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霞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生物降解
  • 2篇染料
  • 2篇染料脱色
  • 2篇脱色
  • 2篇降解
  • 2篇广谱
  • 2篇长江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岸
  • 1篇中国海岸带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年变化
  • 1篇年变化特征
  • 1篇综合管理
  • 1篇脱色特性
  • 1篇海岸
  • 1篇海岸带

机构

  • 5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于霞
  • 2篇李茂田
  • 2篇王文静
  • 2篇李孟冬
  • 2篇陈帅
  • 2篇林冉
  • 1篇陈中原
  • 1篇司美茹
  • 1篇王仁君
  • 1篇程和琴

传媒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贵州工业职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4
  • 2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40年来长江九江河段河道演变及其趋势预测被引量:22
2004年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技术定量模拟 4 0年来九江河段冲淤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196 3~ 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 ,淤积量为 6 .5 0 5hm3 ,平均淤积速率为 0 .6 5hm3 /a。 1972~ 2 0 0 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2 0 .72 0hm3 ,平均年冲刷率为 1.0 36hm3 /a。 196 3~ 2 0 0 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14 .977hm3 。 2 0 0 3年与 196 3年比较 ,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近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的中间区域 ;冲刷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两岸的近岸区域。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李茂田于霞陈中原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河床演变防洪
广谱染料脱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特性研究
2013年
从印染厂排出的废水中分离筛选出能以四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染料(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和活性艳蓝)为唯一碳源的茵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在震荡培养条件下对菌株的脱色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在温度因素下筛选出相对脱色能力最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剩余脱色反应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筛选出六种菌株并命名为A3、B1、B3、B5、B6、B7,第二次筛选的菌株为B1。当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及活性艳蓝KN—R的pH为8.5、7.5、8.5、8.5,温度为42℃、20℃、28℃、20℃,接种量为2%、8%、8%、3%,培养时间为8h、10h、5h、6h时,B1菌对染料的脱色率最强。
王文静于霞李孟冬林冉陈帅
关键词:染料生物降解脱色
略论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关键技术及其对策被引量:5
2001年
李茂田于霞程和琴
关键词:海岸带综合管理
长江大通站溶解硅25年变化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通过社会科学通用统计软件 (SPSS)对长江 195 9- 1984年溶解硅浓度、流量、降雨量、氮、磷等水文资料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并分别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 .较系统地阐明 :195 9- 1984年 ,长江溶解硅呈明显下降趋势 ,与逐年增加的降雨量、流量和氮、磷通量成鲜明对比 ,使我们对目前硅通量的变化趋势有较深刻的认识 .
于霞
关键词:长江河流
广谱染料脱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特性初探被引量:1
2012年
从印染厂排出的废水中分离筛选出能以4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染料(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和活性艳蓝)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在震荡培养条件下对菌株的脱色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在温度因素下筛选出相对脱色能力最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剩余脱色反应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筛选出6种菌株并命名为A3、B1、B3、B5、B6、B7,第二次筛选的菌株为B1,当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及活性艳蓝KN-R的pH为8.5、7.5、8.5、8.5,温度为42℃、20℃、28℃、20℃,接种量2%、8%、8%、3%,培养时间为8 h、10 h、5 h、6 h时B1菌对染料的脱色率最强.
林冉司美茹王文静于霞陈帅李孟冬王仁君
关键词:染料生物降解脱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