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永哲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泪道
  • 6篇内窥镜
  • 6篇窥镜
  • 6篇泪道内窥镜
  • 3篇慢性
  • 3篇慢性泪囊炎
  • 3篇泪囊炎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治疗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全泪道
  • 2篇网膜
  • 2篇下泪道

机构

  • 10篇佛山市第二人...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11篇唐永哲
  • 8篇吕红玲
  • 7篇晏世刚
  • 3篇马海智
  • 3篇梁康福
  • 3篇梁结玲
  • 2篇孔祥斌
  • 2篇张秀妮
  • 2篇刘肖霞
  • 2篇凌萍
  • 1篇张继平
  • 1篇武珅
  • 1篇段虎成
  • 1篇宁晓梅
  • 1篇陈建明
  • 1篇黄慧君
  • 1篇汤秀容
  • 1篇陶海
  • 1篇黄玉娟
  • 1篇方咏红

传媒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82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早期DR的目的。方法对282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测量血压;体重指数检查;询问病程。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脂、尿微量蛋白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尿微量蛋白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R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并加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防治,降低DR的发病率。
凌萍方咏红卲红黄玉娟唐永哲张秀妮肖泽锋陈建明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应用泪道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的有效率90.6%。结论: 应用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鼻泪管阻塞的情况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吕红玲唐永哲汤秀容梁结玲薛巍
关键词:泪道内窥镜慢性泪囊炎
小梁咬切器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治疗泪小点膜闭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后3mo后取出RS泪道再通管,拔管后随诊6mo。比较术前与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拔管后6mo评定该术式的疗效。结果: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治愈35眼(90%),好转4眼(10%),未见复发病例,有效率100%。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咬切器咬切泪小点成形联合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是一种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唐永哲吕红玲马海智刘肖霞梁康福
关键词:硅胶管泪小点膜闭
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拔管并观察至术后1a,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鼻腔异物感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93%,B组为94%,两组无差异(P>0.05)。A组置管时间为2.27±1.335min,B组为5.29±1.404mi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B组为47%;A组术后鼻腔异物感发生率为7%,B组为41%;A组术后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为0,B组为29%。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鼻腔异物感及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效果良好,且新型R-S管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和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吕依洋吕红玲唐永哲晏世刚段虎成孔祥斌宁晓梅罗嘉婧
关键词:泪小管炎泪道内窥镜
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治疗大鼠角膜炎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对大鼠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炎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P(HEMA-CO-MAA)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组、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P(HEMA-CO-MAA)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组、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组、加替沙星眼药水组、自愈组,每组各3只,分组进行饲养。比较各组角膜结膜情况并进行角膜细菌划线培养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角膜炎大鼠干预后48 h进行检测,自愈组划线细菌培养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别,PHEMA组划线菌落培养少于干预前,而加替沙星眼药水组、P(HEMA-CO-MAA)组及分子印迹P(HEMA-CO-MAA)组划线菌落培养明显少于干预前。角膜冰冻切片行HE染色,各组均可见水肿,相对于眼药水组,P(HEMA-CO-MAA)及分子印迹P(HEMA-CO-MAA)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组角膜基质水肿程度较弱,炎症浸润细胞较少。结论 P(HEMA-CO-MAA)和分子印迹P(HEMA-CO-MAA)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比PHEMA水凝胶角膜给药载体杀菌效果强,更具有未来长效缓释的研究价值。
吕红玲武珅晏世刚刘谦张继平唐永哲施云峰薛巍卢清君
关键词:细菌性角膜炎药物缓释
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技术探讨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CDI技术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以及激光治疗前后视力的改变,并作对照比较。结果激光治疗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阻力指数稍下降,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结论激光治疗能改善DR患者视网膜的血流灌注,对视力提高及保持原有视力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黄慧君晏世刚张秀妮唐永哲
关键词: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流动力学
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0只眼中31只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4只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5只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有效率90%。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吕红玲晏世刚唐永哲凌萍陶海
关键词:泪道内窥镜泪道阻塞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62例62眼,对照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58眼,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5.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9.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第五代泪道内窥镜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为灵活,直视病变情况下进行泪道微钻疏通鼻泪管,再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更为安全,高效,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永哲吕红玲晏世刚孔祥斌刘小英梁康福梁结玲
关键词:泪道内窥镜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摘要】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评价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28例(12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中鼻泪管再通率两组均为100%(128/128),术后随访有效率,A组与B组分别为90.91%(60/66),82.26%(5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2±4.18)min及(27.3±5.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36%(24/66),11.2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73%(15/66),17.74%(1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微钻或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便捷,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永哲吕红玲马海智梁康福刘肖霞梁结玲
关键词:泪道内窥镜慢性泪囊炎激光
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杏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
吕红玲晏世刚唐永哲陶海
关键词:泪道内窥镜泪道阻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