六朝志怪小说中鬼魂复仇故事的文化特性进行初步探索,以期能对其做出科学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 喻忠杰
- 关键词:《冤魂志》文化特性
- 民族戏剧学研究的深度延伸——评黎羌教授新著《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
- 2014年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的《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是他在上述著作基础上形成的更为优秀经典的学术专著,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民族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学科理论支撑。
- 喻忠杰
- 唐五代敦煌说唱伎艺的戏剧化转向探考
- 2015年
- 敦煌所见说唱类作品客观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伎艺与戏剧艺术之间逐步转化的轨辙。唐五代戏剧的生成与发展并不仅仅止于敦煌写本中所载述的与戏剧相关各类演艺形态,联系其他相关文献中所见唐五代戏剧的表演场所、表演艺人史料,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见出这一时期的戏剧是综合的、立体的表演,而非简单的舞蹈、俳谐或弦索歌唱。唐代寺院演出的艺术品类同样显得复杂多样,而且各种艺术形式表演的场所尚处于混同阶段。从北魏开始到隋代,延及唐五代时期,在逐步摆脱随意性和流动性的表演场所中,戏剧艺术与说唱伎艺是混同表演的。唐代戏剧尚处于中国古代戏剧的形成期,其整体构成显得较为简单,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多采用"小戏"形式。在戏剧的表演与演员的形成方面,唐五代说唱艺人对同时期戏剧的影响同样显得格外明显。
- 喻忠杰
- 关键词:说唱伎艺戏剧表演
- 作为表演的写本:戏剧学视野下的敦煌话本
- 2018年
- 敦煌所见话本用语浅白,体制粗疏,通俗化色彩浓厚,表现出由书面文言向民间口语过渡的痕迹。随着唐五代叙事艺术的繁荣和说唱文学的兴盛,这种初具话本小说规制的作品因其成熟的叙事和娱乐功能为早期戏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文学准备与可资借鉴的艺术观念。话本与戏剧作为同源艺术的两种形态,在长期的共存与交融中,由最初的口述到书面与形体表演,虽然外在形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它们在故事叙事上的同一和娱乐功能上的共生显现出清晰的近缘性。话本的出现诱发了小说和戏剧在文体形制上的逐步分离,改变了长久以来二者交互相融的混同状态。话本在形成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叙述语言、体例结构、故事题材以及表演形式等,都为戏剧所吸收利用。
- 喻忠杰
- 关键词:敦煌写本话本戏剧表演
- 《冤魂志》鬼魂复仇故事研究
- 《冤魂志》是颜之推所编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全书集中凸显了鬼魂复仇这一主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成功之作。本文首先立足于《冤魂志》故事文本,对该书具体内容及叙事结构进行了描述性概括和综合性分析,并对文本中鬼魂复仇问...
- 喻忠杰
- 关键词:小说创作《冤魂志》叙事结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