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莹莹

作品数:18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食品科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病害
  • 6篇采后
  • 5篇采后病害
  • 4篇樱桃
  • 4篇樱桃番茄
  • 4篇热空气
  • 4篇热空气处理
  • 4篇番茄
  • 3篇黄酮
  • 2篇抑菌
  • 2篇真菌
  • 2篇真菌病害
  • 2篇图像
  • 2篇谱图
  • 2篇总黄酮
  • 2篇微生物生长
  • 2篇抗病
  • 2篇抗氧化
  • 2篇光谱图像
  • 2篇果蔬

机构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宁波大学
  • 2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韦莹莹
  • 9篇屠康
  • 7篇邵兴锋
  • 6篇许凤
  • 5篇王鸿飞
  • 3篇潘磊庆
  • 2篇毛淑波
  • 2篇郭玉宝
  • 2篇张伟
  • 2篇孙晔
  • 2篇刘威
  • 2篇雷云
  • 2篇胡鹏程
  • 1篇尹晓婷
  • 1篇张引成
  • 1篇高峰
  • 1篇李和生
  • 1篇吴林蔚
  • 1篇肖红梅
  • 1篇朱娜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选择12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只,试验组饲喂含转基因双抗杂交稻的日粮,对照组饲喂含非转基因水稻的日粮,研究转基因双抗水稻(含有Bar基因和Bt-Cry1Ac基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屠宰试验表明:2组肉仔鸡增加的体质量、耗料量和料重比等生产指标,以及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等屠宰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微生物培养试验表明:2组肉仔鸡回肠和盲肠中的需氧菌、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PCR-DGGE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饲喂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回肠和盲肠微生物种群数量未产生明显影响,不同肉仔鸡个体差异较大,组内和组间相似性都不高,未出现特别异常现象。表明,饲喂含转基因水稻日粮在试验期内未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群落产生不良的影响。
赵康宁孙锴刘晶高峰韦莹莹肖红梅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肉仔鸡肠道菌群
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2年
采用生防菌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过去20年内,国内外研究者在生防菌的筛选、作用机制、提高生防效果的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几种商业化生防产品。尽管如此,未来仍需要筛选效力高的生防菌,深入研究其生防机制以及生防菌、病原菌、寄主之间的互作模式,使生物防治成为能真正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提高生防效果的研究方向。
韦莹莹毛淑波屠康
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生防菌
苦菜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被引量:24
2019年
为开发和利用苦菜中的黄酮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苦菜总黄酮,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菜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佳提取条件下苦菜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菜总黄酮超声泼辅助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9%、浸提温度69℃、浸提时间162 min、料液比1∶62(m/v),此条件下苦菜黄酮得率为3. 73%±0. 03%。最优提取条件下,苦菜总黄酮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05 9、0. 153、0. 024 8mg·mL-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苦菜黄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单科开王鸿飞许凤罗洁韩爱茹李艳霞邵兴锋韦莹莹
关键词:苦菜总黄酮抗氧化
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对腐败真菌生长预测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高光谱建立水果中腐败真菌生长曲线的方法,属于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和监测的无损技术。通过高光谱成像仪,分别获取真菌不同生长阶段的高光谱图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真菌图像及光谱之间的差别,提取相应的图像和光谱...
潘磊庆孙晔屠康顾欣哲胡鹏程韦莹莹张伟
文献传递
基于粘度及气味评价稻米陈化劣变的程度被引量:7
2013年
为探寻大米陈化劣变程度的评价指标,为大米食用品质的评估提供方法,研究以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和电子鼻为测量手段,表征大米陈化过程中品质随陈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8个月内,成糊温度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在2~8个月内,回生值显著升高,并伴随着峰值粘度和衰减值的明显降低。此外,电子鼻对大米在0—6个月内发生的气味变化可以清楚地予以区分。由RVA获得的成糊温度、回生值、衰减值和峰值粘度四个参数以及电子鼻可以用于区分非极端陈化程度的大米,这对于监测和控制大米及其制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郭玉宝韦莹莹屠康
关键词:粘度大米电子鼻
茶树精油电辅助加热熏蒸处理对草莓品质和相关酶类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减少精油用量、节约成本,对茶树精油采用电辅助加热的熏蒸处理方法,分析该方法对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品质和代谢相关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0.001%的茶树精油熏蒸处理可以减缓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和硬度的下降,维持果实表面的亮度和红度,减缓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上升,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的活性,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β-1,3-葡聚糖酶几乎无影响。可见,电辅助加热茶树精油熏蒸处理可以在节约精油用量的同时,较好地保持草莓的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魏彦珍邵兴锋韦莹莹许凤王鸿飞
关键词:熏蒸草莓
茶树精油对果蔬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及其应用研究
为了控制果蔬采后主要病原真菌、减少采后损失,研究茶树精油(TTO)对3种主要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Rhizopus stolonifer、Penicillium expansum)的体外抑制效果和抑...
邵兴锋许凤韦莹莹
关键词:抑菌防腐保鲜
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对常温贮藏(20℃,4d)后的"丰香"草莓腐烂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CFU/mL的拮抗酵母菌悬液喷施能有效地减少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和自然病害导致的腐烂,且采前喷施次数越多,抑制腐烂的效果越好。采前喷施三次拮抗酵母,贮藏结束后果实的腐烂指数比对照组减少了68.31%。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能减少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延缓硬度和VC含量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颜色没有显著影响。酵母计数实验结果显示拮抗酵母能定殖在喷施处理组果实的表皮上。
毛淑波朱娜韦莹莹曹泽斌雷云吴林蔚屠康
关键词:草莓采后病害
费菜不同组织总黄酮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采用费菜不同组织(嫩叶、老叶、茎、花)中总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抑菌作用的研究。对Fe^(3+)还原活性、清除DPPH·、·OH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并采用两倍稀释法探讨费菜不同组织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费菜不同组织总黄酮的Fe^(3+)还原活性、DPPH·清除率、·OH清除率均显著高于L-抗坏血酸。其中,Fe^(3+)还原活性可达到810μmol TE/mL以上;对DPPH·以及·OH清除率的IC_(50)值最低分别为0. 8μg/mL(茎)和14μg/mL(花)。费菜各组织总黄酮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于大肠杆菌,茎和嫩叶中的总黄酮的抑制效果明显比老叶和花强;而四个组织总黄酮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当,其中老叶总黄酮的抑制效果略好。该试验结果为费菜不同组织总黄酮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罗洁王鸿飞许凤单科开李艳霞韩爱茹邵兴锋韦莹莹
关键词:费菜黄酮抗氧化抑菌活性
米粉陈化中各宏量组分对糊化特性变化的贡献被引量:2
2016年
为揭示稻米在储藏中的陈化机理,进而改善米及制品的品质,研究了米粉陈化中各组分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以米粉为原料,糊化特性参数为指标,排除米中宏量组分自身基质效应的影响,分离出各组分单纯的陈化效应,通过组分陈化贡献率比较了各组分对糊化特性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米粉陈化后清蛋白对糊化特性的影响与陈化前刚好相反,对糊化特性变化的贡献率最大,达到83%,其次影响较大的是淀粉和脂肪,而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陈化,球蛋白的影响很小。可见,各组分对陈化的影响差异很大,且不是所有组分都对陈化有促进作用。研究清蛋白在陈化中的变化将是揭示米粉陈化机理的重要途径,对于控制米及制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郭玉宝韦莹莹屠康
关键词:米粉黏度清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