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琴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佛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比较研究
- 目的:前瞻性的比较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及探讨TNM分期标准的改变对两者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对43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确定肿瘤侵犯深度(T)、...
- 何远琴王锦萍赵志清郑可国崔毅
- 关键词:超声内镜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前分期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黏膜染色加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的诊断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LST)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0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黏膜病灶,行镜下喷洒0.4%靛胭脂黏膜染色,镜下观察病灶大小并形态分型,病灶黏膜可随充吸气变形者及黏膜下注射液体黏膜抬举征呈阳性者行内镜黏膜切除(ME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未能行黏膜切除者行镜下活检,病灶黏膜送病理检查。结果发现45例患者共47个LST病灶,检出率为l、l%。分型;颗粒型33(70.2%)和非颗粒型14(29、8%)。大小;10~19mm25个(53.2%),20~30mm14个(29.8%),〉30mm8个(17.0%)。病理检查黏膜局部癌变7例(5例SM癌,2例sML癌),LST病灶中早期大肠癌捡出率为14.9%,进展期大肠癌3例,良性腺瘤37个(78.7%)。结论普通电子肠镜结合黏膜染色能够有效的发现大肠LST病灶,联合镜下黏膜切除根除LST病灶对早期大肠癌防治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 侯俊梁若玲温瑞英李静娴何远琴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 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 2005年
- 慢性胰腺炎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局部、节段或弥漫性慢性炎症,常有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或胰管变形,有部分或广泛的纤维化、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呈进行性衰退,这种解剖和功能上的损害都是不可逆的.近年,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步升高,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标准,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困难.经皮穿刺胰腺活检危险性大,不能临床常规实施,因此难以得到组织学诊断.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胰腺外分泌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下面就早期慢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做一综述.
- 何远琴崔毅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形成外分泌功能组织学诊断胰腺外分泌慢性炎症
- 内镜下高频电凝加PPI治疗短段Barrett食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加PPI治疗短段Barrett食管(SSB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舌型及岛型SSBE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加口服雷贝拉唑20 mg,2次/日,维持抑酸治疗4周;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口服雷贝拉唑20 mg,2次/日,治疗4周,后减量至20 mg,1次/日,维持治疗1年;分别于治疗后3、6、12、18及24个月复查胃镜并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治疗组中复查胃镜未达显效的患者,再次行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并予口服PPI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平均显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8.1%,2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未出现出血、穿孔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加PPI治疗SSBE疗效明显,安全,并发症少。
- 何远琴侯俊李静娴赖敏莉
- 关键词:高频电凝术质子泵抑制剂临床疗效
-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在105例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联合钛夹在降低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6例和研究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采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72 h再出血率及外科手术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72 h再出血率和外科手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缩短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发出血的风险。
- 何远琴梁若玲王丽萍赖敏莉
- 关键词:胃镜肾上腺素金属钛夹
- 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前瞻性的比较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及探讨TNM分期标准的改变对两者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43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确定肿瘤侵犯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对T分期的准确率,内镜超声检查(EUS)为71.1%,螺旋CT检查(HCT)为65.8%,两者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1、T2期胃癌,EUS与HCT的准确率分别为71.4%、14.3%(P=0.05)。对N分期的准确率,以第四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76.3%和65.8%,以第五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60.5%和63.2%,两者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分期两者的准确率分别为30%(3/10)、80%(8/10),P<0.05.结论EUS和H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胃壁较浅层受浸润深度的判断以EUS为优,对远处转移的判断以HCT为优;TNM分期标准改变对两种方法的N分期结果均无明显影响。
- 何远琴王锦萍赵志清郑可国崔毅
-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
-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大肠息肉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法治疗宽基底或粗蒂的大肠息肉的价值。方法将尼龙绳圈通过肠镜操纵把手套扎于息肉根部。结果本组32例共40枚大肠宽基底或粗蒂息肉均一次性套扎成功,11枚同时加高频电切除。术后2周复查示30枚息肉完全脱落消失(含已用切除者),6枚部分脱落,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8.9%、15.8%、5.3%。所有病例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的大肠息肉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高翔何远琴崔毅李初俊
- 关键词:内镜大肠息肉并发症
- 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的诊断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普通电子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及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对3860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肠腔黏膜隆起、红斑、表面粗糙不平、血管纹理消失、肠黏膜无名沟中断等可疑黏膜病灶,行镜下喷洒0.4%靛胭脂黏膜染色,对染色发现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观察病灶大小并进行形态分型,病灶黏膜可随充吸气变形者及黏膜下注射液体呈抬举征阳性者行内镜黏膜切除(EMR)21例、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11例、未能行黏膜切除者行活检6例,切除病灶黏膜送病理检查。结果发现LST病灶38例,检出率为0.98%。其中,颗粒均一型18个(46.6%)、结节混合型10个(25.9%)、平坦隆起型7个(18.1%)、假凹陷型3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39.5%),乙状结肠8个(21.0%),降结肠5个(13.2%),横结肠4个(10.5%),升结肠3个(7.9%),回盲部3个(7.9%)。病理检查:38例LST病灶中早期癌5例,检出率为13.2%,进展期大肠癌2例(5.2%),良性腺瘤31(81.6%)。结论普通电子肠镜下对大肠黏膜可疑病灶靛胭脂染色能够有效发现大肠LST病灶,联合镜下黏膜切除对早期大肠癌诊断和防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侯俊梁若玲温瑞英李静娴何远琴
-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黏膜染色早期大肠癌
- 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比较研究
- 一、背景和目的
近20年来,由于内镜超声(EUS)技术的成熟发展,目前已成为与CT、MRI具同等重要性的影像诊断工具。EUS在判断癌肿侵入胃壁深度、胃周淋巴结转移和邻近脏器直接浸润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准确性。已有较多文...
- 何远琴
- 关键词:内镜超声术前分期TNM分期标准
- 文献传递
- 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比较研究
- <正>目的前瞻性的比较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及探讨TNM分期标准的改变对两者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43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对T...
- 何远琴崔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