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敏

作品数:24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4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INSAR
  • 5篇形变
  • 4篇地表形变
  • 4篇滤波
  • 4篇差分干涉
  • 4篇差分干涉测量
  • 3篇地面沉降
  • 3篇形变监测
  • 3篇噪声
  • 3篇水利
  • 3篇孔径雷达
  • 3篇雷达
  • 3篇雷达干涉
  • 3篇雷达干涉测量
  • 3篇合成孔径
  • 3篇合成孔径雷达
  • 3篇PS-INS...
  • 3篇GPS
  • 3篇大气延迟
  • 2篇地理编码

机构

  • 24篇河海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矿...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省核工业...

作者

  • 24篇何敏
  • 16篇何秀凤
  • 5篇黄其欢
  • 5篇罗海滨
  • 2篇郭炳跃
  • 2篇陆燕燕
  • 2篇刘建东
  • 1篇方芳
  • 1篇李超
  • 1篇柯长青
  • 1篇李浩
  • 1篇操家顺
  • 1篇冯骞
  • 1篇李广洲
  • 1篇薛朝霞
  • 1篇刘志平
  • 1篇桑文刚
  • 1篇秦敏敏
  • 1篇吴园园
  • 1篇陈德良

传媒

  • 6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测绘工程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水电自动化与...
  • 1篇地质学刊
  • 1篇2008年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组合优选特征的极化SAR滨海湿地
2023年
滨海湿地的复杂性为准确获取湿地地物类别带来了挑战,不加区分地利用从湿地数据提取的特征参数会导致计算效率低、信息冗余的问题,以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选取特征子集是提升湿地分类精度的关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组合优选特征的分类方法,将顺序后向选择法和粒子群优化法分别与可分性指数结合筛选优化特征子集,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对湿地ALOS-2全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实验,比较2种搜索策略驱动下特征选择方法获取的优选特征的湿地分类精度。结果表明:组合优选特征方法适用于极化SAR数据滨海湿地分类,基于优选特征子集的湿地分类除提升运行速度外,提高了3%~6%的总体分类精度;相比顺序后向选择法,以粒子群优化算法为搜索算法筛选出的特征子集在湿地分类上具有更好的表现,其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5.20%,Kappa系数达到0.944 8。
王茂山何敏佀文娜蔡炜
关键词:极化SAR特征提取
GPS轨道插值方法被引量:8
2011年
国际GNSS组织(IGS)中心提供的GPS卫星精密星历的时间间隔为15 min,在GPS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要对GPS轨道进行插值。常规的GPS轨道插值方法有Lagrange插值、Neville插值和Chebyshev拟合。对上述3种插值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用于GPS轨道插值;然后利用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提供的GPS精密卫星星历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插值阶数为9阶时,插值精度最高,随着阶数进一步地增加,插值精度反而会下降。
李广洲朱磊何敏
关键词:GPS星历
利用时间序列干涉图叠加法监测江苏盐城地区地面沉降被引量:12
2011年
针对永久散射体技术和短基线集法所需SAR数据较多的问题,采用时间序列干涉图叠加法监测区域地表沉降,提出利用结构函数作为判断因子提取出受大气扰动较小的干涉图用于叠加分析,以确保大气延迟误差对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影响的最小化。利用13景ASAR数据,研究了江苏省盐城市在2003-12~2009-05期间的地面沉降趋势。
何敏何秀凤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时间序列地面沉降大气延迟
利用InSAR技术监测徐州市矿区地表变形被引量:7
2012年
徐州煤矿资源丰富,煤矿的开采和利用,在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却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面沉陷,区内大量的农田、建筑物、道路等受到影响和破坏。InSAR测量技术的差分干涉图用于监测厘米级甚至更微小的地面形变,具有全天候、大面积监测地面沉陷的优势。以徐州地面沉陷监测为例,介绍了InSAR测量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陷监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郭炳跃何敏刘建东
关键词:地面沉陷INSAR技术
利用InSAR技术监测湿地水位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介绍了InSAR技术湿地水位监测原理,分析了影响InSAR湿地监测结果精度的因素。以江苏盐城射阳县的湿地为实验区,研究了InSAR监测湿地水位变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nSAR技术能大范围监测湿地水位变化情况,且水位变化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利用InSAR技术监测湿地水位变化是可行的。
何敏顾利红何秀凤
关键词:INSAR湿地水位变化
基于DInSAR的徐州张双楼煤矿地表形变监测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徐州煤矿资源开采已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面沉陷,为了为矿区安全开采和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ALOS PAL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徐州张双楼煤矿区2011-01-16至2011-03-03期间的地表形变分布图。结果表明,张双楼煤矿在46d间隔里出现了3处沉降漏斗区域,漏斗中心最大沉降量达到420mm,并且沉降漏斗区域与矿区分布一致,说明DInSAR能够有效地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陆燕燕何敏何秀凤
关键词:DINSAR煤矿区地表形变
基于InSAR与GPS数据融合的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与GPS数据融合的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方法,其步骤为:1.布设GPS点;2.采集GPS信号和收集SAR图像;3.解算GPS点;4.抑制SAR图像斑点噪声;5.建立GPS与SAR数据之间的坐标转换...
何秀凤何敏罗海滨黄其欢
利用D-InSAR二轨法监测徐州大屯中心区地表形变被引量:14
2011年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技术(D-InSAR)是获取大范围地表形变的一种新方法。首先介绍了D-InSAR二轨法提取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徐州大屯中心区为实验区域,获取了徐州大屯中心区2007年到2009年地面沉降结果,并与水准测量获取的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到2009年大屯中心区平均沉降量为3mm,年平均最大沉降累积量达到33.5mm,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相一致,说明用D-InSAR二轨法获得的形变结果能很好地反应监测区域的沉降情况。
何敏陆晓燕何秀凤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地表形变
利用D-InSAR技术监测盐城地区地表形变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Envisat获取的盐城地区2004年1月—2009年5月的6景SAR数据,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处理,得到了2004年1月—2005年1月、2005年6月—2005年11月和2008年12月—2009年5月盐城市地表形变场。研究结果表明,盐城主城区在2004年1月到2005年1月之间整体沉降量相对较小,仅存在一个平均沉降量为-5 mm左右的沉降小漏斗,不存在较大的沉降漏斗;在2005年6月到2005年11月之间沉降中心有所转移,出现了两个新的区域性沉降区域,最大沉降量可达-39.4 mm;2008年12月到2009年5月之间,盐城主城区区域性沉降区域的范围有所减小,但出现了新的沉降漏斗,平均沉降量可达-12 mm。沉降量的加大与盐城市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关。
何敏何秀凤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地表形变
利用PS-InSAR技术监测南通市区地面沉降被引量:6
2011年
以南通市区2006年至2007年的SAR影像为数据源,利用PS-InSAR技术对南通市区进行地面沉降研究。结果显示,南通市区存在多个沉降漏斗,但沉降量不大,大部分区域的线性沉降速率不超过11mm/a。
郭炳跃何敏刘建东
关键词:遥感监测地面沉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