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5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某地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3—202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西城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调查,调查对象每年监测次数需满4次,检测仪器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要求,调查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类别,医院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13—2022年西城区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19481人次,年集体有效剂量为3.06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66 mSv/年。不同职业类别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有显著性差异,介入放射学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医疗机构中男性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1,P<0.05)。介入放射学人员剂量为0.198 mSv/年,核医学人员剂量为0.191 mSv/年,与医疗机构中其他职业类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0.75,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相比较,三级医疗机构高于二级和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7.54,P<0.05)。提示,2013—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应加强三级医疗机构中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苏琦 姚盛英 高志军 姜雯雯 王子涵 马永忠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 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医用X射线机质量控制检测与放射防护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医用X射线诊断是医疗卫生行业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之一,而X射线诊断引起的医疗照射也已经成为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放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医疗照射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医用X射线机放射防护现状及机器性能情况,于2011—2012年对北京市西城区45个工作场所,68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价。 高志军 白立新关键词:医用X射线机 医用诊断X射线机 医用X射线诊断 医疗机构在职女职工自测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22家医疗机构女性职员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2家不同级别医院在职女职工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的评定和比较,并对医院级别、年龄、收入、职称、婚姻状况、职业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机构在职女职工的自测健康在年龄、收入、职称、婚姻状况和学历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职业、医疗机构级别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测健康是健康测量的重要方法,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可用于对医疗机构在职女职工的健康评价和健康检测。 白立新 梁政 高志军 郭洁关键词:自测健康 评定量表 北京市西城区美容美发行业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美容、美发行业室内空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西城区新开业美容、美发店应用沉降法检测空气细菌数,并建立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记录管理。结果:共检测64家新开业美容、美发店空气细菌总数1 2 5件样品,合格率为88% ,美容、美发兼营的单位合格率较低,依靠自然通风的单位合格率最高,美发室采的样品合格率低于美容室的合格率。结论:卫生部门应加强美容、美发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加强卫生知识培训,采用湿式清扫,可有效减轻其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程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李若岚 原国平 黄晓峰 高志军 刘英 赵国庆关键词: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美容美发行业 卫生监督管理 空气细菌总数 卫生知识培训 美发店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现状分析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估西城区重点职业病的职业健康风险,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劳动保障部门分别收集与重点职业病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职业病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等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2016年西城区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72家,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均为严重。辖区中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共2 003人,其中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695人,占应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的34.70%。重点职业病专项检查中,苯作业人员专项检查异常率为1.36%(2/147),噪声作业工人专项检查异常率为76.44%(279/365);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中不符合国家限值标准的全部为噪声岗位,超标率9.88%(8/81)。辖区共报告职业病6例。[结论]西城区重点职业病监测点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噪声仍然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仍然以尘肺病为主。建议进一步加强安监部门、健康检查机构和卫生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充分利用北京市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形成动态监测体系。 王晨 梁政 高志军 郭洁关键词:尘肺病 噪声 苯 铅 布鲁氏菌 北京市西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及应用频率现状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放射诊疗医疗资源分布及应用现状,为合理规划全区放射诊疗设备的配置和放射防护决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络填报和现场核查的方法,调查西城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和分布及设备应用频率,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结果西城区77家从事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占31.17%,二级医院占18.18%,一级和未评级医疗机构占50.65%。2485名放射工作人员中,男女性别比为1.32∶1;本科、本科以下及本科以上人员分别占32.68%、27.93%和39.39%;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与其他人员分别为38.59%、37.75%和23.66%。590台放射诊疗设备中,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设备、介入放射学设备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而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疗机构主要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2022—2023年X射线影像诊断的人口应用频率为2970人次/千人口(n=1100千人口),介入放射学与核医学诊疗的人口应用频率均为66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的人口应用频率为37人次/千人口。结论放射诊疗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西城区放射诊疗资源较多、分布不均匀,应注重放射诊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及配置。 姚盛英 苏琦 田梅丽 高志军 马永忠关键词:放射诊疗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27家游泳池水质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了解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游泳池水质卫生,保护游泳者的健康。[方法]2006年对北京市西城区27家游泳馆游泳池水进行检测,采集游泳池水样81份,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不同指标合格情况的分析。[结果]游泳池水不合格的项目有pH值、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其合格率分别是98.77%、55.56%、88.89%、95.06%,和96.30%。仅有1份水样pH值超过标准,但69.14%的水样pH值大于7.6,偏碱性。尿素合格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不合格水样均来自宾馆饭店附属游泳馆,细菌总数最高为多不可计,大肠菌群超标严重达到230 MPN/L。[结论]针对不同项目超标情况进行改进,加强对游泳池水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障水质卫生状况。建议对pH值制订更安全的正常值范围,以满足人民健康需要。 张晓雪 黄晓峰 高志军 赵国庆关键词:水质 DR设备质量控制和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了解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质量控制和机房防护现状。依据2017-2021年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30家医院65台DR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按有关国家标准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65台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84.62%。三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口和国产DR设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其他地区DR设备质量及机房防护检测合格率较高。 苏琦 白斌 姚盛英 高志军关键词:数字X射线摄影 性能检测 高仟伏摄影附加滤过对受检者皮肤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测量高仟伏摄影在不同滤过条件下对受检者皮肤剂量的影响。方法用HF50-E型高频摄影机在不同厚度附加滤过的情况下,分别测试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和影像接收器接受剂量。结果附加0.5 mm Al+0.1~0.3 mm Cu滤过,管电压可相应提高8~17 kV,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与无滤过时比较相应降低4.5%~39.2%,受检者吸收剂量亦随之降低7.1%~40.9%。结论在保证胸片影像质量的前提下,附加滤过可以增加管电压的输出值,提高X线线质,增加不同厚度的附加滤过,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和吸收剂量也随之降低,机房内散射水平亦相应减少。 高志军 王新明 白立新关键词:高仟伏 北京市西城区企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4类企业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4类行业23家企业中的436名员工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内容知晓情况、享受职业卫生服务情况、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参差不齐,除"粉尘是职业病有害因素"和"危害因素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相关知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时间"、"知道《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内容"以及"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低知晓率。4类行业享受职业卫生服务除"参加上岗前培训"、"参加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各类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单位培训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最高,占71.79%。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想了解"常见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的表现及防治知识"的最多,占调查者的82.80%。结论 4类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不同,应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有侧重的培训,监管部门应在日常监管时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落实职业卫生服务内容作为监管的重点内容,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白立新 高志军 梁政 郭洁关键词:职业病 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