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岩
- 作品数:22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肠外营养促进短肠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3
- 2000年
- 顾岩谢建新吴肇汉
- 关键词:肠外营养短肠综合征凋亡
- 人重组生长激素与肠外营养被引量:2
- 1996年
- 作为基因工程的一项重要产物,人重组生长激素具有多种功能,能显著提高肠外营养的效率。本文综述其在肠外营养条件下,对机体代谢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药代动力学。
- 顾岩
- 关键词:人重组生长激素肠外营养
- 萎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小肠粘膜萎缩发生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免疫组化和 RT-PCR的方法 ,对正常小肠粘膜上皮和萎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萎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小肠 ( P<0 .0 5) ;C- MYC在萎缩小肠绒毛顶部异常高表达 ;BAX和 BCL- 2呈弥散分布 ,BCL- 2在萎缩小肠粘膜上皮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小肠 ( P<0 .0 5) ,BAX的表达虽无显著性差异 ,但 BCL- 2与 BAX的比值明显降低。萎缩小肠粘膜上皮 bcl- 2的 m RNA表达较正常小肠明显降低 ,而 c-myc的 m RNA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小肠粘膜萎缩的发生与其细胞凋亡发生率增高有关 ,而细胞凋亡的增多与 bcl-2和 c-
- 谢建新顾岩赵淑民罗宝国陈丽琏吴肇汉左焕琛
- 关键词:小肠粘膜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上皮细胞
- 肠外营养加生长激素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评估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PN)加重组生长激素(rhGH),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蛋白质合成及改善负氮平衡的作用。方法随机入组45例,PN+rhGH组15例,PN作为对照组30例。热量提供1463kJ/(kg·d),氮量03g/(kg·d)。rhGH12U/d,皮下注射5~12天。结果治疗14天后,血GH及胰岛素水平在PN+rhGH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血糖在PN+rhGH组虽较对照组升高,但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两组均明显降低,组间比无差异。而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负氮平衡改善PN+rhG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机使用日,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组间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N+rhGH支持治疗可改善危重病人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靳大勇许剑民吴海福顾岩
- 关键词:肠外营养重组生长激素危重症
- GH和附加Gln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对短肠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STD组 ,n=1 0 )、附加谷氨酰胺 (Gln组 ,n =1 0 )、附加生长激素 (GH组 ,n =1 0 )及附加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全肠外营养 (GG组 ,n =1 0 ) ,持续 6d。取 8只正常大鼠模拟手术后第 1天处死 ,作为基础对照组 (Control组 ,n =8)。应用图像分析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比观察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倍体分布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单独应用生长激素或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含量、S期细胞数及PCNA的表达 ,但两者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单独使用的效果 (P <0 .0 1 )。结论 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能够明显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
- 谢建新顾岩赵淑民罗宝国吴肇汉左焕琛
- 关键词:谷氨酰胺细胞分裂增殖肠外营养
