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文宁

作品数:236 被引量:88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9篇凝血
  • 58篇细胞
  • 45篇血小板
  • 44篇蛋白
  • 37篇血管
  • 37篇血栓
  • 35篇纤维蛋白
  • 28篇血浆
  • 22篇活性
  • 22篇病患
  • 21篇心病
  • 20篇冠心病
  • 18篇血管内凝血
  • 16篇凝血因子
  • 16篇急性
  • 14篇弥散
  • 14篇弥散性
  • 13篇蛋白原
  • 13篇纤维蛋白原
  • 13篇弥散性血管内...

机构

  • 161篇华中科技大学
  • 38篇同济医科大学...
  • 27篇同济医科大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湖北省妇幼保...
  • 3篇埃默里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美国Emor...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36篇魏文宁
  • 102篇宋善俊
  • 63篇胡豫
  • 35篇王爱莲
  • 34篇杨锐
  • 33篇杨焰
  • 32篇刘仲萍
  • 29篇沈迪
  • 25篇洪梅
  • 21篇郭涛
  • 18篇夏凌辉
  • 18篇方峻
  • 17篇杨锐
  • 15篇王华芳
  • 15篇杨锐
  • 15篇胡俊斌
  • 15篇王爱莲
  • 13篇杨焰
  • 12篇邹萍
  • 10篇张小平

传媒

  • 39篇血栓与止血学
  • 35篇临床血液学杂...
  • 14篇同济医科大学...
  • 13篇中华血液学杂...
  • 10篇微循环学杂志
  • 10篇中国实验血液...
  • 7篇中华内科杂志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上海医学检验...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华中医学杂志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武汉医学杂志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29篇2007
  • 11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 17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 6篇2000
  • 9篇1999
  • 18篇1998
  • 17篇1997
  • 16篇1996
  • 10篇1995
  • 9篇1994
  • 6篇1993
  • 1篇1992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式细胞术诊断血小板无力症
1999年
黄瑞滨胡豫陈智超魏文宁宋善俊
关键词:血小板无力症流式细胞术
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2005年
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近10余年来发展很快,其内容与方法颇多.并且大多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主要分为内皮细胞受损标志物、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抗凝和纤溶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对血栓性与出血性疾病,特别是临床各类疾病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前DIC(Pre-DIC)状态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魏文宁吴健民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活化分子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增强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组织因子(TF)表达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动脉VSMCs,将不同浓度的Hcy和/或NF-κB抑制剂PDTC与VSMCs孵育不同时间,用RT-PCR方法检测TF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NF-κB水平,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TF蛋白水平和iNOS水平。结果:10μmol/LHcy作用4h,TF表达开始升高,500μmol/L达峰值,Hcy能显著诱导VSMCs表达TF mRNA;对照组VSMCs细胞膜表面有低水平的TF蛋白表达,10μmol/LHcy作用4h即可诱导VSMCs表达TF蛋白,500μmol/L达高峰,Hcy能显著诱导VSMCs表达TF;500μmol/LHcy作用1h,细胞核NF-κB水平明显升高,Hcy可诱导VSMCsNF-κB活化;NF-κB抑制剂PDTC可明显抑制Hcy对TF mRNA和细胞TF表达的诱导作用;单独Hcy作用不能诱导VSMCs表达iNOS。结论:Hcy能显著诱导VSMCs表达TF,增强VSMCs的NF-κB活化,从而介导TF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通过NF-κB介导VSMCs表达TF可能是Hcy导致AS、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
洪梅黄瑞滨姚军霞魏文宁胡豫宋善俊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血管平滑肌细胞凝血致活酶
单克隆抗体对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体外抑制作用
1997年
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GPⅡb-Ⅲa)CDw41单克隆抗体体外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方法,间接判断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的密度。共测定51例,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5例,正常对照16例。结果表明,三组患者富血小板血浆加入抗CDw41单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血小板聚集百分抑制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本实验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杨林花魏文宁沈迪王爱莲张玉金乔振华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血小板聚集高血压冠心病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观察血小板活化及其形态改变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观察血小板活化及其形态改变的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通过LSCM观察与特异性荧光(FITC/PE)抗体结合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荧光强度的变化,判断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的产生,同时观察正常人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形态的差异。结果加入诱导剂后血小板活化,镜下观察特异性抗体标记的血小板荧光强度呈规律性变化。在一定浓度时诱导剂胶原的加入可引起血小板GPⅡb/Ⅲa表达量的变化,且随着胶原浓度的增加,GPⅡb/Ⅲa表达量也有增加的趋势。并观察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有伪足伸出,末端附近有释放的微颗粒环绕,与正常人血小板形态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LSCM可观察到诱导剂致血小板活化引起GPⅡb/Ⅲa表达量的变化以及血小板微颗粒的释放,同时可认为血小板形态改变的观察在血栓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判断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嵘魏文宁
关键词:血小板微颗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创伤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2002年
杨锐魏文宁杨焰
关键词:创伤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病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表达增高及其意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1
2005年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情况和BDNF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初步探讨BDNF在MM的发生与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MM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BDNF和VEGF的浓度 ;采用MTT法观察BDNF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作用 ;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等体外血管新生模型观察BDNF对HUVEC迁移和形成血管通道的影响 ;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和小鼠matrigelplug方法观察BDNF对体内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患者血浆BDNF浓度为 (4.2 2± 0 .6 4 )ng ml,与健康体检者 (2 .0 3± 0 .38)n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0 ) ;患者血浆VEGF浓度为 (79.35± 13.2 5 ) pg ml,与健康体检者 (34.4 1± 1.78)p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6 )。BDNF与VEGF水平间存在着相关性 (r =0 .4 30 ,P =0 .0 2 5 )。BDNF对HUVEC的增殖没有显著作用 ,但可明显促进HUVEC的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 ;同时可促进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和matrigelplug中血管新生。结论 :MM患者血浆BDNF和VEGF显著增高 ,BDNF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效应 ,在MM的血管新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胡豫孙春艳王雅丹魏文宁吴涛何文娟赵湜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EGF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
组织因子在血栓及非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和靶向干预
胡豫洪梅王华芳方峻魏文宁宋善俊郭涛郑金娥孙春艳朱晓莹李军孙望强夏菱辉杨锐杨梅
该项目围绕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血栓性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从现象到本质、从基础到临床、从蛋白水平到分子机制、从表达水平的调控到基因靶向干预,对TF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TF...
关键词:
关键词:靶向干预血栓性疾病基因表达
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活性(AT:A)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在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上检测30例正常人及46例患者抗凝血酶活性,同时检测其他 DIC 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IC 组 AT 活性为66.26±19.29%,较正常组 115.30±20.43%显著降低(P<0.001),并且 DIC 组阳性率为93.48%,其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几项 DIC 相关指标。结论 AT:A 是诊断 DIC 的一项敏感指标,相对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同时对 DIC 治疗的监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熊丽丽魏文宁
关键词:抗凝血酶活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三种分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血管内皮细胞由于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成为体外研究血管病理生理的良好载体。虽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易于获得和培养,已被广泛用于血管内皮的研究,但其来源于静脉,对于很多发生在动脉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的研究并不可行,所以分离和培养动脉内皮细胞非常重要。
张迎红胡豫梅恒王华芳郭涛魏文宁
关键词:主动脉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病理生理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