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晨光

作品数:36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2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乙醇
  • 10篇发酵
  • 7篇乙醇发酵
  • 6篇生物燃料
  • 6篇酵母
  • 5篇氧化还原电位
  • 5篇预处理
  • 4篇絮凝
  • 4篇运动发酵单胞...
  • 3篇乙醇生产
  • 3篇蒸汽爆破
  • 3篇生物质
  • 3篇糖化发酵
  • 3篇同步糖化
  • 3篇同步糖化发酵
  • 3篇酿酒酵母
  • 3篇燃料乙醇
  • 3篇纤维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机构

  • 2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上海保兴生物...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35篇刘晨光
  • 22篇白凤武
  • 7篇刘黎阳
  • 5篇孜力汗
  • 4篇葛旭萌
  • 4篇赵心清
  • 3篇徐友海
  • 3篇夏娟
  • 2篇王娜
  • 2篇李勇昊
  • 2篇袁文杰
  • 2篇李凡
  • 2篇李凯
  • 1篇程诚
  • 1篇李宁
  • 1篇任剑刚
  • 1篇牛坤
  • 1篇李洁
  • 1篇胡世洋
  • 1篇吴又多

传媒

  • 9篇化工学报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批式流加低成本可溶性诱导物培养里氏木酶Rut C30超高产纤维素酶
以农林废弃物等为代表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环境友好,通过生物炼制技术路线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化学品,是减轻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依赖,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1]。纤维素是这类生物质中...
李勇昊刘晨光赵心清白凤武
关键词:纤维素酶发酵生产
文献传递
生命交流尺度的下限是什么?
2021年
生命交流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文字、语言、姿势进行思维的交流;细菌之间通过有机小分子进行生命活动的交流(群体感应);那么,能够与同类、与外界交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病毒之间是否也具有相互交流的能力?
曹莲莹刘晨光
生物电化学系统对运动发酵单胞菌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生物电化学系统能促进微生物与电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微生物的代谢状态。本工作为研究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在电环境中的代谢表现,在外接3V电源的H型电化学发酵装置中测试了其发酵效能。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电压的对照,阳极甘油产量上升24%,阴极葡萄糖消耗上升16%,产物乙醇和琥珀酸的产量也分别上升13%和8%。转录组分析表明,代谢物的显著改变归因于电环境导致的有机酸代谢、氧化还原平衡、电子传递等通路的改变。从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中挑选了代表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生物膜形成和电子传递的3个基因ZMO1060(编码超氧化物歧化酶)、ZMO0401(编码二鸟苷酸磷酸二酯酶)和ZMO1819(编码固氮蛋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ZMO1060和ZMO1819能够更显著地改变生物电化学系统中Z.mobilis的代谢。本工作为应用生物电化学系统调控微生物代谢物生产提供了参考。
张家威王亮爱赛姆克热尼吴双双刘晨光
关键词:运动发酵单胞菌转录组代谢电子传递
瞬间弹射蒸汽爆破联用化学法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组分和酶解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以瞬间弹射蒸汽爆破(instant catapult steam explosion,ICSE)为基础,联用稀酸法、碱法、氨水法、有机溶剂法以及离子液体法进行预处理,对不同方法采用组分和酶解分析,以探索出一种绿色和高效的预处理方法。ICSE处理后的物料能够显著促进传统的化学预处理过程,其中ICSE与碱法联用预处理的糖收率最高,达到了77.54%,而ICSE与离子液体联用预处理后糖收率比单纯使用离子液体提高了7.78倍,达到了60.04%。选取ICSE与离子液体联用预处理过程作为最优预处理方法,并对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经ICSE处理后玉米秸秆变得蓬松且不完整,半纤维素组分减少,促进离子液体对于纤维素的溶解;而与离子液体联用预处理后,物料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应官能团吸收峰增强,纤维素结晶构型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结晶指数降低。
刘黎阳郝学密刘晨光白凤武
关键词:生物燃料玉米秸秆酶解