- 术后脂肪乳剂短期输注与脂代谢变化关系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前瞻性地研究术后短期应用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PN)与含10%及20%脂肪乳剂的PN对行中等以上普外科手术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18)、10%Intralipid组(n=19)及20%Intralipid组(n=19),于术后接受5天PN支持。结果:术后10%组血总胆固醇(Tch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明显高于20%组及对照组,增加的胆固醇以游离胆固醇(Fcho)为主;异常脂蛋白(LPX)及磷脂也均高于20%组及对照组。本实验结果提示:脂肪乳剂中磷脂/甘油三酯(PL/TG)比值过高所产生的过剩磷脂是导致术后短期PN血Tcho蓄积的主要原因,其中LPX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与10%Intralipid相比,20%Intralipid对机体脂代谢影响较小,更适合于临床使用。
- 顾岩吴肇汉郑云红
- 关键词:脂肪乳剂术后脂代谢肠外营养
- 添加生长激素肠外营养对短肠大鼠代谢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单纯肠外营养 (PN)与添加生长激素 (GH)的PN对短肠大鼠的代谢作用。方法 建立PN短肠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普通肠外营养组 (STD组 )及添加GH的肠外营养组 (rhGH组 )。测各组大鼠每日体重及氮平衡 ,计算其累积氮平衡。实验结束后测各组织器官重量变化 ,并测大鼠总体水、脂肪及蛋白含量。结果 PN结束后rhGH组大鼠体重、每日氮平衡及累积氮平衡均显著高于STD组 ,P <0 .0 1。各器官重量分析显示rhGH组大鼠腓肠肌重量显著高于STD组 ,P <0 .0 5 ,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机体组成分析表明rhGH组大鼠总体蛋白及所占机体百分比较STD组显著升高 ,而总体脂肪则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PN时辅助添加rhGH具有显著的促代谢合成作用 ,蛋白合成增加是rhGH作用的显著特点。
- 顾岩吴肇汉靳大勇
- 关键词:生长激素肠外营养代谢效应
- 重组生长激素与谷氨酰胺协同促进短肠大鼠小肠的代偿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添加生长激素 (rhGH)及谷氨酰胺 (Gln)的肠外营养 (PN)对短肠大鼠残存小肠代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 2× 2析因实验方案 ,将SD大鼠随机分成STD、Gln、rhGH及rhGH +Gln组 ,建立PN短肠动物模型。PN 6d后行小肠黏膜形态学检查 ,并行细胞增殖核心抗原 (PCNA)测定、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染色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mRNA的Northernblot测定。结果 rhGH+Gln组残余小肠黏膜形态学上呈显著代偿表现。析因分析表明 ,rhGH与Gln间存在协同作用 (P <0 .0 1)。其PCNA表达显著高于rhGH、Gln与STD组 ,分别为 2 4.95± 3 .93、19.2 8± 3 .2 5、17.2 7± 3 .38与8.37± 2 .2 3(P <0 .0 1) ;凋亡指数显著降低 ,分别为 5 .6 8± 2 .0 7、8.0 6± 2 .33、10 .0 0± 2 .2 4及 2 2 .32±3.84(P <0 .0 1) ;小肠IGF 1mRNA表达在rhGH +Gln组显著高于rhGH、Gln及STD组 ,分别为 0 .73±0 .0 5、0 .6 2± 0 .0 4、0 .5 1± 0 .0 4及 0 .41± 0 .2 2 (P <0 .0 5 )。结论 rhGH与Gln通过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与抑制其凋亡 ,协同促进短肠大鼠残存小肠代偿 ,小肠IGF
- 顾岩谢建新吴肇汉左焕琛
- 关键词:生长激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肠外营养被引量:2
- 2000年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是一种对机体生长和代谢具有广泛作用的分泌蛋白 ,与机体的营养调节密切相关。本文综述其对机体代谢的作用、作用机制 。
- 顾岩
- 关键词:肠外营养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辅助治疗作用
- 添加rhGH与Gln的肠外营养对短肠大鼠代谢效应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添加人重组生长激素 (rhGH)及谷氨酰胺 (Gln)的肠外营养 (PN)对短肠大鼠机体合成代谢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SD大鼠按 2× 2析因设计方案随机分成STD、Gln、rhGH及GG 4组 ,建立PN短肠大鼠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及氮平衡变化 ,测定PN后大鼠各组织器官重量及机体总体水、脂肪及蛋白含量变化 ,测定血GH及IGF 1浓度。 结果 rhGH组及GG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 ,氮平衡改善 ;腓肠肌重量增加 ;机体总体蛋白明显升高 ,体脂下降 ;血GH及IGF 1显著升高 ,P值均 <0 .0 5 ;单位长度小肠重量在Gln与rhGH组显著增加 ,GG组增加最为明显 ,P <0 .0 5。 结论 rhGH具有显著的促机体合成代谢作用 ,Gln作用不明显 ,但二者对残余小肠代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IGF 1在rhGH的促合成代谢机制中起重要介导作用。
- 顾岩吴肇汉靳大勇
- 关键词:肠外营养人重组生长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