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跃峰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教学中,采用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实习的医学生12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64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在MDT模式下给予PBL教学,对比两组考试成绩、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79.82±3.42)分、病例讨论成绩(81.46±6.52)分、实操成绩(86.14±2.7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统计的各个维度教学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统计的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维度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可提升胸外科教学质量及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后期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 马跃峰孔冉冉程传涛冯婕邢鑫孙良璋
- 关键词: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
-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MPE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23例。研究组予洛铂胸腔热灌注;对照组予胸穿排液后胸膜腔注入A群链球菌、洛铂。比较2组给药后药代动力学特点、近期疗效及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KPS)。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血浆总铂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435.2、395.2μg·L^-1,用药后30min平均胸水总铂质量浓度分别为8103.14、7308.90μg·L^-1,胸水总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和血浆总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比分别为8.32:1、6.48:1。研究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2.6%(19/23)、43.5%(10/23),KPS总好转率分别为78.3%(18/23)、47.8%(11/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8、P=0.006,χ^2=4.572、P=0.031);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5%、4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7,P=0.369),经对症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可安全、有效地控制MPE,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 马跃峰邢鑫杨晓平刘甜孔冉冉孙良璋李建忠姜建涛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洛铂A群链球菌
- 一类瓶刷型聚(β-氨基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瓶刷型聚(β‑氨基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以侧链带有双键的线性聚(β‑氨基酯)为主链,以末端为氨基的聚(β‑氨基酯)为侧链,再通过“接枝到”策略,将聚(β‑氨基酯)侧链连接到聚(...
- 李建忠田运泽马跃峰赵锋姜建涛周德重
- 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预后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从SEER Research数据库(17 Regs,2022nov sub)中选择2010—2015年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使用sample函数按照7∶3比例随机抽取训练集与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具有显著相关性的临床特征,并纳入列线图模型构建中。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等方法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列线图预测模型与传统TNM分期系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3945例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其中男3475例、女470例,中位年龄65(57~72)岁。训练队列2761例,验证队列1184例。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预测OS的列线图的C-index分别为0.705和0.713。C-index和校准图均提示,在预测患者1、3、5年OS率方面,列线图预测与实际生存率之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列线图模型的1、3、5年OS率预测效能均高于TNM分期系统。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其预测效能高于传统TNM分期系统。
- 徐正水刘丹丹姜建涛孔冉冉李建忠马跃峰马震川陈佳朱敏霞李少民
- 关键词:食管腺癌预后
- OGT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O-GIc NAc转移酶(O-Gic NAc transferase,OGT)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OGT蛋白的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相结合。比较OGT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OGT表达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66个肿瘤标本中,51例(77.27%)阳性表达,15例(22.73%)阴性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中OGT阳性表达率为21.21%(14/66)。OGT的表达还与TNM分期、病理分化相关(P<0.001),与年龄、性别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OGT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食管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3.7%和6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OGT可能被用作预测食管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 马震川马跃峰孔冉冉孙良璋乔哲李少民
- 关键词:食管癌OGT预后
- 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糖尿病患者uPA异常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9年
-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85%,虽然我国肺癌切除率已提高至70%~97%,但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7.2%~40.6%,其原因与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病情已进展至晚期有关[1]。与健康人群相比,NSCLC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而最新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失控所致糖代谢紊乱,可引发大量代谢产物堆积,进而加剧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形成恶性循环[2]。
- 孔冉冉马跃峰马震川孙良章张丹杰李少民姜建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RNAi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中OGT的表达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RNAi表达载体对食管癌细胞Eca-109中OGT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针对OGT基因的干扰载体,用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a-109,RT-PCR分析干扰载体对OGT基因的抑制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干扰后OG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GT基因在食管癌细胞Eca-109中高表达,三个干扰序列中瞬时转染干扰载体RNAi-OGTB-Eca109的干扰效率最高,可达80%。稳转干扰OGT蛋白水平抑制率65.2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O-GlcNAc水平下降(RL2反映)率37.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RNAi表达载体可以有效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中OGT基因的表达。
- 乔哲党诚学周斌张潍李少民姜建涛张晋马跃峰马震川
- 关键词:RNA干扰食管癌
- 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RIxp)对肺切除手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作用
- 2019年
- 目的:研究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RIxp)对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8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通过常规呼吸功能检查和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RIxp)检查预测术后呼吸功能,术后1月复查常规呼吸功能。将术后实测呼吸功能值和预测呼吸功能值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间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VRIxp预测值和术后实测值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L)、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的P值分别为0.79、0.27、0.59、0.68(P>0.05)。VRI预测值和术后实测值Pearson检验结果:FEV1%、FEV1L、DLCO%、DLCO ml/min/mmHg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60、0.889、0.668、0.663,P值均小于0.000 1。VRI预测值和术后实测值的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FEV1%、FEV1L、DLCO%、DLCO差值的平均值和一致性界限分别为2.06%(0.37%~3.75%),-0.01 L(-0.03~0.04),-0.87%(-1.74%~0.01%)和-0.07 ml/min/mmHg(-0.43 ml/min/mmHg^0.28 ml/min/mmHg)。结论:VRIxp预测肺切除手术后呼吸功能结果与手术后实测呼吸功能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作为预测肺切除手术后呼吸功能的手段。
- 马跃峰刘甜邢鑫杨晓平孔冉冉孙良璋马震川赵峰李宇姜建涛
- 关键词:肺部手术
- PBL教学法在原发性肺癌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带教中应用PBL 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62 例胸外科见习生随机分成观察组(31 例)与对照组(31 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PBL 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两组见习生临床带教效果。结果见习结束后观察组见习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例分析及病历书写各考核成绩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见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总满意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0.64%的总满意率(P < 0.05)。结论在见习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带教中,采用PBL 教学法可显著提高见习生的考核成绩,并提高见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总满意率。
- 孔冉冉马跃峰马震川孙良章李少民姜建涛
- 关键词:PBL教学法原发性肺癌临床带教
- 低剂量螺旋CT联合7种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对早期肺癌的筛查价值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联合7种肺癌自身抗体[p53、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SOX区域Y相关HMG蛋白家族成员2(SOX2)、G抗原7(GAGE7)、RNA解旋酶自身抗体4-5(GBU4-5)、黑色素瘤抗原A1(MAGEA1)、肿瘤相关基因(CAGE)]检测对早期肺癌的筛查价值。方法对108例患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并联合7种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低剂量螺旋CT均未发现肺部病灶的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其余70例患者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30)和肺癌组(n=40)。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7种肺癌自身抗体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分析7种肺癌自身抗体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7种肺癌自身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患者上述7种肺癌自身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且肺癌组患者7种肺癌自身抗体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种肺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最高,为80.0%,诊断良性病变的灵敏度次之,为46.7%,但单一抗体的检测灵敏度较低。7种肺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共检出48例阳性,其中肺癌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6.7%。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早期肺癌17例,7种肺癌自身抗体检测诊断早期肺癌14例,阳性检出率为82.4%。结论低剂量螺旋CT联合7种肺癌自身抗体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肺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有重要价值。
- 孙良璋李建忠张丹杰马跃峰李少民张晋
-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