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56层极速螺旋CT对33例脑梗死病人头颈部CTA检查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研究256层极速螺旋CT对脑梗死病人头颈部动脉的血管造影检查效果,探讨对脑梗死临床治疗和预防的意义。方法用256层极速螺旋CT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脑梗死的33例病人进行头颈部联合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头颈部动脉:中度狭窄发生率(13.8%)>轻度狭窄率(11.9%)>重度狭窄发生率(1.8),动脉闭塞的发生率(8.3%)较多,动脉变细(11.0%)常见。动脉狭窄、闭塞的最好发部位是:左、右椎动脉(20.5%,23.1%),其次是右、左颈内动脉(17.9%,12.8%),颈动脉分叉处(12.8%,5.1%),最后是大脑中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在左右颈内动脉(26.3%,24.6%),其次是双侧颈总动脉(14.0%,8.7%)、颈动脉分叉处(10.5%,8.7%),最后是基底动脉(0)和大脑中动脉(0)。结论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可以明确动脉的变异、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部位等,对脑梗死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防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曹黎明关健伟朱治山陈建文黄旭明
- 关键词:脑梗死螺旋CT血管成像头颈部动脉
- 缺血性中风高龄患者头痛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头痛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其发生率各组报道不同,缺血性中风高龄患者的发病机制更是说法不一,本文旨在探讨缺血性中风高龄患者头痛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门急诊和住院无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300例,其中脑梗死病人200例,TIA100例,发生头痛的病人有75例,对发生头痛病人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无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有头痛的75例,占25%。通过临床分析,发现缺血性中风初期的头痛与发病时病人年龄、既往偏头痛病史、人院时的血压、受累的循环系统及病灶的位置有关,而与血管性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的严重性无关。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偏头痛病人,如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先前不同,而无局灶神经功能障碍,应该进一步详细检查,避免误诊为复杂性偏头痛,引发不良后果。
- 陈建文朱治山李钢蔡晓斌
- 关键词:中风头痛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脑梗塞引起精神症状1例报告
- 1994年
- 患者女,58岁因突发左侧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失语八天于1994年3月1日住院。入院时T37.1℃,BP:20/13kPa,神清,右侧中枢性面瘫、失语、右侧偏瘫。两肺可闻细湿罗音及哮鸣音。心界向左扩大。MRI示:左侧基底节区、左半卵圆中心区脑梗塞。诊断:脑梗塞、高血压病(Ⅲ期)肺部感染。入院后经抗感染、抗凝、脑细胞营养药、扩血管、止咳化痰等治疗,肺部体征消失,血压正常,病情稳定。入院第3日我们用GX—Ⅲ型光量子血疗仪,取自体静脉血180ml(按3ml/Kg),经体外抗凝、紫外线照射充氧15分钟后从静脉回输给病人。回输后10分钟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升至38.3℃。回输后15分钟又突然出现表情怪异、恐惧、瞪眼、惊叫、挣扎着拳打脚踢,状似与人争斗。历时15分钟后恢复平静。发作后疲惫不堪、昏昏入睡。2小时后热退。
- 陈建文
- 关键词:脑梗塞精神症状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静脉回输儿茶酚胺释放
- 体外药敏试验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预见性化疗
- 脑胶质瘤的异质性致使临床化疗效果不理想,如何根据不同个体性个体化的预见性化疗是提高胶质瘤临床化疗效果的措施之一.体外药敏试验对排除无效药物、筛选敏感药物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探讨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脑胶...
- 陈建文张俊平程金建陈建良史鸿浏张俊英牟永告张湘衡周旺宁赛克陈忠平
- 关键词:胶质瘤体外药敏试验化疗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不同类型脑梗塞起病前后血压变化之研究
- 1998年
- 为探讨老年人不同类型脑梗塞起病时与起病前、后血压变化之关系,把121例急性超早期入院的脑梗塞患者分为腔隙组(31例)、动脉粥样硬化组(82例)及栓塞组(8例),对其起病时、起病3天后的血压与既往史中血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与腔隙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密切相关,与栓塞组无关。各组脑梗塞起病时血压存在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
- 陈建文
- 关键词: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
- 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疗效与展望被引量:7
- 2010年
- 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副作用少,操作简便,民众反应效果好,大部分研究报道显示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有效,但国外研究结论仅小部分支持针刺治疗有效,大部分研究报道未能证实针刺对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有疗效.尤其是包含多个系统的综述研究.
- 曹黎明朱治山陈建文蔡晓斌
-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后遗症疗效
- 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12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PTAS)治疗的疗效和近期安全性。方法 12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均经DSA证实,狭窄率≥70%,在远端脑保护装置保护下,植入血管内支架,计算残余狭窄率。结果 12例症状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后脑供血不足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血管狭窄程度由原来的(86.3±11.1)%下降至(6.05±3.65)%,本组6例术中出现心率下降,2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2例出现术后血压升高,3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伴瘀斑,适当处理,最后症状均完全缓解;无栓塞事件发生。6例病人随访6个月后复查颈动脉彩超、DSA,其中1例提示颈动脉狭窄在50%左右。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率较高,近期效果稳定,并发症风险可控,可明显减少近期卒中事件。
- 李钢蔡晓斌朱治山陈建文张晓梅王辉兰张明之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 体外药敏试验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预见性化疗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恶性脑肿瘤标本常规采用MTT法进行7种化疗药物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将临床化疗效果与体外药敏结果相比较,分析二者间的符合情况。结果对147例人脑恶性肿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获得药敏结果的85例,其体外药敏的总成功率58%,早期阶段成功率只有33%,后期到达82%。其中68例为恶性胶质瘤,31例接受化疗。进入疗效评价的共22例,共化疗84个周期,平均3.8个周期。采用一个化疗方案化疗者17例,2个方案化疗者3例,3个方案化疗者2例,总计疗效评价29例次。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的总符合率为82.8%,阳性符合率为71.4%,阴性符合率为93.3%。体外药敏试验预示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77.8%。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化疗的临床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6例,进展(PD)4例,客观有效率为(CR+PR)为28.6%,疾病控制率为(CR+PR+SD)为71.4%;药敏试验没有发现敏感药物者(凭临床传统用药)组无CR、PR,SD1例,PD14例,客观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CR+PR+SD)为6.7%。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在药敏试验敏感组显著高于耐药组(P<0.05)。结论MTT体外药敏试验对排除无效药物、筛选敏感药物进行个体化的化疗,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陈建文张俊平程金建陈建良史鸿浏张俊英牟永告张湘衡周旺宁赛克陈忠平
- 关键词:体外药敏试验恶性脑胶质瘤预见性化疗毒副作用
- 36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分析及防治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提出预防和治疗DSA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DSA检查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处理进行研究总结,对采用新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DSA并发症最常见的依次是穿刺处血肿和皮肤淤斑,术后急性尿潴留,低血糖表现,颅内动脉痉挛,感染;经积极处理,患者并发症均治愈,未留下明显后遗症;采用新型动脉压迫止血器防止瘀斑和皮下血肿效果较好,与常规弹力绷带压迫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8 2,P<0.000 1)。结论 DSA检查总体还是比较安全,严重并发症发生少,轻的并发症给予预防措施和正确处理能减少发生甚至避免,可推广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
- 陈建文李钢蔡晓斌曹黎明黄旭明乐经科
-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血肿
- 脑梗塞的部位和范围对血糖、血白细胞及预后的影响(附136例分析)
- 1998年
- 陈建文
- 关键词:脑梗塞血糖血白细胞预后