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良
-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粉红椋鸟聚群觅食行为被引量:3
- 2007年
- 粉红椋鸟是社群型动物,在迁徙、繁殖和觅食中都聚集成群。聚群觅食是依靠从隐蔽处惊吓出猎物而采用一种捕食方式,是对其主要食物蝗虫普遍具有保护色的适应。
- 吕琪李凯胡德夫陈金良王振彪
- 关键词:粉红椋鸟
- 放归普氏野马的食物、水源、空间利用及生存对策的研究
- 2003年7月~2007年11月,分不同时段,采用全事件取样、目标动物取样、样方调查、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和直接跟踪调查等方法,对放归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普氏野马进行了行为谱、行为时间分配,食性分析、夏季水源、生境...
- 陈金良
- 关键词:普氏野马生境选择
- 荒漠草原动物的代表物种——普氏野马被引量:5
- 2007年
- 普氏野马是世界性的的濒危物种。对普氏野马的形态学特征、分布、种群数量、食性、栖息地、繁殖及疾病作了简要的概述。简要介绍了普氏野马的再引入现状和现存的潜在威胁,旨在引起大众对普氏野马的关注。
- 孟玉萍胡德夫陈金良曹杰
- 关键词:普氏野马放归生物学
- 普氏野马繁殖群在组建和放归初期的争斗行为与社群等级建立被引量:12
- 2009年
- 2007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针对新组群并放归于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第二放归点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繁殖群,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观测记录了组群和放归初期繁殖群内个体间的争斗行为(攻击行为和屈服行为),以优势指数法确定繁殖群内的个体等级序列。结果表明,新组群内个体的年龄与攻击行为发出次数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60,t=1.62,rr0.05),攻击与屈服行为次数也无显著的相关性(r=0.56,t=1.41,rr0.05)。各个体之间从最初组群到野放争斗行为日趋减少,社群等级逐渐建立并趋于稳定。
- 张峰胡德夫李凯曹杰陈金良WALTRAUT Zimmerman
- 关键词:普氏野马
- 普氏野马因食石子而引发的肠阻塞死亡病例被引量:1
- 2006年
- 陈金良胡德夫张赫凡王成
- 关键词:普氏野马死亡病例肠阻塞常见病多发病
- 中国新疆放归普氏野马的繁殖状况被引量:7
- 2009年
- 2001年8月在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首次再引入放归实验。2002-2006年在野外共繁殖24匹后代,平均繁殖率为38.72%,平均繁殖存活率为69.05%,繁殖季节头马的频繁更替是影响放归普氏野马繁殖率的主要因素。新生幼驹的平均死亡率为25%,其中83.3%死于头马的雄性杀婴。放归普氏野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其中有70.8%的幼驹集中在5-6月间出生,在4、5月份产驹比例分别占8.3%和37.5%,低于同期圈养18.3%和44.3%的产驹比例,6月份产驹比例占33.3%,高于同期圈养18.3%的产驹比例,结果表明:普氏野马放归后产驹高峰季节明显向后推迟,而放归后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供给方式的改变则是其繁殖季节产生推迟的主要原因。
- 孟玉萍胡德夫何东阳陈金良张峰
- 关键词:普氏野马繁殖率死亡率季节性繁殖
- 普氏野马寄生虫的监测被引量:3
- 2007年
- 对圈养及放归的普氏野马寄生虫进行了驱虫和监测的研究,并对寄生虫的种类进行了鉴定,以期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对策。
- 张赫凡李凯陈金良胡德夫恩特马克
- 关键词:普氏野马寄生虫
- 放归普氏野马食源植物及其采食对策的研究
- 本文2005—2006年按季节开展了放归野马的食源植物及食性选择的研究。经样方法测定植被参数,粪便显微法鉴别食物种类,概略养分法测定食源植物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普氏野马主要活动区域共有17种植物,针茅、驼绒藜、角果...
- 孟玉萍胡德夫陈金良
- 文献传递
- 放归普氏野马雌体在哺乳期的主要行为及其时间分配的研究
- <正>新疆野马繁育研究中心于1985年自国外引进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历经适应性圈养-圈养繁殖-半野化散放阶段,取得了野马繁育和种群扩大的显著成效。基于此,野马中心于2001年8在新疆卡拉麦里有...
- 胡德夫王俊杰李凯陈金良
- 文献传递
- 普氏野马雄性杀婴行为及其对野马放归的影响
- 01年8月在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进行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在中国的首次重引入放归实验。在放归初期,放归普氏野马的野外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放归初期繁殖群头马的频繁更替,野外新出生...
- 陈金良胡德夫吕琪张赫凡
- 关键词:普氏野马繁殖群种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