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荣
- 作品数:45 被引量:3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危重地震伤员院前转运要点被引量:2
- 2014年
- 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三次严重的地震伤亡事件,每次大批量的地震伤员被分拣以后,短期内就需转运到当地医院进行救治。但常因危重伤员较多和当地医疗资源的匮乏,大量的危重伤员需要立刻从地震现场转运到后方医院治疗。由于其生理功能的紊乱及途中医疗条件的限制,会造成转途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虽然目前国际上有较多关于危重病人转运的研究和指南,但主要是针对一般危重病人的院际及院间转运。
- 姚园场李晓辉何亚荣曹钰
- 关键词:地震转运
- 包含血红蛋白水平的改良修正创伤评分(HB-RTS)在芦山地震群体伤患者急诊科伤情评估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包含血红蛋白水平的改良修正创伤评分(HB-RTS)用于急诊科评估群体伤员伤情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20芦山地震'73例躯干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58.9%...
- 吕炜亮胡海曹钰何亚荣
- 关键词:地震伤员血红蛋白
- 高原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培训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急危重症诊治相关培训的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急危重症诊治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对西藏地区医院医务人员(包括医师、护理人员及其他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培训的内容及需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培训的内容及需求。结果本研究共发放4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医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5.67±9.17)岁,男∶女比例为1∶1.5,医务人员所属三级、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的占比分别为23.3%、27.9%和48.8%。医务人员接受胸痛、心力衰竭、卒中、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代谢性疾病危象、脓毒症疾病培训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5(58.1%)、25(58.1%)、24(55.8%)、23(53.5%)、20(46.5%)、14(32.6%)和12(27.9%);认为需要加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代谢性疾病、卒中、消化道出血、胸痛和脓毒症诊治培训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8(88.4%)、36(83.7%)、35(81.4%)、34(79.1%)、34(79.1%)、33(76.7%)和29(67.4%);13人(30.2%)希望通过讲授获得知识和技能。参与调查的三级、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岗位类型、职称、科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接受胸痛相关诊治培训的比例低于二级医院(38.1%vs.91.7%),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接受心力衰竭相关诊治培训的比例低于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38.1%vs.75.0%vs.80.0%),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接受呼吸衰竭相关诊治培训的比例低于三级医院(28.6%vs.80.0%),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对脓毒症诊治培训的需求高于三级医院(85.7%vs.30.0%),其余的培训内容及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相关培训的内容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
- 何亚荣罗丹唐颂龄罗丹马雯姚鹏曾利辉余海放马雯
- 关键词:急危重症
- 脓毒症相关凝血-炎症评分的构建及其对脓毒症预后评估效能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基于脓毒症凝血、炎症指标创建脓毒症相关凝血-炎症评分(Sepsis-Related CoaguloInflammatory Score,SRCIS),并评估其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按脓毒症Sepsis 3.0标准纳入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脓毒症患者,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凝血、炎症标志物,基于凝血、炎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创建SRCIS,验证该SRCIS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纳入合格病例123例,其中28 d死亡17例,病死率为13.8%。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人口学特征和基础疾病等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比值比(odds ratio,OR)=1.01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7,1.189),P=0.017]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OR=1.100,95%CI(1.006,1.025),P=0.002]为影响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独立凝血-炎症危险因素。APTT和CRP预测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25 s和198.05 m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18和0.671。APTT<39.25 s时病死率为8.79%,APTT≥39.25 s时病死率达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198.05 mg/L时病死率为8.89%,CRP≥198.05 mg/L病死率为27.2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APTT和CRP,基于其各自的最佳截断值综合赋分,创建SRCIS评分。SRCIS评分预测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AUC为0.707,优于传统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AUC=0.681)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AUC=0.695)等脓毒症评估工具。当SRCIS评分为0、1、2时,对应的脓毒症28 d病死率分别为6.94%、16.22%和42.86%,有很高的区分度。结论 APTT和CRP分别为影响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独立凝血和炎症因素,相较传统的SOFA、qSOFA等工具,基于APTT和CRP创建的SRCIS能更好�
- 周亚雄李东泽姚蓉何亚荣姚鹏曹钰
-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炎症反应凝血功能评分系统
- 应用ROC曲线评价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TIMI危险评分在急诊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中鉴别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急性胸痛患者。按TIMI危险评分的7个变量进行计分,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或(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确诊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及Youden指数评价TIMI危险评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NSTE-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TIMI危险评分≥4分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NSTE-ACS有诊断价值。结论 TIMI危险评分增高的急性胸痛患者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NSTEACS有较好的诊断意义。
