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玉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及思考被引量:4
- 2009年
- 能源问题是世界众多焦点问题之首.光伏发电过程简单,无噪声、无污染.本文报道中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光伏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光伏的产业特点及优势.最后提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 李忠贤李蓉萍初玉玲
- 关键词:光伏产业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引导大学物理教学朝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加强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在大学物理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的优化等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对提升大学物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 静婧初玉玲吕立君昭日格图黄国锋李晓伟
- 关键词:大学物理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 光通量的电子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通量的电子测量装置。包括:积分球壳体(1)、待测光源(2)、积分球门(3)、挡屏(4)、观测窗口(5)、光电池(6)、检流计(7)、第一可变电阻(8)、第二可变电阻(9)、电阻(10)、电源(11)...
- 初玉玲
- 文献传递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光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15年
- 光学是物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光学课程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改革,并将部分改革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学效果的比较检验了部分改革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 李晓伟初玉玲梁宇宏王斐儒杨忠周淑娴
- 关键词:光学
-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电子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棱镜玻璃折射率的电子测量装置。包括:单色平行光源(1)、棱镜台(2)、棱镜(3)、第一圆弧轨道(4)、第二圆弧轨道(5)、第一导线(6)、电阻丝(7)、望远镜(8)、金属环(9)、第二导线(10)、第...
- 初玉玲
- 文献传递
- 近共振电子态和转动能量传递AB(~1∑,J) +C(~sl_j)→AB(~1∑,J′) +C(~sl_(j′))(英文)被引量:3
- 2007年
- 1995年沙等在静态池实验中观测到了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测量到了决定跃迁截面幅值的积分干涉角(J.Chem.Phys.,1995,102,2772)。同时,孙等在理论上计算了COA^1Ⅱ(υ=0)-e^3∑-(υ=1)与He,Ne以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体系的积分干涉角,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然而,以前的研究都局限在碰撞伴通常被认为是没有结构的粒子,但是在碰撞过程中相互碰撞的两个粒子都有内部角动量,自旋一轨道相互作用又对反应速率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影响反应势垒的高度,因此这种近似忽略了碰撞伴原子对整个碰撞体系得影响,基于这种考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理论上研究AB(^1∑,J)+C(^slj)→AB(^1∑,J′)+C(^slj′)的碰撞诱导的电子态和转动态的能量传递,应用一级含时波恩近似、各向异性L-J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讨论和比较了在近共振电子态和非共振电子态两种情况下的振动传能的跃迁几率。
- 初玉玲李健宋朋李永庆王伟丽马凤才
- 关键词:量子干涉转动传能
- 深入理论研究碰撞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英文)被引量:3
- 2007年
- 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静态池实验观察到了碰撞量子干涉效应(CQI),并且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信息,实验就必须要采用分子束实验进行.本文理论上采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应用含时微扰理论的一级波恩近似,假想在分子束实验的条件下,建立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中碰撞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理论上推导出微分干涉角具体表达式,通过计算定性地讨论了微分干涉角随着碰撞参数、速率等的变化趋势,同时初步探讨了实验的正确观测途径,得出了采用分子束进行实验观测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进行分子束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实验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 初玉玲李春霞刁丽颖宋朋李健马凤才
- 关键词:微分干涉角量子干涉转动传能
- 理论研究强激光场中2pz态氢原子的电离
- 2014年
- 运用强场近似速度规范理论研究了激发态氢原子的电离情况,当ω<<1a.u.,γ<<1时(ω是激光场的频率,γ是Keldysh绝热参数),在线性极化激光场中推导了2pz态氢原子电离率的简单表达式,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低频极限的情况下,电离率和激光场频率ω成正比,这一公式对激发态氢原子电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 初玉玲唐增华马凤才李永庆
- 关键词:激发态电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