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弦

作品数:42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火星
  • 9篇深空
  • 9篇卫星
  • 8篇VLBI
  • 7篇深空探测
  • 6篇行星
  • 5篇导航
  • 5篇火星探测
  • 4篇星座
  • 4篇重力场
  • 4篇开环
  • 4篇CE-1
  • 3篇电离层
  • 3篇多普勒
  • 3篇星座设计
  • 3篇英文
  • 3篇月球
  • 3篇监测系统
  • 3篇YH-1
  • 3篇GPS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柏林工业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2篇史弦
  • 38篇平劲松
  • 24篇简念川
  • 16篇鄢建国
  • 14篇王广利
  • 12篇王明远
  • 12篇张素君
  • 11篇尚堃
  • 8篇冯礼和
  • 8篇韩婷婷
  • 6篇黄倩
  • 5篇钱志瀚
  • 5篇刘庆会
  • 4篇洪晓瑜
  • 4篇严豪健
  • 3篇朱文耀
  • 3篇黄逸丹
  • 3篇范庆元
  • 3篇戴春丽
  • 3篇王震

传媒

  • 8篇深空探测研究
  • 5篇中国科技成果
  • 4篇航天器工程
  • 4篇中国空间科学...
  • 3篇中国空间科学...
  • 2篇物理
  • 2篇天文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G...
  • 2篇中国宇航学会...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科学世界
  • 1篇空间控制技术...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4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轨道优化设计
2009年
随着我国卫星发射和测控能力的快速发展,独立自主的行星探测任务在几年后将会列入深空探测日程。本文以中俄合作的YH-1火星探测计划为背景,对火星探测器轨道进行分析与讨论。重点讨论2009年10月发射窗口选择和转移轨道设计,以及环绕火星段轨道时飞行器可能遇到的火星日影问题,并讨论了通过轨道改进来改善该问题。
尚堃史弦简念川平劲松
关键词:火星探测器优化设计火星探测计划卫星发射深空探测
火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分布初步设计
2009年
本文讨论了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星座空间构型设计的原则,初步对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分布构型进行了分析设计。讨论了导航星座空间分布的卫星空间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评估了最佳星座设计。本研究可以为将来建立火星导航卫星系统提供星座设计参考。
韩婷婷史弦简念川冯礼和平劲松
关键词:星座
基于长期稳定绕月轨道的导航通信星座初步设计
2006年
 在绕月卫星轨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确定了这类长期稳定轨道的倾角范围。进一步利用GEODYN卫星轨道分析和解析软件,对处于这些倾角范围内的轨道进行了较精细的长期演化数值分析。通过比较这些轨道的近月点高度、低轨寿命等演化特性,得到了稳定的轨道所对应的精确的倾角值。最后,利用得到的结果设计了一个月球全球探测导航通讯星座,并对该星座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史弦简念川鄢建国平劲松
关键词:绕月轨道星座
中国区域GPS—TEC及其在深空测轨中的应用
2007年
利用双频GPS观测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TEC模型仍然是电离层探测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建立高密度的GPS基准站网和准确地分离观测量中的GPS硬件延迟和信号传播路径上的总电子含量是该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前者受到建设经费和现代通信技术在区域地区发展的限制。解决后者问题的突破口在于运用合理的算法估算硬件延迟、分离TEC。中国区域内已经建立了一个拥有28个站的地壳运动GPS监测网,在上海地区也建立了一个GPS综合应用网。通过快速接收这些网站的数据,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计算分析了GPS卫星和各测站接收机的硬件延迟。其与国际IGS组织的结果差异在0.3纳秒左右。准确分离硬件延迟后,我们利用中国区域内连续几年的GPS观测数据,建立了中国区域上空的电离层延迟资料库,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纬度上的电离层延迟的周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和变化。TEC观测结果被同化到GIM之中,在SMART-1联合定轨观测中得到验证。同化结果将被用于深空探测CE-1计划的无线电精密定轨观测。
平劲松黄逸丹王明远史弦曲韦菁王广利朱文耀
关键词:GPSTECCE-1
基于GNSS技术的深空测控网介质效应简易监测系统在CE-1 VLBI测轨中的实现
2007年
基于地面测控网的深空探测器精密测轨观测需要消除无线电观测量中的传播介质的影响。除了传统的方法以外,在GNSS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在测控网站并置布设GNSS地面基准站。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在我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中,我们在VLBI测控台站布设了GPS基准站,成功实现了这一技术。为未来我国测控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沙凯史弦曲伟菁平劲松范庆元
关键词:GPSCE-1
月球与火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初步设计分析
本文讨论了建立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意义,并对月球与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分布构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对不同导航星座的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最佳的星座设计,它可以作为将来建立月球与火星导航卫星系...
韩婷婷平劲松史弦简念川冯礼和
关键词:星座设计导航定位
文献传递
基于MGS探测器掩星观测的火星电离层数据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该文简要介绍了行星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意义、历史和原理。利用MGS探测器无线电科学掩星实验得到的火星电离层电子浓度EDS数据,可研究火星电离层的结构。文中分析了MSG电子浓度廓线的峰值高度随经度的变化特性,并结合火星电离层的Chapman模型和实测的电子浓度廓线,探讨了火星电离层的双层或多层结构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机制。分析了峰值电子浓度和峰值高度同太阳天顶角的关系和TEC在各数据集中的分布。
张素君史弦平劲松
关键词:火星电离层
中国区域两维快速GPS-TEC模型
利用双频GPS观测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TEC模型仍然是电离层探测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建立高密度的GPS基准站网和准确地分离观测量中的GPS硬件延迟和信号传播路径上的总电子含量是该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前者受到建设经费和现代通信...
平劲松黄逸丹王明远史弦曲韦菁王广利朱文耀
关键词:GPSTECCE-1
文献传递
CE-1卫星连续制动绕月入轨的实时判定方法
月球和行星环绕探测器的轨道投入和确认是整个任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以 CE-1任务为参考、本文针对该课题提出了多种实时任务中的解决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实测制动量和根据设计轨道或入轨前测量轨道得到的理论制动...
史弦简念川王明远平劲松王广利鄢建国
关键词:CE-1仿真
文献传递
推进行星无线电科学探测研究在我国深空探测中的发展
行星无线电科学研究学科通过检测无线电信号从航天器传播到地球上,被地面接收站接收的路径上的相位和幅值的变化来研究行星及他们的卫星的大气和电离层的结构、行星重力场、质量、行星环、行星历表、太阳等离子体、磁场、彗星迹、以及重力...
平劲松王明远张素君史弦韩婷婷简念川黄倩苏晓莉王广利郭鹏严豪健刘庆会
关键词:行星探测DEVELOPMENT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