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君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6例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研究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6 min步行试验距离、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9%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V、LVMI为[(141.13±8.83)mL、(91.86±6.85)g/m^(2)]低于对照组,LVEF、CI为[(60.67±4.36)%、(5.25±0.65)L/(min·m)]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571.73±48.62)m长于对照组(P<0.05);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醛固酮(ALD)、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明尼苏达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MLHFQ)评分为[(33.43±3.78)ng/L、(163.81±26.94)pg/mL、(417.68±36.79)pg/mL、(30.38±3.1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脏重构、心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安全性佳。
- 陈豫贤于淑君肜云鹏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酒石酸美托洛尔心脏重构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M伴心力衰竭患者2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测定2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1%,对照组为88.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S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ICM伴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改善心室重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 陈豫贤于淑君代聚平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心室重构
-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于淑君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房颤动
- 曲美他嗪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并观察早期使用曲美他嗪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曲关他嗪治疗ACS的机制。方法测定76例ACS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的血清高敏c一反应蛋白水平。并将76例ACS患者随时分成两个组;曲美他嗪组和常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加服曲美他嗪20mg,3;k/d,3周后对曲关他嗪组及常规组再次采血测定上述指标,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曲美他嗪组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RP浓度。
- 于淑君
-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lncRNA Gm4419靶向miR-204-5p调控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机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研究lncRNA Gm441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用10 mg/L LPS诱导心肌细胞H9C2细胞6 h,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Gm4419和miR-204-5p的表达。在H9C2细胞中转染GM4419干扰物(si-GM4419)和miR-204-5p模拟物(miR-204-5p)干扰lncRNA Gm4419和过表达miR-204-5p,检测两者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酶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的表达,检测LPS诱导后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ncRNA Gm4419与miR-204-5p的调控关系。结果 与con组相比,LPS可促进心肌细胞H9C2中lncRNA Gm4419表达(P<0.05),抑制miR-204-5p表达(P<0.05),提高H9C2细胞中Bax和酶切caspase-3蛋白及MDA的含量,减少Bcl-2蛋白及SOD、GSH-Px的含量,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干扰lncRNA Gm4419和过表达miR-204-5p均可减轻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lncRNA Gm4419靶向负调控miR-204-5p的表达;抑制miR-204-5p可逆转干扰lncRNA Gm4419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P<0.05)。结论 lncRNA Gm4419通过靶向miR-204-5p调控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的损伤和凋亡。
- 陈豫贤于淑君姜正明代聚平裴晓宁
- 关键词:心肌细胞H9C2脂多糖凋亡
- 曲美托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8例
- 2009年
- 目的观察曲美托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39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托嗪,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0周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0%,对照组为69.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曲美托嗪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 于淑君刘俊伟杨丽丽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 20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学特征及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2例I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IE患者病原学分布与耐药特点、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202例IE患者血培养阳性126例,血培养阳性率为62.38%,分离鉴定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9株、革兰阴性菌26株、真菌3株;草绿色链球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5.52%、37.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90 g/L)、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栓塞是IE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介入治疗是IE患者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E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种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严重贫血、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栓塞可增加IE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 陈豫贤于淑君姜正明代聚平裴晓宁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耐药性预后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及消除时间[分别为(2±1.0)min和(7.7±2.1)min]与对照组[分别为(4.0±1.4)min和(10.7±3.1)min]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在治疗后[(10.0±1.1)mPa/s与对照组治疗后[(11.0±0.9)mPa/s]相比,P〈0.01,治疗组血液黏度在治疗后[(1.7±0.8)mPa/s]与对照组治疗后[(1.7±0.8)mPa/s]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 于淑君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舒血宁注射液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逆转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尿剂和卡托普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均治疗8周,比较2组颈动脉IMT、血压、心率、空腹血糖及TG、TC、HDL-C和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颈动脉IMT、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脂各指标、血糖、心率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加具有逆转作用。
- 于淑君
-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一种心内科康复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带,它包括环胸绷带和绕肩绷带,所述环胸绷带和绕肩绷带上设置连接电源的药物加热袋,所述环胸绷带端部设置挂环和挂钩,所述绕肩绷带端部设置与所述环胸绷带相匹配的挂钩,所述药物加热袋内设置温度监测电...
- 于淑君陈豫贤裴晓宁代聚平苏蕊雅柏红旭张林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