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明坤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3篇神经病变
  • 3篇糖尿病周围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周围神经病
  • 3篇周围神经病变
  • 3篇老年
  • 3篇病变
  • 2篇动态血糖
  • 2篇动态血糖监测
  • 2篇性疾病
  • 2篇血糖
  • 2篇血糖监测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疾病
  • 2篇注射液

机构

  • 9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何明坤
  • 7篇黄萍
  • 5篇王艳
  • 4篇傅明捷
  • 3篇王衍慧
  • 3篇苏咏明
  • 2篇廖淑金
  • 2篇范伟
  • 1篇秦媛怡
  • 1篇麦莉华
  • 1篇黄玉宇
  • 1篇林桂定
  • 1篇李延兵
  • 1篇苏常春
  • 1篇黄知敏
  • 1篇王红武
  • 1篇傅君舟
  • 1篇李静
  • 1篇付明捷
  • 1篇黄东健

传媒

  • 2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被引量:27
2013年
糖尿病引起神经功能病变,发病率高达90%,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最高,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单纯肌内注射甲钴胺治疗与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比较并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傅明捷何明坤王艳苏咏明黄萍
关键词:甲钴胺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理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甲钴胺0.5 mg肌注,每天1次并予控制血糖、血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8天。疗程结束前后抽血化验生化指标并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观察组疗效和一些血粘度参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降低血FIB、D-Dimmer、HSCRP水平,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神经滋养血管的缺血和神经细胞营养障碍,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这可能是它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之一。
何明坤黄萍付明捷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参麦注射液血粘度
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周围神经功能测定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0%左右,周围神经功能测定改变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黄萍何明坤苏常春王衍慧王艳范伟
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估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例经踝肱指数和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16例]和对照组[注射用前列地尔(凯时注射液),17例],接受每日1次的静脉注射治疗,连续2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当天记录踝肱指数、评估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用药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测实验室安全性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踝肱指数分别为0.86±0.21和0.83±0.25;疼痛评分分别为2.86±1.53和2.92±1.58;麻木评分分别为4.81±1.45和4.68±1.36。治疗两周后两组的踝肱指数分别升至1.01±0.23和1.04±0.28;疼痛评分分别降至0.83±0.78和0.91±0.82;麻木评分分别降至1.88±1.71和1.75±1.59。治疗前后上述3个指标的组内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可显著提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患肢踝肱指数,缓解下肢缺血症状,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凯时注射液相似。
何明坤何筱莹黄知敏李延兵
关键词:前列地尔下肢缺血性疾病踝肱指数血栓素B2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比较,了解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踝肱比(ABI)和彩超检测入选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凯时注射液组)或研究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静脉用药2周,比较两组药物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并测定治疗后的ABI、第一足趾收缩压(TSBP)等。结果本研究证实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安全有效,治疗后ABI增加,疼痛及麻木症状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药物(凯时)相比,两组药物疗效相似(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药物。
何明坤黄萍傅明捷
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下肢缺血性疾病
靶向流量计控制枸橼酸钠抗凝体系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靶向流量计控制枸橼酸钠抗凝体系在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S)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M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枸橼酸钠抗凝组、肝素抗凝组,每组各20例;其中,枸橼酸钠抗凝组给予靶向流量计控制枸橼酸钠抗凝、肝素抗凝组给予肝素抗凝。观察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CRP以及出血事件等变化。采用APACHE II评分和MODS评分,以评估血液净化对病情的总体影响。结果枸橼酸钠抗凝组较肝素抗凝组的PT、APTT、INR以及出血事件显著降低(P<0.05);在外周血CRP表达方面,枸橼酸钠抗凝组与肝素抗凝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枸橼酸钠抗凝组较肝素抗凝组的APACHEⅡ及MODS评分降低(P<0.05)。结论靶向流量计控制枸橼酸钠抗凝体系能够改善MODS患者CRRT治疗过程凝血功能预后、降低出血事件。
黄玉宇麦莉华何明坤黄东健傅君舟林桂定秦媛怡王红武彭晓辉王衍慧李静
关键词:枸橼酸钠抗凝多器官功能障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探讨发生低血糖的老年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动态血糖谱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老年内分泌科的146例70岁以上T2DM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CGMS),分析其动态血糖谱特征;对比分析无低血糖组和低血糖组的临床特征及血糖波动特点。结果 28例(17.1%)发生低血糖。4次(10.5%)低血糖有自主症状,严重低血糖均无自主症状。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分别占总低血糖持续时间的45.3%和81.8%。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均最常发生在00:00~01:59。低血糖组FC-P水平低于无低血糖组[(0.50±0.23)vs(0.42±0.16)nmol/L,P〈0.05]。低血糖组血糖最高值、血糖水平的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高于无低血糖组。结论 70岁以上发生低血糖的T2DM患者常伴随较大的血糖波动,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
廖淑金黄萍傅明捷王艳何明坤苏咏明
关键词:低血糖老年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尿蛋白排泄率变化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尿蛋白排泄率(AER)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28例对照组应用高频B超测量IMT,测量尿AER值。结果2型糖尿病组IMT及AE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P〈0.05),糖尿病≥10年组IMT及AER升高也大于糖尿病〈10年组(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IMT与病程、AER关系密切,监测IMT、AER可预测2型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早期变化。
黄萍何明坤王衍慧王艳范伟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蛋白排泄率
老年人群的动态血糖谱特点及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正常糖耐量者的动态血糖谱特点及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102例70岁以上正常糖耐量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动态血糖谱特点,探讨正常参考值范围,对比日内存在血糖≥7.8mmol/L者与全天血糖<7.8 mmol/L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糖波动特点。结果血糖最高峰值集中在午餐后,最低谷值集中在夜间2:00~5:00。不同性别之间、70~84岁组与≥85岁组之间动态血糖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糖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上限为:24 h平均血糖值<7.65 mmol/L,血糖水平的标准差<1.61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6.78 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4.27 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62 mmol/L,血糖≤3.9 mmol/L及≥7.8 mmol/L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22%和<21%。与全天血糖<7.8 mmol/L者比较,日内存在血糖≥7.8 mmol/L者的血糖水平的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70岁以上正常糖耐量老年人群的整体血糖波动较大,血糖较高者的血糖波动比血糖正常者更大;该人群有独特的动态血糖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廖淑金黄萍傅明捷苏咏明王艳何爽何明坤
关键词:血糖老年动态血糖监测参考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