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棣
- 作品数:32 被引量:167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海捷亚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血流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测定的方法评价海捷亚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血流的影响。方法 II期高血压病 3 0例 ,口服海捷亚 1片 /日 ,共 4周。服药前及服药后第二、第四周末测定肾血流。结果 用药四周后血压均显著下降 ,肾内血流由低速高阻型变为高速低阻型。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s)、舒张期末最低血流速度 (Vd)、血流峰值加速时间 (AT)、阻力指数 (RI)和脉冲指数 (PI)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 (P <0 .0 1,P <0 .0 5 )。血压降低与肾血流参数之间呈明显直线相关。结论 海捷亚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肾血流。
- 马棣谢苗荣杨成奎龚海马于俊民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肾血流海捷亚
-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硬度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新技术定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硬度的价值。方法 11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常规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74处,将其分为软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钙化斑块;观察不同类型斑块的剪切波弹性图像特点并计算斑块的杨氏模量值。结果二维超声发现软斑块59处,混合性斑块72处,钙化斑块43处。剪切波超声弹性图像中,软斑块显示为蓝色,钙化斑块显示为红色,混合性斑块图像红蓝相间,颜色混杂。钙化斑块组的平均、最小、最大弹性模量值分别为(84.42±9.67)k Pa、(74.03±8.36)k Pa和(102.51±11.32)k Pa,混合性斑块组分别为(48.27±8.61)k Pa、(34.79±9.82)k Pa和(67.04±8.91)k Pa,软斑块组分别为(28.73±6.54)k Pa、(12.13±5.71)k Pa和(34.39±9.25)k Pa,钙化斑块组的平均、最小和最大杨氏模量均高于混合性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混合性斑块组高于软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结论不同类型斑块的弹性图像表现及杨氏模量值不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颈动脉斑块硬度。
- 王艳红钱林学胡向东马棣梁思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杨氏模量
- 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查特点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110例老年人分为正常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双侧下肢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中膜厚度(IMT),IMT>1.2 mm或闭塞者为有病变。结果正常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病变率分别是28.6%、42.4%和81.4%,差异有显著性。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总的病变率分别是48.2%、47.7%、50.0%、60.0%和48.2%。其中糖尿病组胫前动脉的病变率达到94.4%。糖尿病组有42支胫前动脉闭塞(58.3%)。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评价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
- 马棣钱林学
- 关键词:老年人下肢动脉超声
- 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方法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动态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超声教学法、网络超声教学法及以授课为主的学习(LBL)与PBL结合超声教学法等被大量应用到超声诊断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归纳起来,在超声教学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注重了互动式教学、强调了实践教学和推广了新技术的利用。
- 马棣钱林学张庆
- 关键词:临床教学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
- 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76例肾脏占位病变Sono Vue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恶性肿瘤62例,良性肿瘤14例。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剂的充盈和消退呈多样性,以同步增强和快增强多见,造影剂的快速消退和缓慢消退之间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典型的表现是整个病灶弥漫增强,轮廓边界清晰,呈"亮球"征(95.2%),并多有假包膜(87.1%)。肾错构瘤表现为无假包膜的不均匀增强,而肾囊肿始终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
- 马棣张晓丽谭小蕖赵京车克香朱春立尔秀江钱林学
- 关键词:肾肿瘤占位病变超声造影
- 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物微钙化探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物微钙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科行常规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乳腺肿物,并经乳腺钼靶X线摄像和肿物病理结果同时证实肿物中存在微钙化的患者48例,共计48个肿物,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探查乳腺肿物微钙化方面的差别。结果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出微钙化肿物40例,常规超声检出微钙化肿物33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萤火虫"成像更有利于分辨微钙化灶的形态分布,排除部分常规超声显示的可疑钙化。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物微钙化检出中具有较大优势,是乳腺超声检查的较好选择。
- 冯彦红钱林学胡向东龚海马马棣张庆贵玉
- 关键词:乳腺肿瘤微钙化
- 介入性超声在骨关节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和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或其他器械经皮或内腔进入人体病灶或管道等处完成各种插管、穿刺活检、造影、抽吸、药物注射、微波固化、多弹头射频消融等的一种新型学科,是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分支。介入性超声还包括术中超声、经腔内超声、超声造影等。介入性超声由于具有动态、精确、安全、经济、损伤小等明显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马棣钱林学
- 关键词:骨关节疾病超声介入
- Abernethy一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与分析
- 文中病例属于Abernethy Ⅱ型,在该患者的数次超声检查中仅一次发现门脉主干异常,之前的多次检查中仅仅探查第一肝门处主要血管的血流方向,没有测量频谱及仔细观察局部解剖关系,误将扩张的肝动脉作为门静脉。通过本例患者的回...
- 胡向东钱林学马棣
-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畸形临床症状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
-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超声与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结果声像图显示病变累及动脉管壁弥漫性、环状增厚,呈低或等回声,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超声、DSA检测病变累及血管数分别为48支、52支。分别以阴性、阳性为判断点和以重度狭窄为判断点,超声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7%、92.8%、88.4%与75.0%、98.9%、93.4%,超声与DSA检测病变血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准确性88.9%(24/27)高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及无名动脉76.0%(19/25)。结论超声可以无创、有效、直观地诊断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对于病变狭窄程度的诊断应结合血管造影。
- 胡向东钱林学何文邬冬芳马棣张庆
- 关键词:超声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超声造影对判断膀胱癌浸润程度的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方法对膀胱癌分期的价值。方法将53例膀胱癌的超声造影分期和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超声造影分期的特点和符合率。结果超声造影提示T1期24例,T2和T3期26例,T4期3例;病理分期T1期22例,T2期和T3期28例,T4期3例。超声造影与病理相比,诊断T1、T2和T3及T4的符合率分别是90.31%、92.14%及100%,总符合率为92.24%。结论超声造影作为无创性诊断膀胱癌浸润程度及分期的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
- 马棣张晓丽谭小蕖钱林学
- 关键词:膀胱癌超声造影影像病理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