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心胸外科用穿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胸外科用穿刺装置,包括壳体、滑动柱、齿轮、针管和夹板,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滑动柱和针筒进行移动时,将转钮从限位槽内部拉出,转动转钮带动齿轮转动,推动滑动柱垂直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转钮插入限位槽内...
- 魏周斌陈圆圆
- 单孔与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对比单孔与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行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和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用于气胸患者的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 魏周斌张俣阿布都萨拉木·阿尤甫冯奇赵亮
- 关键词:单孔气胸
-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 2010年
- 姜华魏周斌曹卫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价值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标记物检测肺癌相关抗原相关标记物
-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5
- 2020年
-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预后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手术切缘转移率为0.00%(0/35),死亡率为11.43%(4/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复发率、胸腔内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肿瘤相关性死亡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为8.24个月(95%CI:9.34~6.27),中位生存期为15.29个月(95%CI:12.14~21.78);观察组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26个月(95%CI:9.37~14.35),中位生存期为18.13个月(95%CI:15.24~22.36),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
- 魏周斌赵亮张俣马越阿布都萨拉木·阿尤甫
- 关键词: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非小细胞肺癌
- 冠心病合并室壁瘤的手术治疗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完善冠心病合并室壁瘤的手术治疗。方法:25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病人采用低温室颤左室引流、不阻断升主动脉的方法保护心肌,分别行单纯室壁瘤心外折迭术,三明治缝合术,心腔内成形术,所有病人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23例手术成功,5例术后心功能不全,3例心律失常。结论:手术的成功和方法同患者的低温室颤左室引流和不阻断升主动脉的技术行室壁瘤切除手术有益于术后恢复,左室重建成形、冠状动脉。
- 魏周斌姜华
- 关键词:室壁瘤室壁瘤切除术左室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