- 盛洁胡海何亚荣魏薇曹钰
- 关键词:胸痛TIMI危险评分ROC曲线
- 4种评分对成人重度热力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ISS、MBS、ABSI和BOBI4种评分方法对成人重度热力烧伤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i日~2014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成人重度热力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烧伤面积、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并计算ISS(InjurySeverityScore)、MBS(ModifiedBurnScore)、ABSI(AbbreviatedBurnSeverityIndex)以及BOBI(BelgianOutcomeinBurnInjury)的得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上述4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死亡风险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计算其约登指数,以寻找最佳截断值,筛选出对成人重度热力烧伤患者死亡风险预测价值最高的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例成人重度热力烧伤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4.78±15.71)岁。ABSI、MBS、BOBI及ISS4种评分方法的Auc分别为0.930、0.845、0.878和0.715,灵敏度分别为0.800、0.800、0.800和0.900,特异度分别为0.944、0.926、0.500和0.889以及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126、50和6分。4种评分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BSI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最高,可较准确地对成人重度热力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预测。
- 朱丹曹钰何亚荣王浩宇胡海
- 改良修正创伤评分对芦山地震躯干伤伤员伤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效能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包含血红蛋白水平的改良修正创伤评分(HB-RTS)对芦山地震躯干伤伤员伤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20芦山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伤员的HB-RTS、修正创伤评分(RTS),并记录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ISS>15分为重,ISS≤15分为轻)、是否急诊手术和是否入住ICU。进一步绘制HB-RTS和RTS评分分别在预估上述3种结果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指数。然后依此筛选出HB-RTS评分和RTS评分预估上述3种结果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正态离差值Z检验两种评分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 HBRTS和RTS在预测伤员是否需要急诊手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和0.526(P<0.05);是否入住ICU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和0.573(P<0.05);评估伤情严重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8和0.544(P>0.05)。结论包含血红蛋白水平的改良修正创伤评分(HB-RTS)预估躯干伤伤员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和入住ICU比RTS更有价值。
- 吕炜亮胡海曹钰何亚荣
- 关键词:创伤评分RTSROC曲线
- 预检分诊心电图筛查对胸痛患者急诊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胸痛是主观感觉胸部刺痛、锐痛、钝痛、闷痛或物品压迫而综合表现为压迫感和呼吸困难,常伴有紧张、焦虑、恐惧感,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1]。也是多种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这些疾病一定要在患者发病时及时确诊,及时治疗,时间延误便可引起并发症,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2]。有资料显示:胸痛类型、
- 张伟张芹何亚荣叶磊
- 关键词:急诊症状胸痛预检分诊心电图致命性疾病查对
- 蒙脱石联合甘露醇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早期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鼠一次性灌胃百草枯染毒后,蒙脱石联合甘露醇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百草枯组(P组),百草枯染毒1h后治疗组(PT1组)和4h后治疗组(PT2组)。P组、PT1组、PT2组给予一次性灌胃染毒百草枯50mg/kg,于染毒后1、4h分别给予PT1组、PT2组大鼠以7g/kg蒙脱石甘露醇溶液灌胃治疗,C组及P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灌胃前后对大鼠进行跑步机训练,比较各组大鼠灌胃前,灌胃后5、10、15d跑步机上掉落次数。于灌胃后第15天麻醉处死大鼠,收集肺组织,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P组、PT1组和PT2组大鼠灌胃染毒后一般状况差,较对照组大鼠进食量明显降低(P<0.01)。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灌胃前在跑步机上掉落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15d,P组大鼠跑步机上掉落次数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P<0.05)。各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总体差异显著(P<0.01),其中,染毒各组较对照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P组较PT1、PT2组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染毒各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呈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改变,其中P组纤维化最为严重。结论百草枯急性中毒早期应用蒙脱石甘露醇溶液可减轻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程度。
- 张云王琰何亚荣曹钰
- 关键词:甘露醇中毒百草枯蒙脱石
- 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死亡风险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线医院危重伤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伤员伤情数据库中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一线医院收治的危重伤患者,其中死亡31例,并纳入年龄与死亡患者相似的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744例,并记录是否开放伤,是否挤压掩埋,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胸廓挤压试验是否阳性以及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共lO项可能影响预后且能在早期获得的指标。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线医院危重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果:收缩压(<90 mm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分)以及出现腹部压痛是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线医院危重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论:地震中线医院若早期发现患者收缩压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12分以及出现腹部压痛,此类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建议密切监测积极治疗,或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转二线救治医院。
- 杜鑫淼胡海曹钰何谦唐时元龙虹宇何亚荣
- 关键词: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