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不完全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的诊治及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8年8月夺院收治的3例Y形输尿管病例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1例。结果3例不完全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中,1例为左不完全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下肾部肾盂和输尿管连接部狭窄,Y形输尿管汇合于近下肾部肾盂和输尿管连接处。行下肾部肾盂与上输尿管端侧吻合术。1例为有不完全性输尿管重复畸形,有膀胱输尿管返流Ⅲ~Ⅳ级,Y形输尿管汇合于输尿管中下段,行有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为左不完全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下肾部肾盂和输尿管连接部狭窄,Y形输尿管汇合于输尿管中部,行下肾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随访6,15个月,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不完全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发病率低,术前不容易明确诊断或被误诊。腹部B超、IVP、DR或CTU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应根据患肾功能、形态等多种因素选择手术方式。
- 陈杰葛文亮耿红全成华
- SIP合胞体在小鼠结肠中的分布规律及功能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平滑肌、Cajal间质细胞(ICC)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阳性细胞合胞体(SIP合胞体)在小鼠结肠中的分布规律及功能。方法选用无特定病原体、10~12周龄C57BL/6J小鼠15只,麻醉处死后取出结肠并分离平滑肌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近远端结肠平滑肌组织中c-Kit、钙激活氯通道蛋白1(ANO1)、PDGFRα、钙激活钾通道(SK3)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电生理学实验观察小鼠近远端结肠移行性复合运动(CMMC)和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情况。结果在ICC-ANO1-平滑肌通路中,小鼠近端结肠平滑肌组织中c-Kit、ANO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远端结肠(均P<0.05);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能明显增加CMMC和平滑肌自发性收缩,ANO1通道阻断剂NPPB对CMMC和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以上作用效果在近端结肠更显著。在PDGFRα阳性细胞-SK3-平滑肌通路中,小鼠近端结肠平滑肌组织中PDGFRα、SK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远端结肠(均P<0.05);SK3激动剂CyPPA可明显抑制远端结肠CMMC和平滑肌自发性收缩,SK3阻断剂apamin能增加CMMC和平滑肌自发性收缩,且以上作用效果在远端结肠更显著。结论ICC主要分布在近端结肠,PDGFRα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远端结肠,使结肠两端产生压力梯度并将粪便推进肛门。ICC-ANO1-平滑肌通路和PDGFRα阳性细胞-SK3-平滑肌通路保持相对平衡在结肠传输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 王建峰陆士蛟刘俊王彭王倩倩王倩倩
- 关键词:结肠CAJAL间质细胞
- 儿童甲状腺良性畸胎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9年
- 儿童甲状腺良性畸胎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本院2007年10月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及治疗特征总结如下。
- 陈杰咸华施诚仁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畸胎瘤
- 结肠造瘘术后Ⅱ-Ⅲ期并Ⅰ期肛门成形术与经典Ⅲ期手术治疗先天性无肛的疗效比较
- 目的 探讨比较结肠造瘘术后Ⅱ-Ⅲ 期并Ⅰ期肛门成形术与经典Ⅲ期手术治疗先天性无肛的手术操作与术后疗效.方法 将新华医院2008-2013 年间收治的结肠造瘘术后先天性无肛患儿经腹腔镜辅助手术术中决定行Ⅱ-Ⅲ 期并Ⅰ 期肛...
- 陈杰邬文杰严文波王俊蔡威
- 增殖诱导配体及其受体mRNA水平的定量测定在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技术定量测定儿童恶性淋巴瘤患儿外周血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 mRNA准确含量,探讨APRIL及其受体mRNA水...
- 陈杰何志贤张冬雷咸华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光谱法增殖诱导配体
- 文献传递
- 额叶锐器损伤幼鼠神经细胞凋亡及Bax与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额叶锐器损伤后幼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检测,观察伤后幼鼠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其创伤区及周边的Bax及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损伤1h后幼鼠创伤区及周边皮质即发现凋亡细胞,随伤程的推移,TUNEL阳性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24h达到高峰,之后凋亡细胞数量逐渐下降,120h偶见少许凋亡细胞。创伤后1h幼鼠Bax阳性细胞的表达开始增高,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脑损伤后120h仅有少量表达。在伤后1h幼鼠Bcl-2的上调明显,Bcl-2阳性凋亡细胞数目达到高峰,随后Bcl-2的表达下调逐渐下降。脑损伤后120h仍见少部分表达。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幼鼠额叶皮质中偶见Bax和Bcl-2阳性细胞表达;伤后Bax/Bcl-2比值上调,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幼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损伤后时程有关,Bax/Bcl-2比值是决定幼鼠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 陈杰咸华倪衡建
- 关键词:额叶损伤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BAXBCL-2
- 微生态调节剂对短肠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 建立短肠综合征的动物模型,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调节剂能改善微绒毛紧密连接,改善短肠大鼠的肠通透性,使细菌异位率下降,并提高肠黏膜免疫功能,对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 单红梅蔡威陈杰邬文杰施佳
- 关键词:微生态调节剂短肠综合征肠黏膜屏障
- 面向肠道平滑肌的微弱肌张力测试系统设计
- 2023年
- 为了研究胃肠道动力异常造成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面向肠道器官平滑肌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重复性好的肌张力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主要包括:肌条夹持装置、肌张力放大装置、霍尔式力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微处理器、电源模块。为避免肌条夹持过程中预紧力过大导致断裂,而预紧力过小导致测试失效,采用了基于微处理器的自适应肌条夹持方法;肌张力放大装置采用多级杠杆结构,利用柔性铰链作为杠杆支点实现肌张力的放大,对杠杆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杠杆的放大倍数为145;采用霍尔式差分力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模块对放大后的力进行测量。基于以上原理,开发了测试系统的样机,并完成了性能验证实验。实验可知:测试系统的灵敏度为34.419 V/g,线性度误差为1.627%,重复性误差为0.633%,迟滞性为3.323%。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能实现0.15 gn量程以内的肌张力测试,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 倪伟杰郭旭东陈杰
- 关键词:肠道平滑肌
- 人贲门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及其受体mRNA水平的定量测定
- 2009年
-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技术分析贲门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在APRIL及其受体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靶基因mRNA的准确含量,并以靶基因和内参β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RFQ-PCR检测靶基因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7%~10.12%和6.86%~12.29%。40例贲门癌组织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贲门癌及癌旁组织中APRIL和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远端正常组织(P<0.01),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的表达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APRIL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而且发现APRIL在贲门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有可能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主要是通过受体BCMA而不是TACI发挥作用。
- 何志贤倪启超陈杰陈显亮刘志坚倪衡建
- 关键词:贲门癌光谱法
- 短肠综合征小鼠残留小肠动力改变的测定
- 目的检测短肠综合征小鼠残留小肠电生理及动力变化,并探讨电生理及动力变化的发生机制及其意义。方法雄性ICR小鼠体重在25-33g,制备SBS组、不全性肠梗阻组和对照组,10天后取正常小鼠的空回肠组织标本(5例)、短肠综合征...
- 陈杰邬文杰施佳蔡威
-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不全性肠梗阻组织标本小肠动力空回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