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火
-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考虑板形的中板轧机负荷分配策略及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对于缺少弯辊等装置的中板轧机 ,压下负荷分配是一种重要的板形控制手段。中板轧机的压下负荷分配 ,必须遵循道次最少、板形前后道次分开的原则 ,并兼顾板形良好。通过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的比较 。
- 孙林张清东邵建生戴江波吴炳火宋耀华张光新廖东骏罗铭段东明
- 关键词:中板轧机板形板形控制
- 可逆式轧机主传动系统疲劳设计载荷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对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
- 刘安中李友荣吕勇朱瑞荪吴炳火俞智华陈燕才乔栋
- 关键词:轧机万向接轴
- 中厚板轧制头部弯曲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开发
- 宋耀华程晓茹张翔胡衍生张光新李虎兴周佩吴炳火王继平代根宝
- 轧件头部弯曲受上下辊径、转速比、上下电机特性、轧辊标高、轧件厚度、变形程度、材质、变形温度、表面摩擦等因素的交互影响,过程非常复杂,解决的技术难度相当大。根据拟定的研究方案,首先通过现场和实验室试验研究及变形力学分析,揭...
- 关键词:
- 关键词:板材轧制轧件
- 2800四辊轧机工作辊磨损模型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在大量实测的基础上 ,分析了 2 80 0四辊轧机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 ,建立了工作辊磨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
- 孙林张清东陈先霖何安瑞戴江波吴炳火宋耀华张光新俞智华段东明
- 关键词:四辊轧机工作辊磨损
- 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为了完善和丰富钢板的品种和规格,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轧制生产效率,针对武钢轧板厂生产线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系统应用工业变频供水、高压水箱水量优化分配及高密度层流等先进技术,同时采用了西门子高性能控制器进行系统综合控制.该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控制精度高,已成功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张大志李谋渭吴炳火李智才蔡从清罗铭
- 关键词:中厚板轧制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 2800中板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研究
- 本文采用自编的变厚度平面有限元模型计算法,即将辊系处理为由若干厚度不等的平面单元组成,并对平面单元采用等效厚度计算,中部单元按单元的惯性矩和实型相等来确定厚度,接触边界单元则按单元的压缩变形与Hertz压扁量相等来确定厚...
- 孙林张清东陈先霖王慧张翔吴炳火张华周佩俞智华
- 文献传递
- 2800mm中厚板精轧机辊型开发与应用
- 2002年
- 用平面变厚度有限元方法对中厚板精轧机辊系变形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模拟退火算法 ,建立轧辊磨损、热凸度预报模型及工作辊与支持辊辊形同步解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开发出PMR和PWR辊形 ,成功在 2 80 0mm轧机上长期稳定地使用 。
- 宋耀华吴炳火张光新周佩段东明孙林张清东
- 关键词:中厚板精轧机辊型轧辊磨损
- 轧机主传动万向联轴器辊端接头结构探讨被引量:3
- 2002年
- 分析了衬板槽平面与叉头十字轴孔轴线的相对位置对辊端接头应力的影响 ,研究了轧辊扁头与衬板之间间隙所产生的冲击和应力集中 ,讨论了辊端接头中部过渡段结构对应力分布和制造质量的影响。
- 刘安中李友荣王志刚吴炳火黄坤平陈燕才
- 关键词:轧机万向联轴器
- 2800四辊轧机板形控制功能完善及雪撬板控制参数优化
- 吴炳火张清东孙林宋耀华张光新周佩张翔俞智华何安瑞段东明
- 主要是应用变厚度平面有限元技术和模拟退火算法,依据现场试验资料,在分析、研究、计算轧机辊系变形的基础上,建立了轧辊磨损、热凸度预报模型和工作辊与支持辊辊形同步解耦设计的理论、方法,开发优化出PMR和PWR辊型,成功地在2...
- 关键词:
- 关键词:四辊轧机板形控制参数优化
- 2800mm四辊轧机工作辊和支持辊辊形的解耦同步设计
-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中厚板精轧机的工作辊与支持辊辊形解耦同步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依此创制出2800mm四辊轧机使用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PMR)及配套的系列工作辊辊形和轧制超平材用的工作辊辊形(PWR),建立了相应的磨辊工艺制度...
- 孙林张翔吴炳火杨贵娥俞智华张清东陈先霖何安瑞戴江波
- 关键词:四辊轧机辊形中厚板板形控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