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437个小麦品种钾收获指数(potassium harvest index,KHI)的变化范围,分析KHI与产量、籽粒钾含量、籽粒、秸秆、颖壳钾吸收量和钾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不同株高、育成年代、麦芒对KHI的影响,为钾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特性的4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洛阳和陕西杨凌进行2年(2018-2020)的田间试验,采用增广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14个区组,每个区组设置31个试验品种,5个对照品种,每个小麦品种种植6行、行长3 m。成熟期取样,每个小区中部选取一行不缺苗的小麦进行收割,脱粒烘干后计算小麦籽粒产量。每个小区中随机选择5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盲抽6个分蘖,贴地剪断,茎穗分别装入网袋,用于测定不同器官钾含量。采用H2SO4-H2O2消煮,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籽粒、秸秆和颖壳钾含量,并计算KHI、籽粒、秸秆、颖壳、地上部吸钾量、籽粒钾利用效率(grain K utilization efficiency,GKUE)和地上部钾利用效率(shoot K utilization efficiency,SKUE)等指标。【结果】4个环境中(19洛阳、20洛阳、19杨凌和20杨凌),不同小麦品种间KHI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37个小麦品种的KHI变化范围为0.04-0.40,杨凌平均KHI高于洛阳。扬麦18、烟农5158、川麦104、华麦5号、郑麦1860、Dromedaris和太空6号等7个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KHI和产量。KHI与小麦产量在3个环境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KHI与小麦籽粒钾含量和小麦籽粒吸钾量在3个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KHI与秸秆、颖壳及地上部吸钾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小麦产量、籽粒钾含量、籽粒钾吸收量随着KHI的提高而升高,秸秆、颖壳和地上部吸钾量随着KHI的提高而降低。KHI与GKUE和SKUE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20世纪70年代以前和70-90年代育成的小麦品种的KHI显著低于90年代以后培育的品种(P<0.05),1990
以水稻土浸提液为接种液、人工合成的无定形氧化铁为唯一的电子受体、添加的苯系物(甲苯、苯胺、苯酚、苯甲酸)为唯一碳源,在适量无机N,P,K营养供给条件下,采用厌氧恒温混合培养方法,研究了厌氧微生物对氧化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可以利用苯系物作为唯一碳源,在厌氧降解的同时将电子转移给F e(Ⅲ),使其还原为F e(Ⅱ);利用不同苯系物的铁还原过程难易程度有所差异,铁还原率表现为苯甲酸最高(53.99%),甲苯最低(19.55%),利用苯系物的铁还原率均低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铁还原率(71.16%);不同浓度苯系物对氧化铁还原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苯系物浓度的增加其对氧化铁还原过程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苯系物则对氧化铁还原过程表现出抑制趋势;以2.0 mm o l/L苯系物作为碳源时,蒽醌-2,6二-磺酸盐(AQDS)可明显增加F e(Ⅱ)的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