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杰
- 作品数:65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构建创新工作平台 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归国自主创业人员统战工作创新思考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归国自主创业人员是我国知识分子队伍中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群体。为此,统战工作不但要在观念上更新认识,更要在机制上进一步健全,形成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构建各种创新平台,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筑牢新形势下爱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 周生杰
- 关键词:统战工作
- 论江苏古代藏书与刻书研究文献成就与特征被引量:5
- 2020年
- 作为文化大省,江苏古代的藏书和刻书事业十分繁荣,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文献资料呈现出数量庞大、种类多样、图文并茂等特征。正是这类文献的不断生成与代代传承,才切实做到为其他文化的发展提供文献依据和资料基础,学术界的研究才不断推进,形成了江苏古代藏书和刻书文献研究的专门之学。学术界关于江苏藏书研究的单篇论文多在千篇以上,研究内容涵盖藏书文化的方方面面,十分庞杂,但多为省内地区藏书研究、断代藏书史研究、藏书家和藏书楼个案研究等。同样,古代江苏为刻书中心之一,从唐代至民国,刻书成就斐然,极大地造福了后人,传承了文化。古代江苏刻书家秉承先进的理念,以施教育人,保存文化为职志。作为一种学术现象,学术界对江苏古代刻书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大量出现了多种学术论著、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研究的焦点体现在刻书史、区域刻书特征、刻书群体等方面。这类研究文献的出现对江苏文化史研究是重要的补充,极大丰富了区域文化研究的内涵。学术界对于江苏藏书和刻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众多的论著和论文,研究范围包括全省总体研究、各地市研究、个案研究等,但是,既往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重视苏南、忽视苏北,重视藏书家和刻书家中的重点人物而忽视中小人物等的不平衡性。研究的不平衡性自然带来文献分布的不均衡。
- 周生杰
- 关键词:文化特征
- 徐州古代刻书述略被引量:2
- 2022年
- 徐州从明代始有刻书活动,清代则续成其事。其中,官府所刻主要为方志,对徐州地方志的编写和流传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私家所刻多为诗文集,几位重要作家把自己的作品刻梓以传;书坊刻书仅有零星记载,刻书的商品意识不强。徐州古代刻书虽不及江南发达,但是对于促进当地的藏书和读书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徐州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 周生杰
- 论藏书纪事诗的学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 2015年
- 自晚清迄今,藏书纪事诗创作不断,经历了奠基、发展、变革和余响四个阶段。藏书纪事诗的创作与晚清学术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也与近代以来藏书趋势的转变紧紧相连。作为藏书史与诗集的交融之作,藏书纪事诗具有引领藏书研究热潮、推重古代师法学统和综述藏书渊源递嬗等多方面价值。诗篇虽短,却与传文相映成趣,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作者倾注个人感悟,创造了以纪事、唯实、唯真为特点的诗学模式,构成了情辞谨严的艺术特色。由于征引资料浩繁,藏书纪事诗保存了丰富的文学史料,有助于古代文化研究。
- 周生杰
- 关键词:叶昌炽学术价值文学史意义
- 论现代学术转型视野下梁启超的类书观
- 2021年
- 作为现代学术转型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先生对古代类书进行了多方位的审视。出于实用的理念,其饮冰室藏书楼中收藏大量类书,为读书治学提供了巨大帮助。不同于以往学者从政治角度看待古代类书编纂,梁启超先生回归类书编纂的文化本位,从文献保存的角度溯源类书编纂。关于类书的文献价值,梁启超先生以之为从事古书辑佚的主要资料来源,并认为类书越古,保存资料价值越高。在积极参加公共图书馆创办过程中,梁启超先生提出新式类书编纂的设想,其功用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并主张编纂工作交给以图书馆学会为主的学者团体。
- 周生杰
- 关键词:学术转型
- 知不足斋主鲍廷博校勘理念探微
- 2012年
- 清代学者鲍廷博凭借广博的阅读,深厚的功力,终其一生从事于藏书、刻书事业。他对于藏书和刻书十分重视校勘,秉承意当慎改、务求完善和以还旧观的理念,所校勘的古籍向称善本,受到时人及后世的称赏。
- 相宇剑周生杰
- 关键词:鲍廷博
- 乡土文献整理背景下的古典文献学教学被引量:3
- 2013年
- 在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加强乡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对学生掌握该门学科理论基础的最好检验,也是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寻求利用乡土文献资源促进教学的途径之一。这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训练,不但对古典文献学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及相关人才的培养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周生杰
- 关键词:古典文献学课堂教学地域文化
- 淮安古代刻书考略被引量:1
- 2023年
- 古代淮安刻书虽不及江南发达,但是刻书活动出现早,史载早在宋代就有三次刻书之举。元代文化不彰,淮安一地刻书史料阙如。明清两朝,淮安刻书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官府以刊刻方志为主,所辖各府县皆有多次刻书之举;私家刻书则以诗文集为主,为当地文化发展和科举事业服务较多。民国时期,受西方先进印刷术传入的影响,刻书事业渐渐式微。
- 周生杰陈晓
- 关键词:私家刻书
- 缥缃独弆:古代藏书诗与类书文化书写
- 2024年
- 虽然以类书为吟咏对象的藏书诗数量不多,但是有限的作品对于类书文化有较多的涉及。从吟咏途径来说,整体关照类书的诗歌重在介绍类书的起源和发展,吟咏某一部类书的诗歌强调类书的实用价值,而在诗句中提及类书的诗歌,是把类书作为意象,从中可窥知古人利用类书情况。古代藏书诗对藏书家阅读、抄刻和题识类书多有反映,可知类书在古人藏书生活中地位的重要性。此外,多位藏书家用类书的名称为自家藏书楼命名,这一有意义的古代藏书文化现象也被写进了藏书诗中。
- 周生杰顾峥嵘
- 关键词:藏书家藏书楼
- 试论清人对明代诗文别集的整理被引量:1
- 2012年
- 以四库全书馆为代表的清代官方整理明代诗文别集,注重考辨之功,举凡著者、卷次、作者、篇第、存佚等,尽力为之厘清,并从官方的视点做出优劣之评价。与官方重考辨的思路不同,清代私家整理明代的诗文集,受考据学风的影响,重在编集、重刊和辑佚等,使大量的文集不致淹没无闻,凸显保存之功。
- 周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