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锋 作品数:21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培养基质对麦冬离体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麦冬离体培养条件,以麦冬无菌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不同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及BA、NAA对麦冬试管苗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BA的条件下,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以2.2∶1最合适,麦冬增殖系数为2.60;相同条件下,有BA培养基的麦冬增殖系数高于无BA培养基。不同氮素比例条件下麦冬生根情况也不同,在无NAA的条件下,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为1.7∶1时,生根情况最好;在有NAA的条件下,生根情况与无NAA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在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为2.0∶1时,出现不生根的情况。 万学锋 赖钟雄 陈菁瑛关键词:麦冬 离体培养 培养基质 短葶山麦冬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短葶山麦冬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松散型颗粒状,接种量为0.45 g达到最大增长量的时间短,四种碳源(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山梨醇)对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差别不是很大,其中蔗糖的增殖率最高,达到252%,从成本上考虑,在以后的培养过程适合添加蔗糖作为碳源。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的生长动态大致呈"S"形。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培养选择的时间为10 d。 万学锋 赖钟雄 陈菁瑛关键词:短葶山麦冬 悬浮细胞培养 增殖 不同产区麦冬、山麦冬r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定不同产区麦冬和山麦冬原植物的18S^26S r DNA-ITS区碱基序列,结果得到供试的7个不同产区麦冬和山麦冬植株样品rDNA的ITS及5.8SrDNA全序列、18S和26SrDNA部分序列,序列长度在696~711 bp。通过分析比较各ITS序列,表明不同产区麦冬和山麦冬rDNA-ITS区存在差异,可为其分子鉴别提供了依据。 黄玉吉 陈菁瑛 苏海兰 黄颖桢 万学锋关键词:麦冬 山麦冬 两面针新病害——锈病研究简报 被引量:1 2020年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入地金牛、上山虎、下山虎、双面针(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山椒(海南)等,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区[1],其干燥根为中药材两面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95年版开始收载,是我国传统中药和著名的民族药,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等功效[2,3],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用治汤火烫伤。 陈菁瑛 刘保财 赵云青 万学锋 张武君 张武君关键词:风湿痹痛 祛风通络 两面针 木质藤本植物 行气止痛 毒蛇咬伤 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白及果实的选择、(2)无菌播种、(3)种胚萌发培养、(4)芽分化培养、(5)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本发明提供的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在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光照强... 陈菁瑛 刘保财 万学锋 赵云青 张武君 黄颖桢文献传递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对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培养条件、植物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金线莲离体快繁、原球茎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以及移栽的影响。 万学锋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关键词:金线莲 移栽 文献传递 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白及果实的选择、(2)无菌播种、(3)种胚萌发培养、(4)芽分化培养、(5)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本发明提供的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在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光照强... 陈菁瑛 刘保财 万学锋 赵云青 张武君 黄颖桢不同移栽期对短葶山麦冬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给短葶山麦冬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定期采集短葶山麦冬样品,测定各器官生长量,采收时测定产量与多糖、水浸出物等含量,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的短葶山麦冬地上部生长发育规律相似,均呈"先升后降再缓升"的发育趋势,分蘖数则呈"先快后慢"的趋势。4月份移栽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均优于其他移栽期,此间移栽,植株生长迅速,有利于分蘖和块根形成,且增加了块根的发育时间。不同移栽期的产量差异显著,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量逐渐下降,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也随之下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知适宜的移栽时期为4月初至5月初。 陈菁瑛 苏海兰 黄颖桢 万学锋关键词:短葶山麦冬 移栽期 麦冬种质资源评价与短亭山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应用 陈菁瑛 黄颖桢 万学锋 苏海兰 陈雄鹰 吴德飞 史伯洪 赵云青 刘保财 张武君 属于中医中药领域。短葶山麦冬为福建省地道药材之一,种植生产存在种源、技术和标准三大瓶颈,研究和应用规范化种植技术,对正在实施的提高中药材质量、肥药双减、精准扶贫及保护生态等战略意义重大。围绕麦冬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挖掘利用...关键词:关键词:麦冬 地道药材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诱导与多糖积累动态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比较短葶山麦冬茎尖、叶片、块根和果实等不同外植体诱导发生愈伤组织的成功率及多糖积累动态状况。方法:比较2,4-D、蔗糖不同浓度及光照条件等对短葶山麦冬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继代保持的影响,并对愈伤组织多糖含量动态变化及愈伤组织、试管苗和非试管苗块根中多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结论:以茎尖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高;2,4-D浓度为1.5~2.0 mg/L时有利于短葶山麦冬茎尖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5%。添加0.5~1.0 mg/L 2,4-D、20 g/L蔗糖时,茎尖愈伤组织的增殖系数最大,且愈伤组织形态和生长势良好。光照条件不影响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茎尖愈伤组织中的多糖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过60d后,愈伤组织中多糖含量趋于稳定;培养40~60 d后多糖含量较高,此时愈伤组织生长达到最高速率。短葶山麦冬试管苗产生的块根中多糖含量高于非试管苗块根,愈伤组织多糖含量最低,但其生产多糖的速度较其他2种方式快。 万学锋 黄颖桢 赖钟雄 陈菁瑛关键词:短葶山麦冬 愈伤组织 多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