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5篇染色体畸变
  • 3篇细胞
  • 2篇遗传学
  • 2篇照射
  • 2篇生物剂量
  • 2篇事故受照者
  • 2篇受照者
  • 2篇随访
  • 2篇随访观察
  • 2篇微核
  • 2篇微核率
  • 2篇细胞遗传
  • 2篇细胞遗传学
  • 1篇易位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有丝分裂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刘秀林
  • 7篇金璀珍
  • 3篇张泽云
  • 2篇骆亿生
  • 2篇葛世丽
  • 2篇陈英
  • 1篇张泽云
  • 1篇杨素霞
  • 1篇孙志贤
  • 1篇叶常青
  • 1篇曲双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癌变.畸变....
  • 1篇辐射防护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用于自动畸变计数的双着丝粒畸变类型的选定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报道在研制双着丝粒畸变图相自动分析系统时,首先要确定哪些类型的双畸变易于图相识别,包括形态及长度大小。根据对事故受照者以及离体照射人血分析各类双畸变的结果,确定从形态考虑,不记录那些一侧或两侧末端型双畸变,它们约占双畸变总数的20%-30%;从大小考虑,不记录长度小于C组最小染色体即12号染色体的双畸变,它们约占双畸变总数的2%。
金璀珍刘秀林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一例^(192)Ir源辐射事故病人受照生物剂量的估算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对一例192Ir源辐射事故病人进行生物剂量估计。方法照后72小时取血培养,分析M1细胞双着丝粒加环畸变频率作为生物剂量估算依据,并于照后31天,66天追踪观察。同时用双+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统计检验,以示照射的均匀性。结果根据照后72小时双+环频率估算个体辐射剂量为2.9Gy,这一剂量与物理方法测定的剂量比较接近,与临床放射损伤的诊断也是一致的。事故后31,66天又取血培养,分析双+环畸变数与照后72小时差别不大。同时用双+环畸变数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统计检验,证实偏离泊松分布。结论这是一例高度不均匀照射病例。
金璀珍刘秀林张泽云
关键词:生物剂量染色体畸变^192IR
上海“6.25”^(60)Co源事故受照者照后4~6年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被引量:11
1998年
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对上海6.25钴源事故5名受照者照后4~6年进行随访观察,为评价辐射对人远期健康影响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照后第4年用常规染色方法,照后第5年用G显带法,照后第6年进而用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加大分析细胞数,使结果更精确。结果根据照后4~6年的随访观察结果,证实在这些受照者所见到的畸变主要是稳定性畸变,它们的频率与原先所受剂量大小关系密切。
金璀珍刘秀林张泽云骆亿生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分析钴60
北京地区长寿老人细胞遗传学观察
1991年
本文以北京地区长寿老人30例(男9,女21),平均年龄97.8岁(95-105岁),以及30例中年人(男15,女15),平均年龄51.8岁(48-59岁)为观察对象,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比较两年龄组在染色体畸变、有丝分裂指数、SCE频率以及加松胞素(CB)法测定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率。
金璀珍刘秀林杨素霞张泽云
关键词:长寿老人细胞遗传学微核率非整倍体有丝分裂指数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上海625事故受照者的染色体畸变被引量:6
2000年
张泽云刘秀林程昕金璀珍叶常青孙志贤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畸变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早先辐射事故受照射者染色体易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求原子力显微镜 (AFM)在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分析和结构观察等方面应用的优势 ,为深入探讨辐射损伤和癌变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 ,研究上海“6 2 5”事故受照射者照射后 12年易位染色体的断裂点分布情况 ,选择断裂点好发部位的畸变进行AFM分析和结构观察 ,并与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比较。结果 对易位畸变的AFM分析 ,不仅准确地判定断裂点的确切部位 ,还提供了损伤热点的高分辨三维结构。结论 AFM能够对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研究提供更多更确切的信息 ,其中损伤热点结构的观察为基因水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三维结构的依据。
曲双陈英葛世丽刘秀林张飒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AFM染色体易位染色体畸变
上海“6.25”辐射事故受照射者12年后染色体畸变随访观察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对上海“6 2 5”5名6 0 Co源事故受照射者 12年后的染色体畸变进行追踪观察 ,为辐射远后效应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G显带自动核型分析和 1号全染色体探针标记FISH方法 ,检测非稳定性畸变 (Cu)和稳定性畸变 (Cs) ,并与照射后 10年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u畸变已基本丢失 ,残存的畸变以易位为主 ;Cs畸变与复杂易位均与受照射剂量和受照射年龄相关 ,并随照射后时间推移缓慢下降。结论 Cs畸变是评价辐射远后效应的较好指标 ,但需考虑年龄和时间对畸变造成的影响。
陈英葛世丽骆亿生刘秀林金璀珍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骨髓型
辐射诱发CB人淋巴细胞微核的测定
1991年
本研究用加阻止胞浆分裂剂CB(cytochalasin B)方法测定辐射诱发CB人淋巴细胞的微核。用180kV_pX线离体照射人血1-5Gy,微量全血常规法培养,每分血样同时分析双着系粒畸变及双核CB淋巴细胞的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X线诱发微核率或双着系粒畸变率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金璀珍刘秀林
关键词:人淋巴细胞微核率CB畸变率照射剂量生物剂量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