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韵 作品数:7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广东联合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有机磷农药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构效分析 本文以实验室内浮游生物实验和定量构效关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六种有机磷类农药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风险评估进行系统分析。分别采用批次培养的方式,研究除草剂草甘膦(异丙胺盐)和杀虫剂毒死蜱、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对四尾栅藻... 孙凯峰 周静韵 田斐 段舜山关键词:浮游生物 有机磷农药 毒性效应 构效关系 生态毒理学 全氟辛酸和全氟壬酸对两种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6 2016年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PFNA)作用于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研究该两种物质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并且以单一毒性为背景,按毒性单位比1:1水平分别对两种藻进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PFOA对杜氏盐藻和三角褐指藻的96 h EC50分别为668.671 mg·L^(–1)和351.775 mg·L^(–1);PFNA对杜氏盐藻和三角褐指藻的96 h EC50分别为156.585mg·L^(–1)和65.127 mg·L^(–1)。(2)PFOA和PFNA对杜氏盐藻的联合毒性表现为相加效应,对三角褐指藻为协同效应。实验范围内,PFOA和PFNA对两种藻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FNA比PFOA对两种藻的毒性更大;对于PFOA和PFNA的单一及联合胁迫,三角褐指藻比杜氏盐藻更敏感。 周静韵 段舜山关键词:全氟辛酸 杜氏盐藻 三角褐指藻 联合毒性效应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2015年 以B16-F10小鼠黑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为模型,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法(MIT)对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内证实存在的7种化学成分(麦角甾醇、β-谷甾醇、棕榈酸、赤藓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角甾醇、β-谷甾醇和棕榈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0.13 mmol/L以上处理浓度的麦角甾醇和β-谷甾醇以及0.25 mmol/L以上处理浓度的棕榈酸抑制活性最明显,高浓度的β-谷甾醇(0.5 mmol/L以上)对B16-F10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A375.赤藓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由此初步认为僵蚕内化合物麦角甾醇、β-谷甾醇和棕榈酸在其抗肿瘤活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僵蚕可作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药材. 程杏安 蒋旭红 刘展眉 黄素青 周静韵关键词:肿瘤细胞 抗肿瘤活性 红树植物干粉和新鲜组织水提物对两种赤潮藻的化感抑制效应 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研究了5种红树植物木榄、秋茄、海漆、海芒果、小花老鼠簕水提物对赤潮藻球形棕囊藻和赤潮异弯藻的化感抑制效应,探讨了高温处理对化感抑藻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植物干粉水提物和新鲜组织水提物对两种赤潮藻均显示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第5 d,红树植物干粉水提物对2种赤潮藻的抑制效果依次为:海漆>秋茄>小花老鼠簕>木榄>海芒果。新鲜组织水提物抑藻效果最强的红树植物是木榄和秋茄。秋茄和海漆水提物中的抑藻化感物质对高温相对不稳定,木榄和小花老鼠簕水提物中的抑藻化感物质对高温相对比较稳定。 孙志伟 段璐洋 周静韵 田斐 安民 段舜山关键词:红树植物 水提物 赤潮藻 化感作用 有机磷农药草甘膦异丙胺盐对赤潮异弯藻的毒物干扰效应 被引量:3 2012年 以我国典型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浓度梯度(0 mg.L-1、0.001mg.L-1、0.01 mg.L-1、0.1 mg.L-1、1 mg.L-1和10 mg.L-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暴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赤潮异弯藻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10 mg.L-1浓度处理下,赤潮异弯藻细胞大量死亡,藻细胞密度以及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草甘膦异丙胺盐浓度在0.001~1 mg.L-1范围内,在培养的第3 d草甘膦异丙胺盐能够显著促进赤潮异弯藻的细胞密度增加,叶绿素a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毒物刺激效应;在暴露实验的中后期(第7 d、第9 d和第11 d),赤潮异弯藻的各生长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能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农药的降解、生物体对农药的适应、进入细胞的农药减少等原因,藻细胞生理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周静韵 张磊 安民 段舜山关键词:赤潮异弯藻 草甘膦异丙胺盐 壬基酚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对多刺裸腹溞的复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探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EO)与其降解产物壬基酚(NP)对多刺裸腹溞的复合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P和NP10EO单一暴露对多刺裸腹溞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以及两者混合暴露对多刺裸腹溞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NP和NP10EO两种物质单一暴露对多刺裸腹溞的24 h LC50分别为0.154和3.37 mg.L-1,48 h LC50分别为0.065和2.11 mg.L-1。联合毒性实验中,定义0.5×LC50(NP)+0.5×LC50(NP10EO)为一个毒性单位(1TU)。NP和NP10EO混合暴露后对多刺裸腹溞的24 h和48 h的LC50分别是0.646TU和0.291TU,联合毒性强度明显高于两种物质单一暴露时的毒性强度。在持续混合暴露条件下,多刺裸腹溞的首次生殖时间延迟、母体体长和初生幼体体长严重缩短、首次生殖数量大幅减少。说明NP和NP10EO对多刺裸腹溞的复合毒性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 胡雪雷 周静韵 段舜山关键词:壬基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多刺裸腹溞 苄嘧磺隆降解菌BP-H-01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离筛选苄嘧磺隆的高效降解菌株,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土壤残留危害的综合治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采用查氏培养基,从采自全国5省市的23份土壤样品中筛选降解菌,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以相对降解率为评价标准,确定高效降解菌株,根据形态初步鉴定其种属,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耐受500mg/L苄嘧磺隆的真菌与细菌菌株共计78株,其中共培养2d后,菌株BP-H-01对25~500mg/L苄嘧磺隆的相对降解率达80%以上,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确定该菌株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真菌。菌株BP-H-01降解苄嘧磺隆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28℃,初始接菌量2g/L,在此条件下相对降解率可达84.5%。【结论】菌株BP-H-01对苄嘧磺隆具有显著降解效果。 彭星星 罗建军 刘承兰 周静韵 钟国华关键词:苄嘧磺隆 降解真菌 降解特性 磺酰脲类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