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薇

作品数:88 被引量:574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5篇动脉
  • 47篇成像
  • 43篇磁共振
  • 35篇磁共振成像
  • 25篇冠状
  • 24篇冠状动脉
  • 21篇血管
  • 17篇动脉粥样硬化
  • 16篇颈动脉
  • 16篇斑块
  • 13篇动脉狭窄
  • 12篇造影
  • 10篇血管造影
  • 9篇动脉成像
  • 9篇硬化斑块
  • 9篇颈动脉狭窄
  • 9篇冠状动脉成像
  • 8篇粥样硬化斑块
  • 7篇动脉疾病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8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市心肺血...
  • 3篇教育部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7篇于薇
  • 54篇张兆琪
  • 17篇范占明
  • 14篇晏子旭
  • 13篇吕飙
  • 12篇徐磊
  • 10篇贺毅
  • 10篇翁旭初
  • 8篇杨琳
  • 7篇董莉
  • 7篇王瑞
  • 6篇温兆赢
  • 5篇马力飞
  • 5篇马晓海
  • 5篇周璐
  • 5篇张楠
  • 5篇赵轶轲
  • 5篇姜红
  • 4篇王晓怡
  • 4篇谭向杰

传媒

  • 1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2篇心肺血管病杂...
  • 10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能量CT冠状动脉成像结合CT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4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脏双能量cT冠状动脉造影(DE—CTA)结合CT心肌灌注(DE-CTP)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1例临床可疑或已知冠心病的患者行心脏双能量CT和负荷一静息SPECT检查,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接受导管造影检查。重建冠状动脉DE-CTA和DE.CTP图像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缺损的评判,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建立DE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基线值,进而计算DE—CTA加DE.CTP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28例患者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1)DE-CTA显示112支冠状动脉,其中41支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47)、95%(62/65)、93%(38/41)、87%(62/71),准确性为89%(100/112);(2)DE—CTP显示46支狭窄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心肌灌注缺损,诊断狭窄≥50%冠状动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36/47)、85%(55/65)、78%(36/46)、83%(55/66),准确性为81%(9l/112);(4)DE.CTA加DE—CTP诊断52支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5/47)、89%(58/65)、86%(45/52)、97%(58/60),准确性为92%(103/112)。结论DE-CT一次扫描即能获得冠状动脉解剖学和血流灌注信息,可以对冠心病做出综合性诊断。DE—CTP能够为CTA提供有益的补充。
王瑞张兆琪郭淼黄晓勇于薇王永梅晏子旭毕涛于洋池立群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灌流
颅颈联合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与DSA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3D颅颈联合黑血管壁成像技术(3D T 1-SPACE)对颈动脉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怀疑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3D T 1-SPACE图像和DSA图像。对3D T 1-SPACE图像进行评分。分别在3D T 1-SPACE和DSA图像中评价病变程度。以DSA为金标准,评价颅颈联合黑血管壁成像技术诊断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一致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47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13例)均顺利完成颈内动脉颅内外段全程MR成像。图像质量评分为(3.29±0.94)分。以DSA结果为金标准,3D T 1-SPACE诊断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一致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3.6%、97.0%、85.7%、94.1%、92.3%、6.79和0.04。Kappa值为0.84。结论颅颈联合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闭塞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并且能清晰展示颈动脉急、慢性闭塞病变特征。
汪振佳于薇樊昭阳刘文卢迷郑铁晋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
高血压患者注意和工作记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该研究目的是应用fMRI进一步了解无临床脑卒中、无痴呆的高血压病人在进行注意和工作记忆任务时其fMRI的脑激活区的表现,了解高血压对注意力和记忆功能的影响,以及fMRI的脑皮层激活异常范围与病人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高...
于薇
关键词:高血压病功能磁共振功能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小脑在手指序列运动学习中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引量:5
2005年
小脑究竟参与随意运动的学习过程(motorlearning)还是操作过程(motorperformance)最近引起了新的争议.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了8名被试长时程学习前后小脑激活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相同运动频率条件下,学习后小脑激活体积明显减少.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学习序列在41d训练后成绩明显好于对照序列,但两种序列的激活位置和激活体积几乎相同.这些结果提示,小脑参与运动学习过程而不是运动操作本身,训练导致的小脑激活变化可能与学习有关而与运动操作性质的改变无关.
祝一虹狄海波袁艺任金舸于薇张兆琪高家红翁旭初陈宜张
关键词:小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运动学磁共振成像技术
留学生全英语医学影像学课程构建与实践
2011年
近年来,外国留学生医学教育人数显著增加。本文从医学影像课程建立,师资培养,教学梯队的建设,教学实践过程,教学评估和总结等几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为更好的完成留学生的医学影像英语教学提供一些经验。
