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洪恩

作品数:24 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油茶
  • 4篇经济林
  • 3篇育苗
  • 3篇容器育苗
  • 3篇无性系
  • 3篇离子注入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优良无性系
  • 2篇油茶优良无性...
  • 2篇诱变
  • 2篇诱变育种
  • 2篇育种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生理生化
  • 2篇生理生化特性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效应
  • 2篇炭疽

机构

  • 19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江西省林业厅

作者

  • 24篇龚洪恩
  • 9篇钟秋平
  • 6篇王开良
  • 6篇姚小华
  • 5篇吕芳德
  • 5篇赵学民
  • 4篇朱小毛
  • 4篇万细瑞
  • 3篇陈传松
  • 3篇巫流民
  • 3篇邓宗付
  • 2篇龙伟
  • 2篇余江帆
  • 2篇叶思诚
  • 2篇晏巢
  • 2篇庄明浩
  • 2篇和红晓
  • 2篇王森
  • 2篇章尧想
  • 2篇司芳芳

传媒

  • 8篇经济林研究
  • 2篇湖北林业科技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修剪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为给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技术支撑,研究了不同修剪时间、修剪强度对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穗条数量、长度和抗病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修剪强度、修剪时间对抽梢数量和长度有显著影响,中、轻度修剪能促进树枝抽梢数的增加和穗条延长,重强度修剪能抑制树枝抽梢数和穗条的生长;采穗圃最好的修剪强度是轻度修剪,最佳的修剪时间是夏冬2次联合修剪;修剪能有效防治新梢病害的发生。
钟秋平余江帆王森万细瑞龚洪恩
关键词:油茶
不同基肥处理对油茶优良无性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为给油茶林的集约高效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国家级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27号和长林53号为试材,进行了2年生油茶嫁接苗新造林施基肥和后期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肥处理对油茶无性系生长量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经综合分析得出,对油茶无性系生长状况和产量促进作用较好的的施肥方式为:以菜枯0.5 kg/株,或磷肥0.25 kg/株和氯化钾0.1 kg/株,或菜枯0.25 kg/株和氯化钾0.1 kg/株作为基肥,然后逐年分别追肥复合肥0.1 kg/株、鸡粪0.5 kg/株、复合肥0.3 kg/株,其中以菜枯0.5 kg/株为基肥的处理为最佳施肥方式。
巫流民赵学民夏莘庄明浩龚洪恩邓宗付陈传松郭捷友钟秋平
关键词:油茶基肥生长量
LED光质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为探明光质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2年生‘长林4号’油茶扦插苗为试材,研究LED不同光质处理下油茶苗可溶性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LED不同光质对油茶苗中可溶性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相对于对照(白光)差异较为显著,且各光质处理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IAA含量最高;红光处理下油茶苗可溶性糖和MDA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IAA和GA含量最低;R1(红/蓝=1/9)处理下油茶苗POD活性最高;R3(红/蓝=3/7)处理下油茶苗GA含量最高;R5(红/蓝=5/5)处理下油茶苗SOD活性最低;R7(红/蓝=7/3)处理下油茶苗SOD和CAT活性最高,MDA含量较低,ABA含量最低;R9(红/蓝=9/1)处理下油茶苗ABA含量最高;所有处理下油茶苗P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而ZR含量均低于对照.【结论】研究结果将为油茶育苗光质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龚洪恩吴鹏飞姚小华龙伟王开良
关键词:光质可溶性物质内源激素抗氧化酶
油茶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的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以农林废弃物稻壳、锯木屑、树皮等为主要原料,经混料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对油茶嫁接成活率、抽梢长、生根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苗木成活率、抽梢长和生根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基质对油茶嫁接苗木的成活率、抽梢长和生根量的影响规律不同;不同基质及交互作用对苗木的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树皮>稻壳>木屑>树皮和木屑的交互作用>稻壳和树皮的交互作用>稻壳和木屑的交互作用;最佳配方范围:稻壳20%~26%,树皮28%~44%,木屑36%~52%。
钟秋平蔡子良王森万细瑞朱小毛赵学民龚洪恩
关键词:油茶容器育苗轻型基质
