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春凤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杂交
  • 2篇菊花
  • 2篇基因
  • 2篇观赏
  • 2篇观赏性
  • 2篇观赏性状
  • 2篇后代
  • 1篇地被菊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优株
  • 1篇育种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杂交选育
  • 1篇生理分析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耐寒
  • 1篇耐寒性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史春凤
  • 2篇洪波
  • 2篇张晓娇
  • 2篇高俊平
  • 1篇李春水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菊花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菊花是观赏植物中非常重要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应用较早和较多的种类。1968年以茎段为外植体开发了菊花的组培技术,1989年发现了菊花对农杆菌浸染的敏感性,并因此而研发了农杆菌介导的菊花遗传转化技术。近20年来,菊花育种研究工作者借鉴植物学领域和农作物领域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花色、花型等观赏性状和病虫抗性、非生物逆境耐性等农艺性状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菊花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洪波史春凤张晓娇高俊平
关键词:菊花育种基因工程观赏性状农艺性状
转DREB1A基因地被菊花后代性状检测及杂交选育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中地被菊花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已获得的分别由35S和rd29A启动子驱动的转AtDREB1A基因、具有低温、干旱和盐渍多重胁迫耐性的优良地被菊花‘Fall ...
史春凤
关键词:抗性检测观赏性状分子检测
文献传递
转AtDREB1A基因地被菊杂交后代优株耐寒性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以携带逆境诱导转录因子AtDREB1A基因的地被菊‘秋艳’转化株系‘1805’为母本,以观赏性状好、应用广的品种‘亚冬之光’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58株。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AtDREB1A基因能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在低温胁迫下能在杂交后代植株中增强表达。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较,携带AtDREB1A基因的杂交后代植株在低温环境下的脚芽扦插繁殖能力显著增强,在冷冻条件下的存活率明显增高。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携带AtDREB1A基因的杂交后代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对照植株明显增高。
张晓娇史春凤李春水高俊平洪波
关键词:菊花耐寒性生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