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报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体味新闻报道“建设性”被引量:4
- 2002年
- 一、对新闻报道建设性的基本认识
"建设性"是信息时代新闻价值的新取向,新闻价值的大小越来越决定于新闻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决定于新闻报道是否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围绕着转动的那些问题"(作家孙犁语)有所触动.
- 黄勇
- 关键词:新闻报道舆论导向社会作用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认真领会“三气”
- 2021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不仅高屋建瓴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100年来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全国人民指明了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就青年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勉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黄勇
- 关键词:以史为鉴艰苦奋斗光辉历程
- 青年期刊的政治站位和学术追求笔谈
- 2022年
- 主持人周晓燕(原《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主编,《广东青年研究》主编):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强调“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回信字字珠玑、情真意切,是继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后,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背后是对学术中国建设与理论创新发展的高瞻远瞩。恰逢《广东青年研究》创刊两周年之际,我们邀请学术界、期刊界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再次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深刻内涵,就青年学术期刊在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未来的学术期刊之林中发挥更大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广东省团校书记谭杰认为:通过交流,深切感受到与会专家对青年研究学术阵地发展的期望之情,对青年一代成长的关爱之义,对《广东青年研究》发展把脉切入之准,将努力吸取大家的真知灼见。
- 周晓燕张耀铭仲伟民王建平王建平陆士桢黄志坚陆士桢周建新邓希泉曾燕波朱剑曾燕波刘学东何云峰风笑天苏颂兴风笑天马中红黄勇马中红张龙吴鲁平赵联飞柴宝勇吴鲁平李芬金伟琼
- 关键词:期刊界学术人才社会科学界青年一代
- “清澈和纯粹”,是青年志愿者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 2022年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长期有机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做些服务的我,首先是倍感自豪。总书记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共青团在党和国家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贡献时所提到的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品牌,“青年志愿者”工作荣列其中,载入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光荣史册。
- 黄勇
- 关键词:中国共青团共青团工作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志愿者青年运动史
- 体味新闻报道“建设性”被引量:2
- 2002年
- “建设性”的精髓在于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着眼于“解决问题”,不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高手”,还要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家”。加强报道建设性是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特别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建设性”的多维思辨——新闻报道建设性含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并成为各家媒体进行报道优化与改革追求的目标。
- 黄勇
-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转型期新闻价值记者
- 凸显定位 突出特色——《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特色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如何通过每年全国乃至举世关注的两会契机,在代表委员海量的提案议案、建议意见信息中,发现和筛选出关注青年利益的有分量、有价值的声音,并努力形成话题引导和聚焦,在会议报道中凸现报纸独特定位,并进而突出青年类报刊大型会议报道与众不同的特色,是《中国青年报》近两年一直努力解决的命题。在今年两会上,《中国青年报》做了有益尝试。
- 黄勇
-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两会代表委员青年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