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作品数:4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DAM17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9 2013年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17,ADAM17)是近年来发现的金属蛋白酶解聚素(adisintegrinand metalloproteinase,ADAMs)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又称为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因此除了具有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还可以将没有活性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从细胞膜上切割下来,并与其受体相结合,从而激活TNF-α下游的EGFR信号传导,此外还可以激活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如Notch传导通路等,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粘附、凋亡、转移、增殖等生物学行为。纵观ADAM17的研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状态,且这种高表达状态与肿瘤侵润程度及转移情况相关。随着人们对ADAM17基础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ADAM17的临床应用前景也正被不断开发,鉴于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情况,可将其作为许多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及判断其转移和预后情况。靶向药物的研究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利用EGFR为研究扳机点成功研制出许多靶向药物,在EGFR的配体释放环节,ADAM17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ADAM17在恶性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其在癌症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刘爽 马荣关键词:ADAM17 TACE EGFR 信号传导 放射治疗联合参一胶囊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参一胶囊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经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明确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单纯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在适形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参一胶囊8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有无乏力症状,定期行血液学检查,完成治疗后4周行胸部CT检查。结果:治疗组出现不同程度乏力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血常规检验,治疗组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减低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乏力状况,降低放射治疗引起的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贺云龙 鄂明艳 刘爽 林权 王凯 师镘茹关键词:适形放射治疗 参一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人附睾分泌蛋白4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比较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与CA125检测对早期及不同病理亚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化学发光法对子宫内膜癌组(6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66例)血清HE4及CA125水平进行检测,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209.8±27.3)pmol/Lvs.(95.0±14.6)pmol/L,P<0.05],而CA125无明显差异[(39.2±9.4)U/Lvs.(29.1±8.5)U/L,P>0.05]。(2)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OC)计算,血清HE4和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最佳临界检测值分别为141.5pmol/L及54.5 U/L。(3)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Ⅰ期)血清HE4浓度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7.1±23.4)pmol/Lvs.(95.0±19.2)pmol/L,P<0.05)],而血清CA125无明显差异[(29.9±12.1)U/Lvs.(29.1±9.4)U/L,P>0.05]。血清HE4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Ⅰ、Ⅱ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在Ⅰ、Ⅲ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在Ⅱ、Ⅲ期之间,HE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而CA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4)在特异度为95%时,HE4对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敏感性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89.4%vs.45.1%,P<0.05)。结论血清HE4检测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上较CA125更佳,且对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敏感性比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更高。 马荣 耿晓星 唐丽萍 刘爽关键词:CA125 子宫内膜癌 预后 术前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奈达铂、替加氟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1例LACC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接受奈达铂+替加氟新辅助化疗(NACT)、单纯腔内后装放射治疗(CLI)、新辅助化疗联合后装放疗(CCR),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CCR组对宫颈局部肿瘤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88.9%,明显高于NACT组(70.4%,X^2=7.85,P〈0.01)及CLI组(63.0%,X^2=10.71,P〈0.01)。CLI组(25.9%)白细胞下降较NACT(81.5%,X^2=16.76,P〈0.01)及CCR(88.9%,X2=21.89,P〈0.01)组明显减轻。宫旁脉管癌栓发生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发生率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治疗,有望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最佳的术前治疗方案。 马荣 陈曦海 耿晓星 刘爽 张恒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 奈达铂 新辅助化疗 后装放疗 同期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