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娟
- 作品数:51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知识问题化的核心问题提炼策略——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问题引领"和"问题驱动"是近年来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许多来自一线的教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即如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潘小明老师的"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王文英老师的"核心问题教学",等等。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知识问题化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所谓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对相关知识的问题化处理,用适当的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主动建构。
- 吴文娟
- 关键词:知识问题化研读教材钻研教材知识点
- 基于建构主义的实践活动型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有用的二进制》为例
- 2019年
- 基于建构主义原理设计的实践活动型微课是对课堂中综合实践课的重要补充,它的内容选择要遵循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适切性等原则。教学程序是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到沟通联系,由意义建构到巩固应用,由丰富认识到拓展引深,自主检测。
- 吴文娟
-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 评价先行,促进学习发展——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为例
- 2022年
- 课堂评价的变革倡导“促进学习的评价”。评价先行可以提升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可以让学生学会评价和学习水平评估,可以使教师基于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要使评价驱动学习,首先,评价标准要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一致;其次,评价过程要与教与学的过程整合;最后,要基于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
- 吴文娟纪美玲
- 化错:从诊断学生的真实错误开始被引量:1
- 2017年
- "化错"就是变化错误,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精彩的"化错"教学更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教师面向全体的教育情怀。但现在一些看似"精彩"的化错教学,不是面对学生真实的错,而是来自书本的错和教师臆想的错,从而使化错失却了针对性。如何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真实的错?课前进行学情调查、课中创设融错空间、课后建构合理的诊断系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 吴文娟
- 关键词:小学数学
- 微课:走近数学文化的新途径——小学数学文化类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在网络时代,数学文化类微课程成为传播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新途径。它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情趣性、适合性、多元性原则,基于教材、历史名题、数学史料、生活应用开发教学内容,形成“精选内容、收集素材、设计讲稿、录制微课、发布微课、自主观看、反馈评价”的教学流程。
- 吴文娟纪美玲
-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程开发教学流程
- “列举”策略的教材比较与分析
- 2014年
- 修订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本文以五年级上册“列举的策略”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 吴文娟
- 关键词:教材比较小学数学教材
- 探寻规律背后的道理,向思维更深处迈进——以“和的奇偶性”的教学为例
- 2018年
-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观察提出猜想,再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例子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但由于课堂教学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实际教学时常常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不,前不久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索'和的奇偶性'的规律时,就有人对得到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
- 吴文娟陈微
- 关键词:教学片断奇偶性
- “按图索骥”还是“顺势而为”
- 2013年
- “按图索骥”表现在教学上就是只知道照搬书上的结论,务必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和书本或教案一致。“顺势而为”指随着事情的发展而采取相应的做法,不是死搬教条。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能顺应学生的学习之势、课堂即时表现之势,采取灵活的方法以应对学习的不断生成。最近连续听了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例1的教学,使我对课堂教学中这两种做法进行了深思。
- 吴文娟俞昭英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案
- 制造认知失调 促进认知发展——“平均数”教学带给我们的思考
- 2008年
- 面对与特级教师同台上示范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成了以本校的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为主的备课小组,选派本校的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平均数”一课。作为全程参与研课和上课的笔者,收益匪浅,现选取部分课堂实录,并作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
- 任加顺吴文娟
- 关键词:平均数教学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 寻找与众不同 探索知识本质——“圆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
- 2019年
- 有关圆的知识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苏教版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进行教学。从教材编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之后,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与前面曾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相比,圆和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不同之处才是真正认识圆的本质特征的关键所在。
- 吴文娟纪美玲
- 关键词:知识本质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