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晨
- 作品数:40 被引量:4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β防御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系微生物入侵机体感染后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机体促炎症反应和抗炎症反应间的不平衡及免疫功能的...
- 吕晨
- 关键词:脓毒症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0.37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同时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25mL行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各支神经感觉和运动阻滞开始时间,术后进行随访,并记录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对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开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肋间臂和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阻滞开始时间左旋布比卡因组快于罗哌卡因组(P<0.05)。两组比较前臂和肘运动阻滞的开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腕和手指运动阻滞的开始时间左旋布比卡因组快于罗哌卡因组(P<0.05),同时其感觉恢复时间也长于罗哌卡因组(P<0.01),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可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桡侧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和罗哌卡因相同,但尺侧起效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快于罗哌卡因,同时感觉恢复时间也长于罗哌卡因,从而可提供满意的术后止痛。
- 张娟王培松吕晨陶涛邹建玲
- 关键词:麻醉布比卡因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局麻和异丙酚用于喉显微手术的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了解局麻加异丙酚在喉显微手术各阶段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对患者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Ⅰ组病人诱导后直接插管,用异丙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病人插管前用丁卡因经口喷雾咽喉和气管,用异丙酚静脉维持麻醉。结果和诱导前相比,在拔管即刻Ⅰ组病人HR、MAP增加(P<0.01),而Ⅱ组病人仅HR增加(P<0.01)。和Ⅰ组相比,Ⅱ组病人在拔管即刻HR、MAP低于Ⅰ组病人(P<0.05或P<0.01)。从苏醒时间比较,Ⅱ组病人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病人(P<0.01)。结论局麻加异丙酚用于喉显微手术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它能维持相对平稳的麻醉,同时病人能较早苏醒。
- 邹建玲张娟魏炯洲吕晨
- 关键词:局部麻醉异丙酚喉显微手术
- 老年患者胸腔手术后自控镇痛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3年
- 王晓勇邹建玲吕晨
- 关键词:胸腔手术自控镇痛老年人
- 后腹膜进路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前后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4
- 2003年
- 沈淑华吕晨张娟
- 关键词:后腹膜腹腔镜手术气腹血气血流动力学
- 腹腔注射SRT1720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觉敏化和脊髓Sirt1表达∕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SRT1720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觉敏化和脊髓Sirt1表达/活性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组(CCI组)、CCI+生理盐水注射组(CCI+NS组)、CCI+低剂量SRT1720(SRT1720 20 mg/kg腹腔注射)、CCI+高剂量组(SRT1720 50 mg/kg腹腔注射)。CCI模型建立后,分别通过微量注射器进行腹腔内注射2.5 ml/kg NS、20 mg/kg SRT1720、50 mg/g SRT1720,连续7 d。各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3、5、7、10、14天用von Frey细丝测定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辐射法测定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TWL),手术结束后提取大鼠脊髓测定Sirt1蛋白表达和去乙酰化酶活性。结果 SRT720能抑制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P<0.05);SRT720能增加脊髓背角Sirt1蛋白表达,浓度越高,增加越明显(P<0.05);SRT720能增加脊髓背角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浓度越高,增加越明显(P<0.05)。结论腹腔注射SRT1720能抑制CCI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其作用可能和增加脊髓Sirt1表达/活性有关。
- 吕晨郭小文郑晖叶玲马千张娟
- β-防御素-1基因的单倍型与重症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 背景:人β-防御素-1(Human β-Defensin1,DEFB1)是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抗菌多肽,在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报道 DEFB1的基因多态性与某些感染及感染相关性疾病如 COPD、哮...
- 吕晨黄丽霞方向明
- 关键词:重症脓毒症单倍型Β-防御素
- 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髂筋膜腔隙阻滞(FIC)组25例,对照组为静脉镇痛(IVA)组25例。FIC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0min前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行髂筋膜腔隙阻滞,IV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min前予以1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摆放体位时、术后6、24、48h的VAS疼痛评分;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围术期芬太尼总耗量;患者对操作前干预手段的接受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FIC组比IVA组在摆放体位时和术后6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4±0.9、4.1±1.1及2.2±0.5、3.5±0.8(均P<0.01);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缩短,分别为8.1±2.9、12.9±5.1(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分别为10%、23%(P<0.01);患者接受度提高,分别为23/25、11/25(P<0.01);芬太尼用量增加,分别为(460+88)、(550+126)μg(P<0.01)。结论相比静脉芬太尼镇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提供了更好的镇痛和更少的麻醉并发症。
- 郭小文吕晨张娟黄蓉蓉
- 关键词:腰硬联合阻滞股骨颈骨折
-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观察
- 2022年
- 比较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镇痛(Continuous Erector of Spine Plane Block,CESP)与静脉镇痛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组(CESP组)和静脉镇痛组(P组),每组15例。CESP组于麻醉诱导前在T5水平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并留置导管,术毕连接罗哌卡因镇痛泵,P组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记录两组各时间点(术后6h、12h、24h、36h)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ESP组术后各时点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P组,两组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与静脉镇痛相比,CESP在胸外科手术术后镇痛中更具优势且未增加明显副作用。
- 王世萍王锐郭小文吕晨叶玲
-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科手术术后镇痛
- 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IL-6、IL-1β、TNF-α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SGM)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并研究SGM对CCI大鼠脊髓IL-6、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所有大鼠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来分别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和空白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芍药甘草汤组(SGM组),各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3和7 d分别测定MWT和TWL,手术结束后提取大鼠脊髓后角测定IL-6、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和空白组及Sham组相比,CCI组和NS组术后MWT及TWL均明显下降(P<0.01)。SGM组与NS组相比,MWT和TWL在术后1、3和7 d均明显增加(P<0.01)。和空白组和Sham组相比,CCI组和NS组IL-6、IL-1β、TNF-α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和NS组比较,SGM组IL-6、IL-1β、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SGM能抑制CCI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和减少IL-6、IL-1β、TNF-α的水平有关。
- 郑冬明张娟王锐吕晨郭小文王海娜
- 关键词:芍药甘草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