于薇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影像英语教学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多层CT血管成像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价320层容积CT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脂坏死核心和出血/血栓形成部分的分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2月单侧颈动脉狭窄(50%~99%)并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共37例。分别于术前1周行320层容积CTA和高分辨力MRI检查,结合多对比MRI信号特点,按照美国心脏协会分型标准分为Ⅳ~Ⅴ型斑块(脂质斑块)组和Ⅵ型斑块(出血斑块)组;比较脂质斑块与出血斑块CT值差异。结果最终共纳入31例共217层扫描层面,脂质斑块88层、出血斑块129层。脂质斑块组脂质核和出血斑块组出血/血栓形成部分的平均CT值分别为(28.07±26.84)和(97.17±35.82)H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1,P=0.000)。结论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值可以帮助区分斑块内成分,识别出血斑块,有助于判断斑块之易损性。
张晓洁于薇毕涛晏子旭石凤茹孙立元张兆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造影术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比较高分辨MRI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100例,进行主动脉弓上血管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对狭窄侧颈动脉做高分辨颈动脉斑块MRI,判断颈动脉斑块类型。比较MRI对血管腔狭窄及斑块形态诊断与超声的差异。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比较,CEMR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为100%,明显高于超声的准确性74%。超声显示,硬斑和均匀低回声的脂质型斑块相当于MRI的AHA标准Ⅲ和Ⅶ期,较大低回声和不均质混合型斑块相当于Ⅳ~V期和Ⅵ期。结论 MRI对斑块分期更准确,可充分显示硬化斑块的形态结构,判断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有较高的准确性。
高天理于薇张茁王拥军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
三维单次扫描多组织对比序列和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诊断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以组织病理学为诊断金标准,评价3D单次扫描多组织对比序列(MATCH)与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MPRAGE)对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的诊断效能。方法2014至2015年搜集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50%且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30例,术前分别行MATCH、MPRAGE及3D时间飞跃法(TOF)序列扫描,扫描范围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覆盖全部斑块。所采集的影像数据用MRI-Plaque View半自动软件对易损斑块的IPH进行分析,采用Kappa检验分析MATCH与MPRAGE序列及两个序列与病理比较的一致性;与病理相比较,计算两个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对两个序列的ROI进行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对比比率(CR)的计算,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个序列的SNR、CNR、CR的统计学差异。结果30例患者最终602个影像层面及相对应的95层病理图结果进行分析,MATCH和MPRAGE序列对斑块内出血的检出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773,P〈0.05);以95层相对应层面病理作为金标准,MATCH和MPRAGE序列分别与病理进行一致性分析,同样得到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78和0.685,P〈0.05);MATCH序列对于IPH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3.2%(68/73)和90.9%(20/22);MPRAGE序列诊断IP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64/73)和90.9%(20/22);3D MATCH与3D MPRAGE的SNR、CNR、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PRAGE图像上SNR与CNR高于MATCH序列,而MATCH的CR高于MPRAGE。结论与MPRAGE序列相比较,MATCH序列对于斑块内出血具有同样的诊断效能。
杜艳妮杨利新王艳阳赵轶轲李德彪于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颈动脉狭窄
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MR)与颈动脉造影在颈动脉狭窄(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EMBASE(1974—2012)、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3期)、CBM(1978—2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2)等,全面收集增强MR与颈动脉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研究。按诊断精确性研究质量评估(QUADAS)条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应用Meta-disc 1.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项研究纳入本系统评价,QVADAS评分平均为64.7%,增强MR与颈动脉造影相比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95%CI 92%~96%)、92%(95%CI 90%~94%)、12.15(95%CI 7.64~19.32)、0.07(95%C1 0.05~0.10)、178.49(95%CI 108.23~294.37)和0.98。结论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作为临床上诊断颈动脉狭窄最有效可行的方法。
周璐于薇张兆琪刘一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心脏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价临床患者心肌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心肌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OMI患者的增强磁共振(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延迟强化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结果和心肌双核素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心肌存活情况。将13例OMI患者ceMRI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和SPECT心肌存活情况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ceMRI透壁率曲线下面积为0.953,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曲线下面积为0.935,ceMRI透壁率与金标准心肌双核素显像相比,透壁率在26%~50%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2.7%;透壁率在51%~75%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8.7%,与心肌双核素显像相比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增强MRI清晰显示心肌梗死的位置、范围和程度。ceMRI透壁率诊断存活心肌的准确性较高。
周璐张兆琪于薇
关键词:增强磁共振心脏疾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