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闽 作品数:58 被引量:24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浙江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峡部修复联合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22例 2017年 目的:评价峡部修复联合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反复腰痛的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峡部修复+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1年后依据CT骨愈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平均随访64(57~72)月。采用Henderson标准、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估病椎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观察内固定拆除后病椎滑移程度。结果:Henderson标准评估:优19例,良3例,优良率100%;ODI评分评估:术前平均(76.59%±5.207%),术后平均(4.5%±3.901%),P<0.01。22例患者峡部全部骨愈合,均未出现进展性腰椎滑脱。1例腰4峡部裂患者L5-S1椎间盘术前2级,术后3级,余病变节段及其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与术前对比无明显退变。结论:峡部修复+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能够解除腰痛、重获峡部骨性连接,具有可早期活动、无进展性椎体滑移、无病椎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不丢失腰椎活动度等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武春明 罗成 刘魏 刘晋闽关键词:内固定 火山石温熨治疗骨关节病运用探讨 2009年 火山石俗称浮石。是熔融的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其气孔体积占岩石体积的50%以上。因孔隙多、质量轻、容重小于1g/cm^3,能浮于水面而得名。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我们采用火山石温熨、滚按的砭石疗法治疗骨关节病3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张京松 刘晋闽 刘英斌 骆鸣 张瑛关键词:骨关节病 砭石疗法 气孔 体积 腰椎旁原发性化脓性肌炎漏诊2例 2020年 原发性化脓性肌炎是指好发于全身大肌肉群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累及股四头肌、髂腰肌、臀大肌等,较少累及椎旁肌,糖尿病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4]。由于原发性化脓性肌炎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相对少见,临床容易漏诊。腰椎旁原发性化脓性肌炎临床较为少见,局部疼痛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临床容易误诊或漏诊。2019年1—10月,我们收治2例腰椎旁原发性化脓性肌炎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5岁。 樊炳楷 许一帆 黄金山 刘晋闽关键词:腰椎 糖尿病 漏诊 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20年 手法整复是中医药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Lumbar facet joint disorder,LFJD)的特色疗法之一,其临床效果获得广泛好评。本文从中医学对LFJD的认识、中医学对手法整复LFJD原理及诊治的理念、整复手法的分类以及手法治疗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调查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关于手法治疗LFJD的研究报道,不仅有助于了解LFJD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且为以后手法的发展及科学研究提供关键的思路和依据。 唐振坤 刘晋闽 范奕松 王艺超关键词:手法 易被误漏诊的非半月板源性膝前痛(附44例报告) 1999年 自1984~1996年间我们共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496例,其中52例术中证实为非半月板源性膝前痛,44例得到随访,疗效满意。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21~53岁,平均395岁,有明显外伤史者38例。患者在膝关节活动时均有... 成羿 倪飞 毕大卫 毕大卫关键词:膝前痛 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患者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45~73岁,中位数58岁。发病部位涉及肘、腕、掌指、指(趾)间、第一跖趾、踝、膝等关节。病程8~25年,中位数12年。术前血尿酸含量(486.2±25.8)μmol·L^(-1)。术后随访观察患肢畸形矫正、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血尿酸含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关节畸形矫正、外形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血尿酸含量(394.6±31.6)μmol·L^(-1)。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皮肤坏死1例,经清创及植皮处理后切口愈合。结论:手术切除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可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肢体外形,改善关节功能,有利于控制血尿酸含量,且并发症少。 黄哲康 袁慧敏 刘晋闽关键词:痛风 四肢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 2018年 患者,女,19岁,因左小腿近端外侧慢性疼痛伴肿胀1年余于2016年8月20日人院。主诉3年前出现左小腿胀痛,于当地诊所就诊,未行影像学检查,考虑为成长发育骨痛,未予重视。近1年来左小腿近端外侧持续慢性酸痛,可触及包块,偶感剧烈疼痛,遂来诊。查体:左小腿近端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5cm×4cm肿物,质硬,边界清晰,轻压痛,皮温稍高,皮肤无红肿及破溃等异常改变,左膝关节活动正常。X线检查提示左胫骨近端外侧骨质破坏,见图1A。 袁慧敏 刘晋闽 朱慧锋关键词: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胫骨肿瘤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 bone filling mesh container,BFMCs)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5月15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BFMCs椎体成形术(治疗组)与PKP(对照组)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或回顾性临床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初检索出51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剔除重复文献30篇,剩余21篇经过通读全文后,最终纳入5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1篇文献比较了BFMCs椎体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疗效,其余4篇文献均比较BFMCs椎体成形术和PKP治疗OVCF的疗效。5篇文献共涉及398例患者、443个伤椎,采用的手术入路均为椎弓根入路。2篇文献NOS评分为8分,3篇文献为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OR=0.13,95%CI(0.05,0.35)];2组伤椎前缘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手术时间及术后即刻、术后3d和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0.28,95%CI(-1.32,0.77);MD=0.61,95%CI(-0.93,2.16);MD=-2.42,95%CI(-7.65,2.81);MD=0.42,95%CI(-0.92,1.76);MD=-0.01,95%CI(-0.24,0.23);MD=0.07,95%CI(-0.05,0.18)]。3篇文献比较了2组OVCF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2篇文献比较了2组OVCF患者术中透视次数,但因比较Cobb角的时间节点不同以及记录术中透视次数的数据不统一,无法相互转化,故均未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BFMCs椎体成形术和PKP治疗OVCF,均能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二者的手术时间相� 唐振坤 俞桂松 范奕松 蒋瑛翘 王艺超 刘晋闽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以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方法:118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20%)250 m L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中医按摩结合口服活血止痛汤治疗。治疗1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74%,对照组70.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天肢体肿胀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肿胀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天肢体疼痛均有明显的好转,2组各级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采用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了肢体肿胀的消除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及疼痛。 王坚 潘浩 诸力 朱杭 刘晋闽关键词:中医按摩 活血止痛汤 3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VP(63例)、PKP(26例)和SKY(23例)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18个月的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缓解指数评分(VS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21例,PKP组2例,SKY组3例。3组术后6个月内疼痛缓解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18个月时,SKY组、PKP组疼痛缓解指数差于PVP组,PVP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方面明显差于PKP和SKY;术后18个月,PKP和SKY的矫正效果降低。结论PVP、PKP、SKY疼痛缓解近期效果相近,远期PVP较好;椎体后突角矫正,近期PKP、SKY较好,远期效果降低;PKP与SKY相对PVP可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王宇 刘晋闽 章明 黄立强 任伟峰关键词: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