油茶轻基质容器苗木缓控专用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了解缓控肥对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情况,以研发促进容器苗生长的缓控专用肥,以优良无性系长林4#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如下7个缓控肥配方——(1)14:14:14+TE+B.3~6M、(2)15:25:20+TE+B.3~6M、(3)18:18:10+TE+B.4~6M、(4)20:8:10+TE+B.3~6M、(5)20:10:15+TE+B.4~6M、(6)17:11:12+TE+B_3~6M、(7)25:5:6+TE+B.3~6M,每个供试肥料配方处理下又各设置了0.2、0.3、0.4、0.5g/株4个施肥量处理,就不同缓控肥配方及其不同施用量处理对1年生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供试肥料配方均能促进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及苗木叶片数量的增加,其中配方(3)的效果最优,配方(2)和配方(7)的效果均较优;各配方的最佳施肥量为0.4~0.5g/株,即基质量为2.5~3.0kg/m^3。
袁婷婷钟秋平丁少净晏巢赵学民袁雅琪陈献志朱小毛龚洪恩张训华
关键词:油茶轻基质容器苗苗木质量
油茶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RT-PCR技术从油茶中分离出一个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该基因的c DNA全长1 416 bp,编码471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分子量为52.74 k D,理论等电点(PI)为6.95。同源比对显示其与其他植物的CS蛋白序列高度同源,将该基因命名为Co CS(Gen Bank登录号:KU161147)。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油茶Co CS与杜鹃和葡萄的CS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受到低磷胁迫后根系Co CS基因的表达受到低磷诱导,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油茶品种不同组织(根、茎、叶)中的Co CS基因在不用磷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
叶思诚姚小华王开良林萍龚洪恩卓仁英
关键词:油茶柠檬酸合成酶低磷基因克隆
油茶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以农林废弃物稻壳、锯木屑、树皮等为主要原料,研究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锯木屑、黄心土有利于油茶苗木根系生长。锯木屑作主配料,黄心土作辅配料;谷壳对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不利,应控制其比例。基质最佳配方是锯木屑∶树皮为1∶1,或为锯木屑∶黄心土为2∶1。管理措施是:对基质进行堆沤预处理,嫁接愈合后尽量提前栽植,及时盖膜保温,高架托盘进行空气修根,适时施肥。
章尧想钟秋平万细瑞朱小毛龚洪恩司芳芳
关键词:油茶轻型基质容器育苗油料树种
油茶叶绿素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为寻求油茶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的方法,以长林4号油茶叶片为试材,研究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茶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效果差异显著,提取效果最好的是丙酮∶乙醇=2∶1的混合液,其次是丙酮∶乙醇=1∶1的混合液,然后是丙酮∶乙醇∶水=4.5∶4.5∶1的混合液,80%丙酮和95%乙醇提取效果相对较差。丙酮∶乙醇2∶1混合液法比较适合油茶叶绿素的提取。
程贵文龚洪恩颜送宝陈传松罗嘉东袁小平吴建国
关键词:油茶叶绿素
干旱胁迫对油茶的影响
2016年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具有较强的耐旱性。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对油茶生长发育、生产、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的抗旱应对措施,包括抗旱育种、抗旱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茉莉酸甲酯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应用,以期为油茶育种、育苗和生产栽培提供帮助。
龚洪恩彭小明程贵文罗嘉东钟秋平袁婷婷袁雅琪晏巢黄辉杨弘
关键词:油茶干旱胁迫
油茶-鼠茅草复合系统细根空间分布及地下竞争被引量:19
2018年
采用田间分层挖掘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法,研究油茶-鼠茅草复合系统中油茶与鼠茅草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空间分布,并用Levins提出的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了油茶与鼠茅草种间的地下竞争指数。结果表明:油茶和鼠茅草细根(≤1 mm)的平均生物量分别是0.52和0.38 mg·cm-3,油茶细根生物量是鼠茅草的1.37倍;在水平方向上,油茶细根生物量整体趋势随着距树干距离增加而下降,而油茶细根的根长密度与比根长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升高;鼠茅草的细根生物量整体趋势随着距树干距离增加先升高后下降,根长密度及比根长都分布比较均匀;不同水平距离鼠茅草的根长密度均大于油茶,除距树干90 cm外,油茶细根生物量与竞争指数均大于鼠茅草;在垂直方向上,油茶细根生物量是随着土层加深先升高再下降,根长密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比根长分布均匀;鼠茅草的细根生物量及根长密度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而比根长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上升;除0~10 cm土层外,油茶细根生物量与竞争指数均大于鼠茅草。在油茶-鼠茅草复合系统中,油茶根系遭遇鼠茅草根系的竞争,作为生存策略,为了避开这种竞争,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壤中的资源,其根系产生了各种可塑性反应。
丁怡飞曹永庆姚小华吴鹏飞龚洪恩傅松玲张平安
关键词:油茶细根种间竞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