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晶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淋巴
  • 3篇右旋糖
  • 3篇右旋糖酐
  • 3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钆离子
  • 2篇螯合
  • 2篇螯合物
  • 2篇离子
  • 2篇淋巴造影
  • 2篇淋巴造影术
  • 2篇马根维显
  • 2篇间质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医用生物胶
  • 1篇造影剂
  • 1篇乳糜
  • 1篇乳糜瘘
  • 1篇舌根

机构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吴晶
  • 5篇冯元勇
  • 5篇尚伟
  • 2篇李薇
  • 2篇江涛
  • 2篇孙玥
  • 2篇闫萍
  • 2篇万升标
  • 2篇刘世恩
  • 1篇薛令法
  • 1篇王增峰
  • 1篇徐文坚
  • 1篇金晓明
  • 1篇苗海平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2014第八...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右旋糖酐-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与马根维显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中的对比
目的:比较研究右旋糖酐-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Dextran-DTPA-Gd)和马根维显两种对比剂在间质磁共振(MRI)淋巴造影中淋巴显影的价值.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2只,体重为2.7~3.7kg.仰卧...
薛令法吴晶冯元勇尚伟
关键词:淋巴造影术
靶向淋巴系统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动物实验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右旋糖酐(Dextran)和DTPA的二酐为原料,DMAP为催化剂,另一种是以右旋糖酐和DTPA为原料,采用DMAP及EDC.HCl为联合催化剂,合成造影剂Dextran-DTPA-Gd.通过比较产物的水溶性及Gd含量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得到了钆含量为16.1%、水溶性好的高分子造影剂;通过FTIR、粒度分析表征了Dextran-DTPA-Gd的结构及其分子粒径大小(分布范围为100~150nm,平均值为130nm);动物实验中,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Magnevist)为阳性对照,通过对比家兔腿部磁共振成像图,绘制腿部淋巴系统信号增强率-时间曲线,证明Dextran-DTPA-Gd具有更高的信号增强效果(最高值为314%)及淋巴系统选择性的特点,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孙玥吴晶万升标刘世恩冯元勇尚伟江涛
关键词:右旋糖酐DTPA造影剂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舌体、舌根微淋巴管密度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舌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舌不同部位内微淋巴管密度,获取淋巴管分布的组织计量学参数。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检测舌体及舌根正常组织不同部位微淋巴管密度。结果舌根粘膜微淋巴管密度为15.2±2.4,舌体粘膜微淋巴管密度为10.1±1.9;舌根肌层微淋巴管密度为9.2±2.3,舌体肌层微淋巴管密度为4.8±1.1。结论舌根部的微淋巴管密度不论是肌层还是粘膜层,均明显高于舌体部。舌体和舌根微淋巴管密度不同,这可能是造成舌根癌和舌体癌淋巴转移率不同的原因所在。
闫萍冯元勇吴晶李薇尚伟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舌体舌根微淋巴管密度
右旋糖酐-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与马根维显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中的对比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右旋糖酐-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dextran-DTPA-Gd)和马根维显两种对比剂在间质MRI淋巴造影中淋巴显影的价值。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2只,体重为2.7~3.7kg。仰卧位固定兔,经3D TOF CE-MRA序列扫描,平扫后右侧后肢第1、2、3趾蹼间隙注射dextran-DTPA-Gd各0.4ml(3.96×10-3mol/L),共1.2ml;30min后左侧后肢第1、2、3趾蹼间隙注射马根维显各0.4ml(0.4998mol/L),共1.2ml,行MR增强扫描,扫描间隔分别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min、2h、4h、24h。平扫和增强扫描的相关参数相同。分析不同时间段淋巴显影强化程度,测量并计算腘窝淋巴结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E%),绘制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比较两种显影剂对淋巴显影的区别。结果平扫时双侧腘窝淋巴结均呈等信号。右侧dextran-DTPA-Gd注射后10min,引流区后肢淋巴管及腘窝淋巴结信号强化明显、显示清晰,腘窝淋巴结E%为212.7%,35min左右达到峰值,E%值为314.1%,4h后为208.2%,24h后扩清。左侧马根维显注射10min时,引流区域后肢血管强化明显,造影剂大部分吸收入血管进入膀胱,后肢淋巴管及腘窝淋巴结信号弱,腘窝淋巴结E%为78.8%,20min左右达到峰值,E%值为98.3%,4h后减至29.0%,24h后扩清。淋巴结E%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动物的生化检查等数据未见异常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的内脏器官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相比马根维显小分子造影剂,dextran-DTPA-Gd是一种有效的淋巴造影剂,能够特异性靶向强化淋巴结及淋巴管。
吴晶孙玥万升标刘世恩冯元勇李薇徐文坚江涛尚伟
关键词:淋巴造影术
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乳糜瘘12例(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术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并发乳糜瘘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单纯的手术结扎、强负压引流或者是单纯的肌肉组织填塞或者以上方法的组合,在预后及治疗效果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目的:评价颈部淋巴清扫术中采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周围自体肌肉组织封堵胸导管瘘口以预防术后乳糜瘘的疗效。方法:12例口腔癌患者在颈淋巴清扫术中发现并确诊为乳糜瘘后,立即行瘘口缝扎并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周围自体肌肉组织封堵瘘口。结果与结论:10例患者术中经此方法治疗后术后未出现乳糜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经此法治疗无效后,二次手术探查行瘘口缝扎及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治疗后有效。术后随访所有12例患者3个月均未发现有乳糜瘘复发,亦未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及变态反应。结果表明术中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胸导管瘘口是预防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理想、安全的治疗方法。
吴晶冯元勇金晓明王增峰苗海平闫萍尚伟
关键词:淋巴转移颈淋巴清扫术乳糜瘘医用生物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