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鸿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燃烧
  • 5篇煤粉
  • 3篇煤粉燃烧
  • 3篇孔隙
  • 3篇孔隙结构
  • 3篇
  • 2篇燃烧过程
  • 2篇挥发分
  • 2篇反应性
  • 1篇动力学
  • 1篇燃烧动力学
  • 1篇燃烧机
  • 1篇燃烧机理
  • 1篇燃烧器
  • 1篇热分解
  • 1篇热解
  • 1篇热解过程
  • 1篇无形
  • 1篇煤粉燃烧过程
  • 1篇煤焦

机构

  • 7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孙学信
  • 9篇陈鸿
  • 4篇张小可
  • 4篇韩才元
  • 2篇曾羽健
  • 1篇崔和平
  • 1篇陈彩霞
  • 1篇丘纪华
  • 1篇肖教芳
  • 1篇郑楚光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河北电力技术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煤粉热分解产物组分析出模型被引量:1
1990年
一、引言 自1970年Badzioch提出最简单的一级(步)反应模型以来,热分解模型已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已深入到对通用的组分化学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但过去的工作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模型参数与实验条件有很大关系,而快速热解实验中参数又往往不容易测量,这就为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使得模型的运用价值不大。在文献[1、2]中,作者对热分解反应机理、挥发产物总产量及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这些实验研究及其他的资料表明:
陈鸿陈建原孙学信吕焕尧
关键词:煤粉热分解
粉煤热解过程的温度相关模型被引量:4
1994年
探讨了煤种、粒径、加热终温等几个主要因素对沉降炉中煤粉快速热解过程和差热天平中的慢速热解过程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慢速热解及快速热解中挥发分组分及其总体的析出过程。
陈鸿曾羽健陈建原孙学信
关键词:粉煤热解煤热解
煤粉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及残焦的反应性被引量:3
1994年
研究了合山煤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机理,并与惰性气氛中煤的热解机理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计算了残焦的反应性,结果表明残焦反应性与成焦条件有关,并且在煤焦的整个燃尽过程中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与焦中残存的挥发分、活性基等密切相关。
陈鸿孙学信曾羽健韩才元
关键词:挥发分煤粉燃烧燃烧过程
护罩双内回流燃烧器的试验及研究
1993年
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煤粉锅炉燃烧器—护罩双内回流燃烧器,该燃烧器由一端与一次风管相联,另一端高度与一次风管相等而宽度方向渐扩的护罩,以及对称加装在护罩内,顶端与一次风管重合的双非流线体组成,燃烧器出口与炉壁相平行。针对该燃烧器,测定了结构参数对回流区的影响,利用三维PDA测量了回流区内气流速度,湍动能,切应力以及颗粒浓度的分布,并在3.35×10~5kJ/h(20kg/h)的单角炉上进行了热态试验,试烧了加福,松木坪,青山等三种不同类型的煤,最后分析了该燃烧器的稳燃机理。
陈鸿孙学信肖教芳
关键词:燃烧器
煤粉孔隙结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1
1994年
提出无形孔模型,建立了控制煤粒燃烧过程的颗粒内部多相燃烧动力学方程、传热和传质方程、流动方程等,对单颗煤粒内部燃烧过程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孔隙率、比表面积、颗粒尺寸、颗粒温度等因素对煤焦反应性和燃烧机理的影响,并与Smith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陈鸿孙学信韩才元崔和平
关键词:孔结构燃烧机理
煤的结构与煤焦反应性关系的研究及其发展被引量:5
1994年
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表面与孔隙结构特性对煤焦反应性有重大影响,人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煤岩显微组分对煤焦表面形态的影响,煤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密度的测量及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加热过程中孔结构的变化,并提出随机孔,孔隙树等微观内孔扩散模型。
陈彩霞张小可陈鸿丘纪华孙学信
关键词:孔隙结构
挥发分析出对煤焦燃烧动力学的影响
1995年
挥发分析出对煤焦燃烧动力学的影响陈鸿,张小可,孙学信,韩才元(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I.W.Smith(CSIRODivisionofcoalandEnergyTechnology,Sydney,Australia)关键词...
陈鸿张小可孙学信韩才元
关键词:挥发分反应性煤焦燃烧动力学
用无形孔模型研究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被引量:13
1996年
用一种新的孔隙结构模型──无形孔模型来研究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对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跟踪燃尽过程中温度、氧浓度、燃烧速率等随时间的变化,得到有关曲线。定量探讨整个煤粒内部的燃烧过程。研究挥发分析出和燃烧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孔隙率、比表面积、粒径等因素对煤粉着火、燃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率对燃尽的影响较大,而比表面对着火的影响较大。
张小可陈鸿孙学信郑楚光
关键词:孔隙率煤粉燃烧
煤粉粒燃烧模糊孔模型被引量:6
1994年
本文利用压汞仪研究了8种原煤及其不同燃尽度的焦样中的孔隙结构,发现大孔的孔容积构成了煤的孔容积的绝大部分,小孔的孔面积构成了煤的孔面积的绝大部分。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推导,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孔结构模型──模糊孔模型。模糊大孔和模糊小孔分别控制孔内的传质和化学燃烧过程。文中给出了煤粒燃烧过程的控制方程,并对单颗煤粒内部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孔隙率、比表面积,颗粒尺寸等结构参数对煤焦反应性的影响,而且与Smith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陈鸿孙学信张小可韩才元
关键词:煤粉燃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