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陆

作品数:114 被引量:2,352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沙门菌
  • 14篇食品
  • 12篇公共卫生
  • 12篇腹泻
  • 11篇流行病
  • 11篇耐药
  • 11篇菌群
  • 10篇疫情
  • 10篇流行病学
  • 10篇肠道
  • 9篇食源
  • 9篇食源性
  • 9篇分子
  • 9篇肠道菌
  • 8篇突发公共
  • 8篇突发公共卫生
  • 8篇突发公共卫生...
  • 8篇诺如病毒
  • 8篇卫生事件
  • 8篇公共卫生事件

机构

  • 81篇中国疾病预防...
  • 30篇卫生部
  • 23篇上海市疾病预...
  • 9篇四川大学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福建省疾病预...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河南省疾病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深圳市疾病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杭州市疾病预...
  • 3篇北京市昌平区...
  • 3篇上海市长宁区...
  • 3篇上海市静安区...
  • 3篇上海市卢湾区...
  • 3篇中国食品药品...
  • 3篇中国生物技术...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12篇冉陆
  • 22篇许学斌
  • 18篇金汇明
  • 15篇阚飙
  • 12篇李志刚
  • 12篇付萍
  • 11篇陈敏
  • 10篇杨宝兰
  • 9篇刁保卫
  • 9篇王子军
  • 9篇姚景会
  • 9篇陈稚峰
  • 9篇崔志刚
  • 9篇肖文佳
  • 9篇赵熙
  • 8篇张立实
  • 8篇张静
  • 6篇顾宝柯
  • 6篇王茂起
  • 6篇王竹天

