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海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3篇中风
  • 3篇脾胃
  • 3篇脾胃论
  • 3篇脾胃论治
  • 3篇中医
  • 3篇脑发育
  • 3篇脑发育不全
  • 3篇发育不全
  • 3篇从脾胃论治
  • 2篇中风患者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排尿
  • 2篇排尿
  • 2篇后排
  • 1篇电针
  • 1篇电针干预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瘀

机构

  • 11篇深圳市中医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11篇何玉海
  • 9篇于海波
  • 6篇黄杏贤
  • 3篇刘永锋
  • 2篇李志峰
  • 2篇胡湘
  • 2篇何玉海
  • 2篇黄增平
  • 2篇谢丹
  • 1篇周洋洋
  • 1篇李娟
  • 1篇蔡云鹏
  • 1篇杨喜璇
  • 1篇樊小毛
  • 1篇戴莲青
  • 1篇王玲
  • 1篇吴华
  • 1篇富丽俊
  • 1篇陈瑜
  • 1篇杨颖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脾胃论治小儿脑发育不全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后天之本。在意识到小儿脑发育不全是由于先天不足致的时候,很多人单纯的补益肾精却忽视了后天脾胃的作用。先天已不足,理当从后天进行培补。对于小儿脑发育不全的治疗应从脾胃入手,通过调理后天以补益先天之不足,进...
何玉海于海波
关键词:儿科学脑发育不全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从脾胃论治小儿脑发育不全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系狭义的小儿脑发育不全,是指小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其他如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语言障...
何玉海于海波
文献传递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2014年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方法:采集4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SSR检测数据,与28例健康志愿者SSR检测数据相比较,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规律。结果: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病灶侧和病灶对侧SSR潜伏期显著延长,病灶侧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反射弧除有中枢的抑制外,可能还存在传入的障碍。
胡湘何玉海
关键词:中风气虚血瘀型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不同时间电针干预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电针干预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腰麻下行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电针预处理组(A组,60例,脱落9例)、术中电针组(B组,60例,脱落4例)、术后电针组(C组,60例,脱落6例)及未针刺组(D组,60例,脱落3例).A、B、C 3组患者分别在腰麻前30 min、腰麻后即刻以及手术结束后6 h于中髎、会阳行电针干预,疏密波,4 Hz/20 Hz,留针30 min;D组不予电针干预.于术后24 h观察各组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感受评分,记录各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残余尿量,同时观察各组留置导尿情况、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补救镇痛例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A、B、C 3组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感受评分优于D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早于D组(P<0.05).C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早于A、B组(P<0.05);首次排尿量多于D组(P<0.05),首次排尿残余尿量少于D组(P<0.05).4组患者留置导尿、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VAS评分低于D组(P<0.05),补救镇痛例数少于D组(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促进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术后早期电针干预更有利于排尿功能的恢复.
何玉海何玉海谢丹谢丹黄杏贤李娟李娟黄增平黄增平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电针干预时机
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5年
脑瘫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积极给予早期中医康复干预意义重大。现就脑瘫的中医药及康复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作追踪。
于海波刘永锋何玉海杨颖陈瑜黄杏贤
关键词:脑瘫中医康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GDFT)治疗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TBI患者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n=47,GDFT治疗)、对照组2(n=47,常规液体联合右美托咪定)和研究组(n=48,GDFT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记录三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2、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三组患者术后12、24 h血氧饱和度(Sjv O2)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三组患者术后12、24 h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2、24 h的IL-6、TNF-α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对照组2、对照组1、研究组术中总液体量、胶体量、晶体量依次减少(P<0.05),住院天数依次缩短(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TBI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给予GDFT联合右美托咪定方案,促进机体HR、RR趋于平稳的同时还可改善脑氧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富丽俊周洋洋吴华杨喜璇庾颖瑶何玉海
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炎症因子
深圳市青年脑卒中3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青年脑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和住院成本。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中医院近10年青年脑卒中病历,分析患者的病史、检验和影像学资料以了解致病危险因素、住院费用,并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依据脑卒中分类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结果纳入34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317例青年非脑卒中体检者为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吸烟、喝酒、熬夜、劳累、压力、动脉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吸烟、喝酒、熬夜、劳累、压力、动脉硬化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Mann-Whitney U检验,总体上中脏腑、脑出血患者比中经络、脑梗死的患者花费大,住院天数也长。结论深圳青年脑卒中致病危险因素较多,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吸烟、喝酒、熬夜、劳累、压力、动脉硬化是独立危险因素。中脏腑、脑出血花费相应比中经络、脑梗死高。
于海波刘永锋李志峰何玉海黄杏贤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
中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与脑电节律相对功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中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与脑电节律相对功率谱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风病情评估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将80名纳入标准的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脑电检测,并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病类诊断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脑电信号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结果:中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与脑电相对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α节律与病情呈负相关,病情越重,α节律相对功率越低且主要体现在前额区、中央区及顶区;θ节律与病情呈正相关,病情越重,θ节律相对功率越高,且体现在顶区、枕区。结论:中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与脑电相对功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以α、θ节律为主,可以用于评估中风患者的病情。
黄杏贤于海波胡湘何玉海樊小毛蔡云鹏
关键词:中风病情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证候与二次中风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中医证候对二次中风有预警作用,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但多为医者个人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总结,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不能客观揭示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得不到医学界的公认。而基于智能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却能很好从无明显逻辑关系的大量数据中全面、客观的发掘出两个事物之间的潜藏关系,为中医证候与二次中风之间的关系提供先进的研究方法。
于海波王玲刘永锋李志峰何玉海黄杏贤
关键词:数据挖掘中医证候
基于治未病理念的电针对肛肠病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价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早期电针干预对肛肠病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在深圳市中医院行择期腰麻下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电针组在麻醉前选取双侧次髎穴、秩边穴给予30 min的电针刺激,对照组则不接受电针处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感受评分、首次排尿时间、术后导尿率、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以及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针组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感受评分高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针组患者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率为40.0%(16/40),低于对照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导尿率及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针早期干预有利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早期恢复,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何玉海何玉海谢丹于海波戴莲青高鲜丽黄杏贤黄杏贤黄增平
关键词:治未病肛肠疾病排尿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