一种基于氧化还原电位自动控制重复批次乙醇发酵过程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氧化还原电位自动控制重复批次乙醇发酵过程方法,该方法包括:培养乙醇生产菌的步骤、重复批次发酵生产乙醇的步骤和利用氧化还原电位监测自动控制步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充分发挥了自絮凝酵母沉降特性,在每一次批次过...
刘晨光白凤武
文献传递
抗氧化基因过表达提高运动发酵单胞菌糠醛耐受性被引量:2
2019年
糠醛是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主要抑制物,能诱发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探索抗氧化基因对于糠醛耐受性的影响有助于改善菌株表型。过表达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自身的NADH氧化酶(ZMO1885)、NADP+还原酶(ZMO1753)和谷胱甘肽还原酶(ZMO1211)基因,检测胞内ROS、NADH/NAD+以及其耐受性能。结果表明,在2g/L糠醛条件下,相比对照菌株,ZM4/ZMO1885的胞内ROS降低了52.1%,生物量提高了38.9%,且未引起胞内辅因子扰动。过表达ZMO1753和ZMO1211没有显著提高菌株耐受性。在模拟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ZM4/ZMO1885的生物量较对照菌株提高了46.9%,糖耗速率提高了110.3%,乙醇生产力提高了195.2%。综上,过表达抗氧化酶基因能够影响糠醛胁迫耐受性,其中过表达ZMO1885不仅不影响细胞正常生长,还能降低ROS水平,提高糠醛去除率,改善了细胞的糠醛耐受性。
闻远夏娟戚良华刘小伟刘晨光白凤武
关键词:糠醛活性氧自由基谷胱甘肽还原酶耐受性
合成生物学:扮演“造物主”
2024年
合成生物学(Syntheie Biology)将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包含对自然界中不存在生物系统的设计组装,以及对现有生物系统的重新构建。合成生物学在2000年后的快速发展,让人类获得了改造生命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开始扮演起“造物主”的角色。本文将为大家展示合成生物学的神奇魔力,不仅包含前沿的科学进展和新奇的商业应用,更有对未来人类发展的无限畅想。
刘晨光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领域
基于菊芋秸秆的预处理优化及高温同步糖化乙醇发酵
菊芋俗称洋姜或鬼子姜,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等抗逆性优点,适用于非耕地种植且产量极高.目前对菊芋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从块茎中提取经济附加值高的菊粉,而菊芋的茎秆利用较少,有关利用菊芋秸秆物料发酵生产乙醇的工作尚未见报道.同其他...
李凯刘晨光白凤武
关键词:预处理同步糖化发酵
文献传递
多种通气策略下的高浓度乙醇生产被引量:4
2013年
氧气在环境胁迫强的高浓度乙醇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考察了自絮凝酿酒酵母在多种通气策略下的乙醇发酵及絮凝状况。使用氧化还原电位(ORP)检测发酵液中氧浓度并划分了厌氧、微氧和好氧状态。厌氧条件下的终点乙醇浓度最低(119±1.5 g/L);微氧条件下使用ORP精密控制氧气供给取得较高的乙醇浓度(131±1.8和125±1.7 g/L);在通气量0.2 vvm的好氧条件下,生物量、甘油量和乙醇损失皆最大,与最优收率相比较乙醇收率降低了12.2%。高通气量增强了细胞的絮凝能力,增大了絮凝体粒径。绘制雷达图进行综合评价,恒定通气0.05 vvm的过程在乙醇生产和絮凝各方面表现均突出。
孜力汗刘晨光王娜袁文杰白凤武
关键词:通气策略
自絮凝颗粒酵母表观生长动力学被引量:2
2011年
首先利用激光聚焦反射颗粒测量系统在线监测了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分布,通过提高发酵罐搅拌速率减小了颗粒粒径,消除了内扩散影响,获得了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而基于颗粒内部薄壳物料衡算理论,建立了表观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不同底物浓度和自絮凝酵母颗粒粒径分布条件下发酵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了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扩散效应导致颗粒内部可能出现死区的影响,绘制了发酵培养基初始糖和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影响的操作图,分析了这一发酵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多级串联连续乙醇发酵系统,主发酵罐和后发酵罐由于残糖水平差别较大,使颗粒内部因底物枯竭而导致内扩散效应的可能性显著不同:主发酵罐适宜于较大粒径自絮凝颗粒酵母体系,以利于固定化,提高发酵罐中细胞密度和生产强度;而后发酵罐适宜于较小粒径自絮凝颗粒酵母,以减轻底物内扩散影响,保持所需的发酵活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操作和动力学行为,对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分布进行优化控制。
尹冬丽刘晨光李凡葛旭萌白凤武
关键词:自絮凝颗粒酵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