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京鸿
- 作品数:32 被引量:87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PECVD氮化硅薄膜工艺参数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根据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和封装材料特性,设计出硅太阳电池片减反射薄膜的最佳厚度和折射率,利用泰勒公式进行优化PECVD制备氮化硅薄膜的工艺参数。通过实验,找出适合中电48所工业生产用管式PECVD制备氮化硅薄膜的工艺参数。
- 张树明廖华何京鸿尹云坤胡俊涛罗群
- 关键词:工艺参数
- 利用劈尖干涉测量透明液体的折射率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提出一种用劈尖干涉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方法。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充满透明液体的劈尖将会产生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为等厚干涉,测量相邻两明条纹或者暗条纹的距离可表征透明液体的折射率。通过实验表明,用本方法测得一种饮用矿泉水的折射率和高纯度酒精的折射率与标准值相比误差较小。
- 张改琴陈香荷何京鸿
- 关键词:劈尖等厚干涉折射率
- 太阳能光伏充电厅系统设计
- 2015年
- 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充电厅系统,可同时为50辆电动车充电,该系统一天产生的总电量为686.4 k Wh,整个系统需功率250 W的光伏组件884套,蓄电池容量为1560 k Ah。该系统具有安装便利、维护简单的特点,可建于大小型广场、学校操场、停车场等空旷地方,某些情况下可替代停车场。
- 李雷何永泰赵恒利何京鸿
- 关键词:光伏组件太阳电池系统设计
-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2
- 2011年
- 为了较为准确的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文章对硅太阳电池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通过改进水电、火电和风电现有的发电量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和G(1,1)灰色理论模型),使得改进后模型更适合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预测。最后,对三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并网光伏发电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可行的方法。
- 李光明廖华李景天赵恒利黄波何京鸿
- 关键词:并网光伏系统随机性可行性
- EWT太阳电池技术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介绍了EWT太阳电池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国内外EWT太阳电池的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EWT太阳电池研究中的难点,提出了EWT太阳电池的发展方向,并对EWT太阳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赵恒利涂洁磊廖华李景天李光明何京鸿张树明
- 关键词:激光打孔
- 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工艺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介绍目前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工艺,通过实验给出各个工艺流程的工艺参数及可调节范围,说明各环节对太阳电池的贡献及注意问题。提出了通过优化各工艺流程来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效率的一些方法。
- 何京鸿赵恒利李雷
- 关键词:单晶硅太阳电池工艺参数
- 某职工宿舍屋顶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一宿舍屋顶光伏系统为例,探讨在有限面积上设计安装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使得建筑面积能最大化地被利用。设计过程包括了建筑照明和光伏发电系统两部分。此外,对照明负荷、最佳安装角度、前后排间距及方阵排、列数都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最后给出了能满足照明要求下的两种光伏系统运行方案及选择不同系统电压对设计的影响。
- 李光明刘祖明何京鸿赵恒利
- 关键词:优化设计建筑一体化
- 掺杂氧化锌(ZnO)薄膜的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 锌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压电和宽带隙等性能,在功能器件的研制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掺杂后的氧化锌薄膜制备的器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本文概述了氧化锌薄膜材料的结构和特性,对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掺杂氧化锌薄膜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
- 李光明何京鸿赵恒利
- 关键词:氧化锌薄膜
-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模式构想被引量:1
- 2014年
-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现状,分析和借鉴了国外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通过探讨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路线,认为未来建筑发展是从BIPV到BIPV/T到NET、绿色建筑的一种基本模式,该模式可为中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冯强李雷赵恒利何京鸿刘瑞民
- 关键词: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IPVNET绿色建筑
- EWT硅太阳电池背面PN区域界定的几种实现方法
- 隐蔽型发射极穿孔(EWT)硅太阳电池以其独特的器件结构、较低的成本及较高的电池效率而备受光伏市场的关注。实现EWT硅太阳电池的关键技术是背面PN区域的界定。本文概述了激光刻槽法、丝网印刷法、二次扩散法及化学镀敷法等目前国...
- 赵恒利涂洁磊姚丽李雷李光明何京鸿张树明
- 关键词:丝网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