传媒

  • 23篇中国食品卫生...
  • 15篇疾病监测
  • 15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卫生研究
  • 8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上海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短肠综合症患者1例肠道菌群值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赵霖曾远征冉陆杨宝兰
关键词:肠道菌营养支持
2010-2012年河南省致泻大肠埃希菌监测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建立河南省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分型的基线数据,分析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周口、睢县4个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设立监测哨点,收集可疑致泻大肠菌感染样本,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型,并对致泻大肠菌分型结果和病例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河南省共检测可疑致泻大肠埃希菌病例样本数1 934例,检出致泻大肠菌阳性样本为139例,检出率为7.19%。其中EPEC检出率最高为67例(3.46%),之后依次为EAEC 56例(2.90%)、ETEC 9例(0.47%)、EHEC 7例(0.36%)、EIEC未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峰在4-5月,1-2岁组腹泻患者的检出率最高(10.81%)。结论 EAEH和EPEC是河南主要的致泻大肠菌型,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快速鉴别粪便标本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
陈冲夏胜利赵嘉咏冉陆张立实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
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4
1999年
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对丁酸梭菌活菌制剂一泰平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对象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乳杆菌的数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
赵熙冉陆杨宝兰姚景会付萍陈稚峰李志刚
关键词:丁酸梭菌肠道菌群活菌制剂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被引量:58
2001年
冉陆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公共卫生抗生素耐药性
上海市C群沙门菌暴发菌株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C群沙门菌血清型的鉴别诊断研究。方法:对2007年上海市黄浦区的C群食源性暴发沙门菌鉴定中存在与泰国产沙门菌分型血清H相因子有交叉凝集的菌株使用丹麦(SSI)血清参比;分析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图谱,选择部分猪霍乱和汤卜逊沙门菌腹泻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通过PluseNetChina非伤寒沙门菌数据库图谱比对上海的汤卜逊暴发菌株与重庆市C群沙门菌暴发菌株的分子型。结果:2007年黄浦区报告8株猪霍乱暴发菌株经丹麦血清分型鉴定为汤卜逊沙门菌;2007年的4株猪霍乱和5株汤卜逊沙门菌经丹麦SSI血清复核鉴定均为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汤卜逊沙门菌暴发菌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耐药谱与散发株显著不同;2007年重庆市的多起食源性暴发案例中的C群沙门菌经复核鉴定亦为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并与上海的暴发菌株在遗传学上存在高度同源。结论:泰国血清的H相因子间存在交叉凝集现象。推测2007年上海市发生的食源性暴发病例可能由输入性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多重耐药克隆株引起。
许学斌崔玲王红霞冉陆金汇明陈敏刁保卫阚飙
关键词:交叉凝集分子分型多重耐药
肠出血性大肠艾希氏菌O157:H7(综述)被引量:9
1996年
肠出血性大肠艾希氏菌O157:H7(综述)冉陆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1975年从一位患出血性腹泻的加利福尼亚妇女的粪便中首次分离到大肠艾希氏菌O157:H7(EscherichiacoliO157:H7)。1982年,Riley[1...
冉陆
关键词:大肠艾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出血性肠炎
2003-2004年中国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监测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解我国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药物敏感性的状况,为我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线资料。对2003及2004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11省(市)分离的142株Lm,采用E-test法对13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142株Lm的平均耐药率为14·1%,主要耐受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其中,对四环素耐受最严重,耐药率达13·4%。7类食品中自生鸡肉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最高,达28·3%。11省市中,来自河南、北京和吉林的菌株耐药率居前三位,分别为37·5%,26·3%,25·0%。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食品中的Lm存在耐药株,分离自不同食品、不同省份的Lm耐药性存在差异。
张亚兰冉陆李迎惠吴蜀豫付萍姚景会叶长芸阚飙王茂起
关键词:食品单核细胞增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E试验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被引量:200
2015年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我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
廖巧红冉陆靳淼崔生辉袁俊马会来班海群孙立梅罗莉刘娜段招军余宏杰
关键词:诺如病毒
上海市医务人员对腹泻病人诊疗行为的调查研究
2012年
目的:提高医生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断能力。方法:对上海市10个区的121家医疗机构中负责肠道传染病诊疗的医生进行腹泻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的全过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志贺菌和沙门菌哨点与非哨点医院医生的调查情况。结果:认为腹泻病人具有腹痛和恶心症状的医生分别占70.4%和60.8%。在发热症状的判断上,哨点监测医院中医生认为腹泻病人具有发热症状的比例(68.9%)要高于非哨点医院医生(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34)。生化检查和粪便培养方面,哨点医院医生的开具比例要高于非哨点医院医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病人出现腹泻3天、发烧、有血样便,有99.5%的非儿科医生和100%的儿科医生会为其开具粪便培养。结论:哨点医院与非哨点医院的医生对腹泻的症状认识仍存在有分歧,不同医生对于诊断腹泻病和进行何种检查仍存在有一定差异。哨点医院的医生更注意追踪腹泻病人的病原,是否出现血样便是医生是否追查腹泻病原的关键因素。
金汇明袁政安肖文佳冉陆顾宝柯
关键词:医务人员腹泻诊疗行为
2006-2012年上海市基于网络实验室的肠炎沙门菌耐药监测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建立区域性网络实验室监测和分析肠炎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变化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6-2012年,上海市8个区域公共卫生实验室和24家临床实验室依据标化方法分离184株肠炎沙门菌食源环境菌株与1146株肠炎沙门菌腹泻病例菌株,使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应用WHONET软件建立耐药数据库。结果历年中肠炎沙门菌在禽肉中污染率最高(155/184);实验室诊断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和18~59岁、1~4岁病例明显高于1岁以下、60岁以上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所有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均超过90%;多重耐药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异噁唑-四环素耐药型,ACSSuT)存在于鸡肉和2009年的1例食物中毒暴发病例中;耐头孢吡肟食源和腹泻株分别出现在2011年和2008年;腹泻株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食源株;低年龄组病例对三代头孢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分别约占2/3和1/2。结论上海市肠炎沙门菌腹泻病例存在社区内获得和食源性感染等不同因素,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型ACSSuT可能是潜在的高致病性流行株。提高临床实验室常规诊断能力,优化和减少老年人和婴幼儿对抗生素暴露,重视多重耐药菌株导致的疾病负担。
倪佳琳许浩胡雪明钟海明张静金汇明肖文佳许学斌冉陆阚飚史贤明崔志刚
关键词:网络实验室肠炎沙门菌禽肉疾病负担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